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中国大事多,喜事多。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社会舆情主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民众对未来充满信心。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2011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国内经济社会运行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社会舆情继续呈现高发、复杂化的态势。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群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时期的群众在质的规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作为执政党,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群众,解决群众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出现新变化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 ,新的社会阶层形成。这引起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 ,要求党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使党的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把党的价值观与群众价值观、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辩证统一起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新发展;"三个代表"以生产力为核心,具体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思想强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强调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唯物主义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三个代表"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阶层是党的政策的产物;吸收新阶层入党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 要;吸收新阶层入党,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吸 收新阶层入党,有利于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许多成绩,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社会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困境和新挑战。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需从体制、结构、机制、体系、设施等方面采取综合策略,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合力的强大推动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需要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基础上,把握好世情、党情、国情新变化赋予党的理论武装和人民群众主体的新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群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所增加,党群矛盾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思想隔阂,党群之间的权益矛盾凸显,党在群众中认同度有所下降,党的作风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做到: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对人民负责的机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忠实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搭建党群互动交流新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9.
钟立功 《学术探索》2008,(4):133-136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风的核心问题。新时期党群关系具有如下新特点:党群依存关系的形式背离;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冲突;群众之间的利益差异;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态度和理念方面面临的挑战;民主政治环境下新的党群关系的磨合。党群关系的新特点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群众工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恺 《南方论刊》2014,(3):9-11
执政社会资源是党在执政活动中可资利用的社会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群众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进入矛盾凸显期和多发期的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阶层利益矛盾加剧。这些因素都在侵蚀着党执政的社会资源。维护和扩充党执政社会资源的着力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着力维护和扩充党的群众资源;二是健全社会利益分配、平衡和补偿机制,协调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形成和谐有序、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郝雅立、温志强撰文认为,枫桥经验是一种由民众创造的化解基层矛盾的经验。坚持"枫桥经验",走群众路线,通过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化解消极因素,解决社会矛盾。群众路线突出人本理念,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农民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主动参与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为城镇化冲突化解开辟了一条"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新路径:(1)发挥群众教育价值,增强政府公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使党群关系面临新考验,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四风"现象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多媒体的社会环境对群众路线的有效实施带来新挑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整治"四风"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利用多媒体平台,创新形式,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论新社会阶层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也代表和维护新社会阶层的利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是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党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新社会阶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的重要政治资源.因此,应该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并加强教育与管理,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员的政治引导并善于表达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论坛》2008,(6):150-152
一、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和谐社会,民生为大.紧紧抓住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鲜明生动实践和时代特征,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核心议题和公开承诺.  相似文献   

15.
新社会组织特指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伴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发育。在社会领域内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为保证党的领导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全覆盖,党的组织必须渗透进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必须覆盖到新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兰奎 《南方论刊》2014,(8):24-25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使基层党的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微时代"以及党的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提升"微时代"基层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模式、推进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刘娟 《学术论坛》2005,(6):160-163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合而成的符号系统,词汇是其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新新X"这一附缀式构词语模的出现,为我们的语言系统增添了新的色彩.文章试从"新新X"来源及演变、结构和搭配、含义及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等几个角度对当代新词"新新X"词族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代,大庆要实现经济转型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就要紧紧把握新的主要社会矛盾,结合大庆市委提出的"四重奏"发展战略,努力探索如何更快速、更有效地化解新矛盾,推动新发展.近期主要是在经济建设和民生建设两大领域"提低挡、补短板",着力解决各类"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的动力与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在"两新组织"发展党员主要动力来自于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从传统发展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换,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不仅为先进生产力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也为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其阻力是基层党组织利益表达功能的萎缩,与两新组织职工群众直接利益实现相关度的弱化,一些党员干部的意识和行动逻辑没有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对群众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政策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群众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和政策亲切地称之为"富民思想"和"富民政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思想及其相关政策,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体现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目的,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政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