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书 《社区》2009,(13):59-61
社区中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充实了单身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法填补他们情感生活的空虚,也无法满足他们生活上的需求。如何让这些老人过上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静安区的老年交友沙龙成就了很多单身老人美满的晚年婚姻。静安的老人们都觉得,自己的需求能够随时得到满足,身边有各种符合自己需求的组织在帮助自己,自己生活的社区是和谐的,而和谐就是大家都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当中各得其所、得到尊重和生活愉快。而成就老年交友沙龙的就是被人称为老娘舅的柏万青。  相似文献   

2.
黎默 《社区》2012,(17):37
如何在社区里照顾好老年人,让他们过得幸福和快乐,这是很多社区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而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自3月以来开办的"老年交友会",正是尝试以交友聚会的形式吸引老人们从家里走出来,聚在一  相似文献   

3.
黎默 《社区》2012,(25):37-37
如何在社区里照顾好老年人,让他们过得幸福和快乐,这是很多社区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而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自3月以来开办的“老年交友会”,正是尝试以交友聚会的形式吸引老人们从家里走出来,聚在一起,不仅能够互相学习、找寻快乐,还可以根据老人的需要,完善社区服务,帮老人找健康。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7,(15)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有一个老年俱乐部,单身老人们称它为"单身添寿俱乐部"。该俱乐部七年前由社区(居委会)出面组成,经常  相似文献   

5.
岳海智 《社区》2004,(16):42-43
杭州有老年人口近90万,其中丧偶加离异的单身老人至少有30万。随着社会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寡居老人日益增多,单身老年人的求偶需求日益凸显。一些老人在求偶时,开始选择一种新的方式,那就是——走婚。单身老人“走婚”,就是男女双方接触认识、感情融洽后,不定期走动同居而不是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社区老年医疗和生活照料需求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 10 11份调查问卷 ,分析了江苏省四个城乡社区 6 0岁以上老人和 40~ 5 9岁潜在老人的社区医疗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结果显示两组人群都渴望得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及时、便利、有效的社区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服务。据此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医疗和生活照料服务应该成为社区老龄服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唐学丰 《社区》2016,(18):27-27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积极探索文化养老,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些祉区纷纷推出“读书社”“老龄协会”“文学沙龙”……为助力“文化养老”迈上了新台阶。社区是居家养老的前沿阵地,守好这块阵地,保障老有所养是社区义不容辞的责任。南通市崇川区千禧园社区有1000多名老人,先后组建了多个社团组织,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现有的文化生活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7,(1)
年轻人陪父母住进养老院在福建省福安市出现一件新鲜事,某养老院里,不但有单身老人、老年夫妇,还有子女带着孩子陪着老人居住的。原来在该市打工创业的年轻人实在无法放心家里高龄的父母,尽可能把他们带在身边一起生活,但是自己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社区》2005,(20)
社区的体贴,无法替代子女给老人的关爱我们是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北干二苑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我们社区有位年过八旬的董老太。由于儿子媳妇忙于工作,没有与她住在一起,我们就承揽了老人的一切家务,数年如一日。董老太说起社区干部每每激动不已,话虽如此,但老人眼神中的孤单和落寞,能被我们读懂。今天的老人基本生存需求大多已不成问题。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慰藉,在这一点上,社区做得再体贴,也终究代替不了儿女在老人心中的位置。笔者认为家庭对老人的关爱,主要应该来自于儿女们。诚然,儿女们都很忙,现代人的压力确实不小,但是这不能作为儿…  相似文献   

10.
孟谦 《社区》2013,(12):1-1
近期,北京电视台正在播出一条公益广告,反映的是几位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做公益的情形,由于播得次数多,几位老人成了他们所住社区里的“明星”。这几位老人都是北京市和平街街道十四区社区的居民,本期中《感受公益文化的社区“气场”》一文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十四区社区是老旧小区,环境条件并无过人之处,多年来,在几位“铁杆志愿者”的带动下,成就了十四区的社区公益文化,这是对建设美丽社区的生动解读。  相似文献   

11.
孟谦 《社区》2013,(8):1
近期,北京电视台正在播出一条公益广告,反映的是几位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做公益的情形,由于播得次数多,几位老人成了他们所住社区里的"明星"。这几位老人都是北京市和平街街道十四区社区的居民,本期中《感受公益文化的社区"气场"》一文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十四区社区是老旧小区,环境条件并无过人之处,多年来,在几位"铁杆志愿者"的带动下,成就了十四区的社区公益文化,这是对建设美丽社区的生动解读。  相似文献   

12.
彭清华  尹婷  潘娟 《老友》2012,(3):25-25
面对“银发浪潮”给家庭和社会养老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凤凰街道积极创新,进一步优化、细化服务内容.在下辖的河口下社区和全国文明示范社区——花园社区等成立了银发快乐驿站(下设夕阳互助会、银发恳谈室、老年文艺沙龙),不仅从生活上帮助老年人。而且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关爱和情感呵护,努力打造老人们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3.
陈昌 《老友》2008,(7):32-32
每个人都希望能与自己的爱人白头偕老,相互搀扶一生一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年朋友因为配偶去世、离异等原因而单身。当单身生活进入到老年时,由于子女已成家立业,或工作在外地,使单身老人倍感孤独,从而萌发重新找个伴侣,在情感、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重庆市XX新区的实证调查,重点剖析了重庆城镇空巢老人在经济、健康、情感和生活服务方面的保障需求。研究发现,重庆城镇空巢老人多数经济不宽裕,对定期常规检查、保健服务需求较强,康复护理需求较低,亲情慰藉较欠缺;空巢老人多倾向于个人居家养老,而社区对老人提供的生活服务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层次较低,有待改善。据此,对建设老年服务体系、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社区护理模式以及开展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明天 《社区》2012,(3):62
因为我自己是个老年人,所以在国外生活时,特别愿意关注当地老年人的生活。在北欧瑞典,我看到社区老人们生活得很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的车。先说老人专车。在斯德哥尔摩SOLNA社区,老年人不仅乘车优惠,还备有老人专车。老人专车,也是路线车,但专为老年人服务,年轻人是不准坐的。而且行车路线也与一般公交车不同,专行小街小巷,开到街头巷尾,方便社区老年人出行。有一天,我和老伴坐了一次老人专车。这天因下雪路不好走,乘车的老年  相似文献   

16.
朱瑛 《成才与就业》2009,(21):22-23
在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学校里,活跃着一支由二十多位老人组成的老年读报组。老年读报组自2006年成立以来,每周一次的读报活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老人们在一起读报、评报,从国家大事到社会民情,从生活保健到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在学习中享受着陕乐。  相似文献   

17.
臧龙海 《社区》2013,(4):17
2012年12月18日上午,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会议室里,来自社区的20多位侨属聚集一堂,横幅上写着"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侨属一家亲成立大会"。会议不大,却引起了全市的强烈反响,因为这个小小的会议关注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社区里许多老年人因为儿女到国外去发展打拼、求学深造或者定居生活而成了空巢老夫妻、空巢独居老人。这些老人们因为年龄渐大身体趋弱,谁来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18.
黄志强 《社区》2008,(13):30-30
最近,让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金塘社区老人们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老新村改造后建起了一个约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不仅如此,这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的管理大权还交给了老人们。这让经常到活动室活动的老人们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9.
年近耄耋之年的李奶奶独身一人居住,一双儿女都在外地成家立业。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每月的退休金也足够自己花销。每天,老人自己买菜、做饭、洗衣,"子女们都想接我过去,可我这一把年纪,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老人说,最难熬的不是这些生活琐事,而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有时候她坐在窗口看窗外带孩子玩耍的邻居们,能看一整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年老有伴,历来被视为晚年生活幸福的基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还有许多老人不得不独身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单身老人,是退休老人群体之中最孤独无聊的存在。对于单身的老年人来说,正确排遣孤独无聊的情绪,才能享受自己的退休时光。  相似文献   

20.
李辉 《老友》2012,(11):66-66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管理中心所辖社区有近8万名居民,其中离退休人员有1万多名。近年来,该中心为满足老同志娱乐、交友、学习的需求,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开办家庭学校、创建老年聚家娱乐示范点、建设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创造了新模式。社区针对辖区老党员居住相对集中、退休党员年龄偏大、组织生活难以开展的现状,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在老党员家中开办了家庭学校,将学校办到楼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