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苏文学对张洁的影响,既来自于时代文化背景的熏陶浸染,也来自于作家主动的接受与借鉴。总体而言,俄苏文学主要影响了张洁早期的创作,其中有俄苏文学优良传统被整体性潜移默化的方式消化吸收的情况,也有直接汲取契诃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伟大作家某些艺术精髓的方式。张洁之于俄苏文学,既显示了中外作家的文心相契,也于同中显异,突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2.
论张洁小说的“恋父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析出张洁小说中隐含的创作心理──“恋父情结”。在这种强烈的“情结”支配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三种创作模式,即《爱,是不能忘记的》模式,这是作家潜意识中早期“恋父情结”的投射;《方舟》模式,表达了作家深层意识中对“父亲”的失望情绪;《楔子》模式,则传达出作者对“父亲”憎恨的心理。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心理结构笼罩下,张洁的创作便成为她潜意识心理的演绎。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简爱,揭示了此类新女性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
寻求·呼唤·渴望─—读张洁的散文《拣麦穗》刘慧珍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拣麦穗》就是她的散文佳作。张洁曾明确表示过“文学对我日益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渴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我的船》)她又认为“人类...  相似文献   

5.
重复是作家生命情结的体现.张洁的新作<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是一篇具有重复意味的作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洁以往小说的种种影子.张洁晚年的小说已经不再以激烈和对抗打动读者,更多的是一种长者式的宁静智慧,<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正呈现了这一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洁是当代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反响颇大。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以下简称《爱》)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以下简称《翅膀)》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张洁小说明显地呈现出重抒发的艺术特色,这是张洁最为鲜明的创作个性。关于张洁小说的许多争议,都与如何理解评价这一特色有关。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一下张洁这一创作个性的表现形态及其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7.
张洁之美     
本文通过对作家张洁主要作品的解读,从三个层面来欣赏作家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一是如同"一株目光凌厉的水仙",二是"爱到无字",三是"低调行事".  相似文献   

8.
从女性主义立场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张洁的《方舟》,可以更清晰地洞察两部作品对女性困境的深刻描述。这两部小说都显现出对话语权的争夺与否定自身价值的意识交融;天使角色的回归和女性的“中性化”状态是女性生存状态异化的两种不同方式;爱丁庄园与方舟则表现出重建女性世界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译者的角度介绍了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处女作《教师》的产生与内容,并从四个方面回答了出版商们为何在作者生前拒绝出版这部小说和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志雄教授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是一部研究中国当代作家张洁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学术专著.作者以雄厚的理论修养和独特的研究视野,从真切的阅读体验出发,满怀诗意地去探索作家作品的独创性,体现出强烈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阐述了女主人公简由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追求和由身到心到灵以至于身心灵结合的蝶变过程,体现出女性对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与男性相比,女性爱美、求美的欲望更强烈。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简·爱》,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上述心理、行为进行了深入思考,当然也形象地表现了作家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即人之美是美在心灵、美在纯朴、美在自然和美在气质等  相似文献   

13.
张洁是新时期前十年中女性作家的代表。她以自己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展示,以对女性奉为首位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密切关注而给新时期中国文坛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中,张洁分别塑造了一系列当代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笔者认为,这些形象无碍于其外表的美丑,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张洁通过这些人物,展示了一系列爱情、婚姻和家庭领域里的重大问题:如爱情和婚姻相修离的问题、知识女性理想化的爱情境界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的问题、男性和女性的冲…  相似文献   

14.
英国19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同属于女性哥特流派。但她们在创作上却有诸多的不同,这和她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张洁的《无字》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旨在全面展示女性主体成长的成长小说。两部作品记录女性生命成长的历史时,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主人公的“出走”与皈依,展现了女性为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与逆境顽强抗争,从而独立自强的心路历程。两部小说将主人公的成长均集结到“皈依”。简·爱的皈依是“复归乐园”,吴为的皈依却是“走向死亡”,“殊途”同“皈”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描述女性成长的生命史和心灵史,两部作品都采用了自传性叙事的表现方式,由此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宗教异曲同工,宗教成为集体无意识影响作家,文学中渗透着宗教情韵。中国当代作家张洁的小说《祖母绿》,就具有着浅淡的宗教气息。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简爱。与之相似的是19世纪法国作家左拉的长篇小说《妇女乐园》中的黛妮丝。通过比较分析简爱和黛妮丝两位女性,揭示此类新女性所具有的异中有同的美好品质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细娜和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泊莎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籍,但二人同被认为是"魔鬼",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嘉莉妹妹》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自然主义男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简.爱》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文章从嘉莉和简这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出发,分别从女性经济地位和女性自我意识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到男女作家对文本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20.
象征手法在《简·爱》中的运用李玉珏,孙汉云《简·爱》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成名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于1847年10月一发表,便在评论界和读者层引起轰动效应,至作家去世前的短短7年多时间里3次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