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详细分析了《楚天都市报》在导入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作为。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媒体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找准定位,求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详细分析了《楚天都市报》在导入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作为。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媒体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找准定位,求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与日俱增的新媒体时代,"同题报道"的竞争是难以回避的现实,而对于"同题报道"的采集和处理水平的高下,也正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比两份主要的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和《大河报》,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及报道特色,探究其中的差异,进而为如何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制作新闻标题是一门艺术。好的标题常常能打动读者 ,感染读者 ,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楚天都市报》为考察对象 ,从七个方面分析了该报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一是简洁凝炼 ,醒目引人 ;二是巧用动词 ,精当传神 ;三是质朴平实 ,明白如话 ;四是抑扬谐韵 ,字音优美 ;五是委婉含蓄 ,耐人寻味 ;六是情真意切 ,文采飞扬 ;七是妙用辞格 ,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5.
对于都市报而言,财经新闻是满足读者新闻需求的重要内容,财经新闻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都市报纸在市场中的地位。本文将以《重庆商报》为例,解析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方面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问题,对研究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在媒体中的角色缺位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其中与媒体对农民工的主动关注程度有很大关系。本文以《楚天金报》为例,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该报在农民工报道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都市报媒体应当强化其人文精神、融合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服务意识,改进农民工报道的效度,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与表达,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都市报媒体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新媒体战胜传统媒体的呼声渐盛。互联网时代,在新闻领域,互联网并不能取代报媒;相反,新媒体需要报媒的加入,才能做到实处。这就给予报媒很好的契机。发展有报媒特色的报办网站。而报媒办网站则必须遵循互联网媒体的运行规则:开放、互动、全媒体。福建省的《海峡都市报》打造海都网,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都市报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现代城市的产物,理应在传播、引导和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起作用。本文以《钱江晚报》为个案,通过研究《钱江晚报》对杭州城市文化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段,认为城市文化与都市报进行良性互动,不仅能提高报纸的品位,拓展报道资源,而且对大众可以进行良性的引导,也能为城市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河报》的时评是都市报言论的一个代表性栏目,也反应出当今都市报言论的几个特点:言论的版面化、言论的时效性、选题的广泛化、评论的平民化、指向多元化、形式单一等,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希望能对中国都市报言论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大国际事件新闻是当代媒体竞争的重要阵地。对于报纸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媒体来说,抓住重大国际新闻热点题材、持续不断地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做重点的“包装”,已经成为都市报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塑造自已的特色或品牌,藉此壮大社会影响力的一条相对便捷的渠道。现以《海峡都市报》的报道实践为例,浅谈都市报应如何参与国际重大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稳定民心、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其中党报和都市报担当了不同的职责,二者各有特色又都存在着不足。本文以《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为例,比较二者在灾后重建中的报道差异及其思考,以为党报和都市报根据自身定位用不同的方式开发新闻资源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在媒介格局深刻变迁的新形势下,包括都市报在内的传统报业要想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获得生存,就必须在实施全媒体战略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战略,以实现传统媒体由全媒体战略向新媒体战略的成功转型。本文以《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为例,通过对其全媒体转型实践的个案分析来探析都市报全媒体转型的经验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为实现市场分割,在同一城市开展了异质化竞争。从两报有关今年“两会”的报道可见:《华西都市报》比《成都商报》更关注主流资讯;对于同质同源的稿件,两报都能灵活处理标题、版面、图片等以区别于对方报纸;在自主报道中,两报能将报道和各自的受众情况结合起来以避免新闻的同质。但是两报的异质化竞争尚停留在技术性阶段,未形成各自不可取代的优势,属于相对异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14.
从都市报的转型看社会新闻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都市报,不仅给中国报业家族带来了新面孔,而且也推动了新闻观念的演绎,社会新闻的流变当是其中的突出之点.  相似文献   

15.
《南方都市报》的传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翀 《国际公关》2009,(1):67-68
立足于珠三角的《南方都市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都市类媒体中的新标杆。尽管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猛.但《南方都市报》依然以其权威性、准确性、服务性、实用性等特点,坚挺地迈进“主流大报”的门槛。如何利用《南方都市报》的优势.收获最大的传播效果?笔者结合该媒体的特点,浅谈“四点”法则。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外电视新闻的大家族中,调查性报道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同时又是最有难度的。对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两个典型栏目CBS《60分钟》和CCTV《新闻调查》,运用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两种研究方法,通过节目形态、节目运作、新闻理念、话语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发现问题,揭示本质,进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为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应运而生的时代的宠儿 ,都市报以其迅猛异常的发展势头 ,在市场化的报业竞争中 ,对其“启蒙老师”———晚报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在许多中心城市甚至打败晚报而当上本地报业竞争的“盟主”。形势所迫 ,许多晚报不得不正视现实 ,反过来向其原来的“徒弟”———都市报学习、取经 ,从报纸定位、新闻定位、办报宗旨 ,到内部管理、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 ;从版面设置、报道内容、报道风格 ,到版式设计、版面语言、视觉效果乃至出版时间等方面 ,均向都市报学习、靠拢 ,甚至与后者达到高度趋同、难分彼此之地步 ,实际上已经远离晚报传统而归入都市报的大家族。至于那些已然改为上午出版的几十家晚报 ,则更是放弃了晚报的最后一个特征 ,异化成了另外一张都市报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运动。“公共新闻”倡导媒体关注公共领域建设,鼓励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寻求与公众、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公共新闻”热潮,其中都市类报纸的“公共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秉承了“公共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具有自身特色,对新闻媒体探索如何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发挥信息沟通和舆论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推出的一档法制类栏目。《今日说法》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新闻事件,向人们讲解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以讲故事为手段而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开创了法制节目的新形式。故事性既是"新闻叙事学"在文章当中的通俗说法,又是基于"叙事学"而延展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章以《今日说法》为例,探究法制类电视节目故事性的新闻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南方都市报》的“来论版”开辟后 ,该报最明显变化体现在言论空间的扩大 :言论版由以前的一个版面扩大到两个版 ,评论总量也有扩版前的 4 - 6条增加到如今的 8- 10条。从话语空间的角度说 ,来论版的开辟是公共空间的开放 ;而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 ,辟出专门的来论版刊登作为公民的读者的来论 ,则是社会参与的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