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人权观的新见解与新观点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权思想 ,推动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为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指明了方向。揭示与研究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权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以压促变”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的学习,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省社联邀请我省部分理论工作者于1991年12月17日举行了人权问题座谈会。与会同志就人权的基本内容、人权的阶级性、中国与西方人权状况的估计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内容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攻击社会主义国家“践踏人权”、“无视人权”,并以此为借口,肆意干涉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内政,以达到其搞和平演变的目的。而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这一“人权”攻势,我们的一些同志却丢下了战斗的武器,挂起了免战牌,似乎马克思主义是不讲人权的,讲人权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这样就把“人权”的旗帜拱手让给了资产阶级。显然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至少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一种误解。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讲人权,而且它所讲的人权是比资产阶级更加进步和革命的人权,是完全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立场上的人权观。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为立脚点、系统阐述我国的人权状况和政策的权威性文件,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无端攻击,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文件,也为了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的精神实质,批判资产阶级的人权观,搞清这两种人权观的区别,是至关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这两种人权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或称邓小平的人权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国内的人权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正确开展国际人权领域里的合作、反对西方“人权外交”的斗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在《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发表了《邓小平的人权观》一文,概括了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发展。本文则就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论江泽民的人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关于我国人权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江泽民的人权观一是立足我国现实,理性分析中国人权建设,深刻阐释中国人权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二是提出实现更高层次人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探讨》1990年第5期发表文章,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与资产阶级人权观完全不同的真正科学的人权观。这种人权观认为,不存在什么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权,只存在各种社会和各个时代的具体人的权利。人权特别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人权,都包括着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实然的权利和应然的权利。人权的实然和应然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经过斗争发生变化,并推动人权向  相似文献   

7.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及政治战线上斗争的焦点之一,也是当代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处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在使用“人权”这一概念时,他们所持的人权观念是不同的。主要是两种不同的人权观,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本文试图对这两种不同的人权观作一比较。一、人权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受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制约,是人类文明的要求和反映。什么是人权?人权的概念应如何确定?17‘18世纪资产阶级人权观认为:人权是…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人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毛泽东人权思想,对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不断取得国际人权斗争的新胜利,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权,是人身自由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权利的总称,它是一定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制度制约,是历史的,阶级的范畴,因而也是具体的和相对的。历史上和现实上,各阶级都有自己的人权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就是在批判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基础上弃糟汲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以其思想的深刻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武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不渝地维护无产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权传统,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一、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 国家主权,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行使国家权利的完全自主性,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干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独立和主权,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保障,只能任人宰割蹂躏,便绝无自己的人权可言。这是一个国家维护、保障本国公民人权的前提条件,是人权问题的主要矛盾之所在。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人权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人权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格局变动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199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权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基本立场,是中国当代人权理论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虽然直接论述人权的不多,但他一生都在为争取中国人民大众的人权而奋斗。他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他的人权观。研究他的人权观,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当代人权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商赋人权论”,是我们认清“人权”本质,划清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界限的理论武器。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法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哲学。从哲学角度研究人权现象时,哲学世界观(历史观)就成为人们研究的方法论。我们通常所说的资产阶级人权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首先应当理解为运用作为方法论的不同的哲学观点去剖析、论证人权。而作为人权观的理论体系,则是这种剖析、论证的结果。 研究人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套十分成熟的、完整的理论。但基本的方向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去剖析人权。在这里,笔者试图作这样的尝试,以便概括出关于人权研究的哲学方法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话语的形成,蕴含回应性基调、特殊性言说和中国道路底色等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围绕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发,蕴含首要人权与最大人权的辩证统一、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辩证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依法保障人权的辩证统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权观,将人权话语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基于人权发展讨论中国道路的完善,需要秉持鲜明的问题意识,深化人权发展与中国道路关系的认识,为新时代人权发展注入更为丰富的实质性内容,彰显中国道路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兼评《现代人权论》李瑞英人权,这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它的含义的不断丰富;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事实证明,人权观的更新,是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的反映。宋惠昌同志所著《现代人权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一书,正是...  相似文献   

15.
人权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人权外交,把人权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提出“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论调以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针对这种人权外交,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阐述了中国人权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确立了尊重人权、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的基本原则,为我们进行人权问题上的斗争,开展人权问题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目的中最根本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权的最充分保障和实现,是发展的要义。人权的现实境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既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本文探讨了一般人权概念。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及其实现的一般条件,人权与发展关系等问题以及认清和处理好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权是宪政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应渗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之中,规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确立的指导自身执政实践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权意蕴,提出和阐发有说服力的人权新观点,有助于把国际上对中国治国新理念的认同转化为对中国人权观的认同,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权状况从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的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时期,推动人民经济和政治权利的获得与解放,都被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根本性的奋斗目标。当今,围绕人权问题的阶级斗争和国际斗争依然尖锐,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对立和斗争,始终是国际、国内政治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则为我们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批判西方社会少数人在人权问题上散布的奇谈怪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本文着重就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一初步探讨。一毛泽…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人权思想夏素清邓小平在同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人权攻势”作斗争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并形成了自己的人权思想。一、国家主权至上邓小平针对近几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并攻击中国“没有人权...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人权精神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延平 《文史哲》2005,2(3):144-150
在一个人权精神先天欠缺的社会中,必然会出现有制度而无遵奉的状态。在中国,对人权精神共识的达成,有赖于西方人权观与东方人权观、传统人权观与现代人权观话语体系的相互开放;在人权精神的建设方面,则有赖于对自然演进论与理性建构论、本土化道路与西方化道路、政治权利优先保障与经济权利优先发展对垒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