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主阵地,城市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时代构筑绿色家园的重要载体.明确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必要性,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问题和规律,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指导,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类消费行为的生态取向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态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融合了生态因素,生态消费已经成为人类消费行为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生态消费不同于传统的节俭消费,也不同于炫耀武的奢侈消费,而是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人类面对生存和发展困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理性的合理性维度在现代社会被埋没在理性的假象之下,理性失去了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指导性作用。高兹在此意义上提出了具有现代性的理性批判——经济理性批判。经济理性批判启发的不仅是理性重新思考的必要性,而且指向了人类生存维度的理性建构,即高兹提出的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把人类理性引向生存维度,凸显了理性的现代性张力,理性不仅要顾全自身的发展,更要在自身的发展中实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生态理性把握住了理性在生存维度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危机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日益加深,生态问题与民生问题不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问题,而是成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当人们从伦理视角去考察生态与民生的基本关系时,发现生态消费所具有的适度和绿色不但对于自然环境,而且对于人的生存发展都非常有利;生态产品不但有利于自然界的休养生息,而且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与延续.人们不仅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医疗保健等价值,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幸福指数.当人们在平等视角下去分析人与自然、代内和代际的关系时,发现生态权利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努力去争取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5.
生态价值观与人类现有生存方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而生态价值观是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理论根基。只有在生态价值观的正确指导下 ,全民环保意识才能是内在的、持久的 ,生态保护和建设才能是自然、和谐的 ,然而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人类现有生存方式的改变。一、生态价值观是人类改变现有生存方式的理论先导  人与自然的冲突早在 19世纪后半期就已暴露 ,并被当时杰出的思想家所认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不仅描绘了当时人与自然相冲突的景象 ,而且还深刻地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在自然辩证法的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孕育而来。生态文明经历了生态文化、生态伦理和生态哲学的发展历程。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无肆地对大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忽略大自然的法则,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并积极采取措施,以期促进人类的生态回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它不仅破坏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世纪3O年代到5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卜\大公害事件”至今使人心有余悸。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性事件仍频频发生。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环境资源一旦遭受破坏,要恢复原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使人类可以在舒适的生活环境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便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法学界探讨的重点。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已将…  相似文献   

8.
生态困境的伦理审视及其道德哲学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和繁荣的背后潜隐并伴随着严峻的生态困境,生态难题的凸显不仅触动了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底线",甚至把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说生态伦理学的勃兴体现着时代忧患意识的觉醒,那么,超越传统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范式,对生态困境难题进行道德哲学形上高度的价值了悟和统摄性的生态把握,为当前一系列生态难题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不仅为直面并化解生态难题奠定了"源头"上的理论根基,而且成为绿色文化背景下的一场新的生态道德启蒙和文明觉悟.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提出的战略思想。人类的生存困境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态问题,一个是心态问题,而心态决定生态。人类贪婪的欲望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等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目前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精神环保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弘扬人文精神、责任意识与和谐精神,注重解决人类的精神处境和精神生活问题。精神环保与生态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两翼,将成为21世纪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都市生态系统是都市地区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群体与都市环境、技术、资源等要相互依赖构成的综合系统,都市发展的历史证明,都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当前应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理念来指导的都市生态计划,我们认为在21世纪的城市现代化规划中必须利、充原有的甚至重新设计生态计划;在新的生态计划中必须明确一个新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城市发展目标:"建设可持续城市".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防止城市病,而且要让农村居民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居民享受城市文明而又不破坏生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在中西部山区,多数是国家级贫困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海南省白沙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做了有益探索。白沙个案表明: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国家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按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造贫困村庄的住房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又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宁小莉 《阴山学刊》2006,20(3):16-18
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包头市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自1992年—2001年十年以来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加快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推进青岛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岛市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环境、农业资源、科技实力、信息化建设、市场网络体系等方面分析,青岛市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现实条件.今后应该重点通过发展绿色主导产业、提高生态农业科技水平、拓展融资渠道、培育龙头企业,加快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培养绿色经济意识等措施来加快发展青岛市生态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城市是文明荟萃的舞台,也是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因而"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城市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的适应,这就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管理者、学者和普通的城市居民应携起手来,以非凡的智慧和强大的责任心探索"建设美丽中国"视阈下的城市管理创新之路,求得中国城市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期生态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区。经过20世纪的生态启蒙,生态小说创作数量正快速增长,质量也日渐提升。但无论是在题材和形象塑造上,还是在小说文本的内涵上,都存在着一些影响生态小说良性发展的弊病。中国新时期生态小说要走出当前的困境,需要切实转变创作的趋同性倾向、进行合理的文化批判、深化文学审美和哲学思辨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历史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差距从总体上来说是扩大趋势,这种趋势必然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既有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影响,又有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缩小这种差距,需要采取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的生态视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传统人文视野的局限,人类将生态环境中其它的存在物拒于人文关怀的门外,而以利用自然物创造实用价值为基本目标。这种单向度的发展使生态状况日趋恶化,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人文精神在现今阶段的发展就是要开拓人文关怀的视野,确立共同体的意识,让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存在物都享受到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福利是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内在文化秩序,其文化价值逻辑及公共性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精神活力的源泉。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生境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生存情景。在澄明生态福利的公共性本质的基础上,对生态福利的内在认知结构和文化伦理价值逻辑的追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以生态福利的文化价值为公共性追寻的"美丽中国"的实践,必能造就一个人与社会共享生态福利的优雅、健全、可持续生存的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沾化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低碳经济;做优现代农业,打造绿色经济;发挥海洋优势,打造蓝色经济;做活临河文章,打造生态城市,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产业,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效生态产业链,努力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生态并存”的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建设宜人居住的环境”已成为近年城市规划的主流,生态城市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城市具有下述特征: (1)和谐性; (2)高效性; (3)持续性; (4)整体系统性。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设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