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为时不短的转型历程,这是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现代化进程始终在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一是社会层面的现代化,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从经验向理性和法制的转型;二是人自身的现代化。社会主导性文化价值观的重建.社会活动主体从自在向自为,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 这两个层面相互交织,构成统一的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在这其中,以文化转型为表现形式的人自身的现代化决不是简单的从属现象,相反,它是现代化的最深层的内涵,它将在根本…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一起被并称为近代三大思潮、三大思想文化流派。对近代激进主义的反思是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下就学术界对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反思作些梳理。一、关于激进主义思潮的起点与发展脉络激进主义的源头应追溯到哪里,其发展脉络如何?学者基于对激进主义的不同界定,对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作了不尽一致的描述。柴文华在把中国近现代的反传统和西化思潮简化为“文化激进主义”后,又把它分解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三个层面。“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也有人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很值得商榷。由洋务运动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现代化似乎由物质层面经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转化,由此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其实不然,因为这一过程大体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这一历史课题的不断深化过程。虽说这一过程与现代化进程有一致之处,但它不是现代化进程本身。现代化进程意味着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或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最大的快乐,而人类理性总是顽强坚守着快乐原则的超越性价值判断,总是试图为人自身“快乐地生活”着设置种种超越性前景,这一寻常的人类行为真谛不能再让它逃逸于人类经济、社会行为的解释之外。而经济增长、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之间的新矛盾,又不得不使我们要作更深入的思考。它不仅要从具体实践和审美的感性层面来完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且更应该关注当代人生命精神在具体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现和实现形式。这就意味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与美学话语的转型,不仅是学理上的工作,更重要的它必须进入我们的文化批评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的科技如旭日般地照亮世界各地 ,现代化观念成为世界潮流。在中国 ,部分激进主义者高举现代化的旗帜 ,对传统文化遗产作激烈的否定批判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绊脚石。诚然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是必要的 ,然而对现代化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技术、经济和政治的课题 ,更重要的是应该揭示自己文化独特的精神特质。一方面 ,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看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植根于民族的传统之中 ,都是以传统为前提的 ;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不宜仅仅从一种狭隘的实用角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市场体制的建立吴秀生,刘文波当代中国正在迈向迅疾的市场化进程。制度的引进和创新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它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中生根才能真正建立并得以有效运行,但同时一旦在中国文化的网络中生根又难免使制度变形甚至流于形式。这似乎成...  相似文献   

7.
激进主义是落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国家重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繁重任务,因此激进主义在改革开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呈现为一种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为此,学术界多从思想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以来激进主义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考察.本文则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视角,探讨了激进主义不断演进的过程及其原因,认为现代性的挑战使激进主义得以形成和初步发展,建设新中国的繁重任务使激进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而文化大革命的"制度赶超"使激进主义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8.
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最主要的动力 ,并在五四时期达到一个巅峰。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对传统文化权威的大胆挑战 ,表征着一种时代精神。其形成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叛逆品格的继承 ;另一方面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亡国灭种的现实日益积聚起来的焦虑情绪的必然行为结果。同时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造成的对西方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吸纳 ,也成为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9.
回首中国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文化转型,这两次文化转型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当前的文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当前文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最大可能地促进已经批判可用的现代性因素的生成与发育,以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去选择、转化工业文明的种种规范,有效地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文化形态。这将意味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 ,中国历史的现代转型已经深入到文化的核心价值层面 ,并由此带来文化肌体更为痛苦的排异反应 ,五四文化激进主义者正是以峻急的文化批判态势把中国历史推向了新生 ,但是作为新旧文化价值的必然连接体 ,他们更承受着历史过渡期带来的历史重负和心灵绞杀 ,呈现出文化、心理结构的悖论状态 ,从而也成为一个时代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马恩瑜 《兰州学刊》2008,(1):158-161
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社会方面毕其一生功力,他把精力都用在了中国社会的实地调查和对文化的思考上。他在阐述文化的实质、形态和功能的同时更着眼于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自觉”这一理论就是他一生对社会和文化思考的结晶。我国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进程,也是布满荆棘的艰苦长征。如何在这一进程中清醒的认识自己,不随波逐流,只有做到“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扬其优秀的一面,同时也扬弃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那部分,才能构建一个全面和谐的现代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粟世来  田泥 《云梦学刊》2006,27(5):48-51
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实质上是文化民族主义的一体两面。尽管这种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或许并不像人们所讨论的那般深重和浓烈,但它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它的存在妨碍着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创造。在我们无法规避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今天,超越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和倾向,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生互补的策略,打破各执一端的“中国化”或“西化”的单线进化论的思维框架,建立一种诠释学的方式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在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之间的“视界融合”中创造性地转化,并在这种累积转化中积极地回应现时代的现实问题和现代性的挑战,或许是中国美学完成现代转型无法规避的一个建设性向度。  相似文献   

13.
对应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向现代化转型。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与当代文化转型有着时间上的契合,而法律与文化之间又天然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带来的观念转变对环境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文化、民主文化和后现代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法的发展,而环境法也在文化转型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回应文化转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史的总体发展目标似乎是朝着理性的方向迈进.在西方文明史上,不少哲学家把人的本能和欲望设定为理性的对立面,从一个与本能及欲望相反的方向上探索理性.问题是,哲学总是在反思经验的基础上表达它对理性的理解,而经验又总是与文明的类型及文化模型紧密相联,是一种文化意识.理性究竟是什么?反观一下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也许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外部条件,并且造就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两次机遇.两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层面的现代转型.这三个层面文化转型的逻辑是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6.
展望儒学的未来前景必须正视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进入了最后的十年,儒学在21世纪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整个20世纪,儒学的现代命运始终是中国思想界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一次又一次文化论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一讨论还会继续下去。作为参与者我们总是希望得出的结论越来越接近于真理,接近于客观进程的实际,逐渐在学人中建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化反演着西方现代化的进行曲,首先从建设器物技能层面的现代化入手,逐步完善与之适应的社会规范,在社会实践中日益树立现代化的主导文化精神。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我们的优势之一。中国现代化前期阶段有两大困境:一是缺失与现代化相对应的社会规范;二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文化明显滞后。能否填补这两大缺失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化的思考和实践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但要实现怎样的现代化以及如何评判现代化,却仍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探索之路.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从学习西方开始的.在中国近代,这一学习过程经历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三个阶段,其中文化启蒙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至为深远,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也接续了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19.
百年文学三次转型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文学三次转型浅议张法中国百年文学史,总包含一个转型之意在其中,它为自1840年以来的文化转型所带动,又加入整个文化转型运动之中,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历程异常复杂,文学的转型也格外曲折。只见它,看似完成,突然推倒重来,好像成功,猛又曲转他途,百年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次生型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关于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的不同选择的理论结晶,是文化的民族主义与文化的世界主义相冲突的产物,是分散的世界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过程中萌生的人类思想之花.保守主义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19、20世纪之交从谭嗣同殉难到孙中山革命方略的成熟,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形成期.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两者间存在相反相成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保守主义历史必然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即历史合理性,但也应当警惕、摒除其感情趋向上的守旧、复古因素.激进主义则引领了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方向和速率,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但其中的经验教训也是学术理论界责无旁贷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