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吉林省长舂市,生活着4.8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穆斯林同胞。吉林省仅有的两个回族乡——双营子、胡家回族乡也在其管辖范围内。为了更好地改善回族同胞特殊民生需求,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的升级版,先后投资约6亿元,建立了涵盖入托、上学、婚恋、宗教生活、节庆活动、居住环境、养老、殡葬等内容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使回族群众得到了极大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在沈阳市中心区,近年来悄然崛起一片建筑风格颇为新颖的居民住宅小区。小区内每幢楼房顶部都镶嵌有白色月牙形图案,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沈阳小西回民小区。沈阳市回族最大的一处聚居区俗称“西关”、“回回营”,始建于1633年。昔日,这里是一片低矮破旧的土房,大房接小房,街道狭窄,破乱不堪。在这里居住的6000多回族群众有1/4是三代同堂,1000多户共用一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河间县有回族群众近一万人,主要聚居在西村、果子洼两个公社的两个大队。解放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回、汉人民互相尊重,团结合作,民族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前几年,在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的影响下,某些地方出现了强迫回民实行火葬的现象,致使回族群众有一些意见,挫伤了回族群众的生产积极  相似文献   

4.
陵县的“一把刀”效应文/石坚于德强山东省陵县有回族人口191万人,分布于16个乡镇57个自然村,其中民族村35个。近年来,县委县府积极引导回族群众立足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养殖宰杀业,使全县回族群众靠一把屠宰刀“杀”出重围,踏上了小康路。1995年,全...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现在有五十几个少数民族,回族是其中之一。他们人口较多,与其他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特定的地区不同,他们广泛分散于中国各地,与汉族杂居,我亲眼,目睹在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开封、南京、泉州、昆明等城市都有回族居住区,天津南郊还有回族自治县。回族这一名称由来于“回回”一词。田坂兴道认为,回回一词来源于唐代的回纥、回鹘。  相似文献   

6.
红桥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现有回、满、蒙古、藏、朝鲜等18个少数民族,回族居多.几年来,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思路,切实为少数氏族解决实际问题. 该区回族大多居住在春德街、大伙巷街等地区.这里住房拥挤、简陋.他们在全区旧平房多、旧城改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优先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住房条件.几年来,先后改造了春德街500多户的“三级跳坑”住宅,在回民聚居的西北角一带建了“欢庆”、“民族”、“团结”住宅楼.1989年,对“三角地”一带祖祖辈辈居住在简陋矮小的“老篱笆灯”的少数民族居住区进行了彻底翻建,970多户少数  相似文献   

7.
从回族学的回顾谈当前回族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回族族民教育进行探讨,就现在回族居住格局的变化对回民从聚居区走向散居形成的回族学研究提出新的问题,认为要形成一门专门的“回族学”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起点不是等待,而在足下。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许昌县艾庄回族乡,有二百八十九户、一千三百多人,回族占了二百三十二户、一千一百多人。这里的回族群众,过去深受宗教束缚,文化落后,文娱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逢年过节,别的村唱歌演戏,热热闹闹;这个庄是样啥不来,死气沉沉。就这样,那个别顽固的宗教人士,还开口“依玛尼”,闭口“教规”的,简直把人摆弄的一个个呆呆板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这庄的回族群众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在公社贫下中农代  相似文献   

9.
略谈我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静 《回族研究》2006,(2):111-113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1/5,号称“中国的穆斯林省”。宁夏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回族的宗教信仰、礼仪、饮食、服饰、居住、婚姻、节日、游艺、语言文字、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 ,回族以其“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点著称于世。这样的分布特点是回族几百年来 ,与汉族等民族相互团结的结局 ,也是回族几百年来求生存图进步的结果。一我国回族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相对集中外 ,其余均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散居于全国各地 ,其中又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云南、福建、安徽等省人口较多。几百年来 ,回族人不管迁徙何处 ,其对伊斯兰教教规教义的遵从和重商求利的经商活动特征始终不变 ,并在若干行业形成自己的优势特长。但是 ,如果把祖国西部相对固定和集中居住的回族人同内地杂散居且…  相似文献   

11.
一、经堂教育的产生 元、明时期,以伊斯兰为纽带的回族先民逐渐形成了“小聚居,大分散”的居住格局,其居住形式也以“绕坊而居”固定下来。这里的坊就是今天的清真寺。据史书记载“元时回回遍天下”,到明初,回族更是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运河两岸,长江南北,回坊遍布,清真寺相继而建,其中,西北尤甚。这一时期,回族先民已在明初朱元璋禁止“说胡语、穿胡服、严禁自相嫁娶”的旨令下,失去了各自的母语,采用汉语文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回族穆斯林的伊斯兰教信仰的传承维系显得尤为紧迫,绝大部分回族先民已不懂以阿拉伯语、波斯语为主的伊斯兰经典。  相似文献   

12.
<正> 回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多、地域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回族居住,自元代以来就有“回回民族遍天下”的俗称。回族迁居湖南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邵阳地区是湖南回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人口占全省回民总  相似文献   

13.
地区回族史研究,既是回族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没有地区回族史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充实,整体的中国回族史研究是难以提高的。“由于回族居住的分散,有回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回族的历史。如果地方回族写出的多了,回族史的资料就丰富了,一部全国性的回族...  相似文献   

14.
西北回族茶文化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回族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分布于全国各地。她的传统文化自然与其居住格局相仿,形成了大同小异的缤纷景象。正是这些丰富多采的“小异”,融合综汇,构建了中国回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大厦。 西北地区的回族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翼。  相似文献   

15.
1993年4月5日至5月10日,我有机会随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经贸组出国,到我国西北邻邦、原苏联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进行了访问。由于我们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因而从感情上特别关心居住在原苏联中亚这两个国家的回族人民的生活,为此,我们对两国的回族进行了较多的考察。本文主要根据我自己在哈、吉两国的实际考察,对中亚地区回族的生活现状,作概要的介绍和粗浅的论述。 一、历史的回顾 中亚的回族,在原苏联出版的书上又称作“东干人”。为什么回族又叫做东干族呢?就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回族语言专家伊玛佐夫教授。据这位中亚回族学者讲:“中亚回族所以被称作东干  相似文献   

16.
回民反清     
回民反清回族是我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兄弟民族之一的组成部分,主要居住在河湟地区。清代,甘青等地回族中在社会发展和宗教制度等方面均有很多变化,宗教内部教争不断,朝廷的民族宗教政策多所舛误,以致广大信教群众不断举行反清起事。青...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理学角度看回族地域特点马广德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分布最广的,从大兴安岭到帕米尔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天涯海角,860多万回族分散居住在全国2000多个县、200多个市里,全国97%的地方都有回族分布。目前,星布全国的2万多座清真寺是回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吉林省长春市,生活着4.8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穆斯林同胞。吉林省仅有的两个回族乡——双营子、胡家回族乡也在其管辖范围内。为了更好地改善回族同胞特殊民生需求,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的升级版,先后投资约6亿元,建立了涵盖入托、上学、婚恋、宗教生活、节庆活动、居住环境、养老、殡葬等内容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使回族群众得到了极大的实惠。这一针对回族同胞的完备服务体系在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中无疑是一大创举,其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有回族10万人,清真寺116座。除甘孜州的石渠、新龙两县外,其余各市、县均有回族居住,具有大分散的特点。在四川18个地、市、州中,阿坝、绵阳、凉山、成都四地区回族最为集中,占全省回族总数的66.41%,而且大多围绕清真寺居住,形成小集中的街巷或村庄。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是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以及封建意识和宗教影响,回族、撒拉族文化比较落后,女孩子上学的极少。解放后虽有变化,十年内乱又有反复,以至女儿童入学率仅占10—15%,有的公社甚至没有一个女中学生。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省各级领导对此十分重视。除了向回族、撒拉族群众宣传学文化的重要性外,还决定在门源、化隆、循化、湟中、大通五个县各创办一所女子中学,面向全县农村的回族、撒拉族招生,有效地提高了回族、撒拉族女儿童的入学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