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一书,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两大诉讼法的内容总和到了一起。通过学习本教程,我们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活动的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是两个 基本的司法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 关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通过学习, 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基 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 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 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 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 活动的基本程序问题等。 二、重点问题解答 1.民事诉讼中管辖权的转移与移 送管辖的区别 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是两个基本的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通过学习,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活动的基本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基本的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学习刑事诉讼法,要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特别是要重点掌握刑事诉讼的管辖、证据以及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程序等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刑事司法实践, 以探索进一步健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制度是刑事诉讼中保障当事人基本权利的两项重要制度,对确保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种制度既有相同点,又有较大区别。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相较于辩护制度而言,我国的代理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主张应通过建立指定代理、赋予代理人相对独立的诉讼地位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代理制度,从而更加合理地保障被害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论沉默权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强调的是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精神,沉默权制度极大地保障了刑事诉讼中被追诉方的人权,促进了我国的刑事诉讼与国际接轨,顺应诉讼民主化的趋势。但鉴于我国当前的法制环境及其他社会条件,我国应该对沉默权制度做出一些必要的探讨研究和科学论证,使其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诉讼中第三人诉讼制度的确立,对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第三人依法参加民事诉讼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第三人制度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致使司法界对此制度的认识不尽一致,司法实践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的概念、法律地位及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是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话和协商,就刑事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终结诉讼,不再将案件移交法庭审判的活动。国家与被追诉人之间的"刑事和解"和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刑事谅解"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意义。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刑事和解主要包括宽宥型、合作型和妥协型三种类型。我国和谐司法语境下的刑事谅解与西方恢复性司法语境下的刑事谅解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但都旨在促进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协商。刑事司法环境的优化与刑事谅解机制的出现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当以刑事谅解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子昭 《科学咨询》2005,(11):28-29
我国民事诉讼中第三人诉讼制度的确立,对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第三人依法参加民事诉讼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第三人制度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致使司法界对此制度的认识不尽一致,司法实践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的概念、法律地位及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在于保障被害人权益,尽快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本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刑事诉讼制度连贯性角度出发,以自诉案件调解制度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解制度、辩诉交易制度为例,探讨刑等和解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协调与对接。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刑事强制措施的设计与施行,是民事诉讼民主、科学和文明的体现,同时,刑事强制措施对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在此,就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拘传、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对其完善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益诉讼的案例在我国普遍存在,但是在立法上的明文规定是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才出现的,经过了近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司法实践。民事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公益性,单独就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加以分析,是研究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我国刑事立法上的一个空白,这一制度的缺失,带来了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实现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的和谐运作,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刑事案件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何鸣 《决策与信息》2011,(12):35-36
亲属拒证权制度作为证人作证原则的例外,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具有悠久的传统与深刻的现实基础,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却缺失这一制度。本文试探讨我国传统的亲亲相隐制度和西方国家亲属间拒证特权制度, 在我国将来修改的刑事诉讼制度中确立亲属免证权制度,以期发展、完善我国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部分,符合诉讼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不起诉制度本身设置上的一些联疵以及在具体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偏差,刑事不起诉制度的内在价值无法充分实现,因此,本文在对刑事不起诉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传统制度,它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民事权利和义务或诉讼权利和义务问题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民事争议的诉讼活动。调解制度是解决纠纷地一种有效工具,但是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本文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希望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能逐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17.
辩护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与保障,更是我国诉讼制度民主化和公正性程度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8.
释明权制度最早起源于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基本制度,它的产生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法官释明权的含义、由来、法官行使释明权的基本原则和必要限度以及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关系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诉讼制度的进步。人们对诉讼模式的关注也日益增强.刑事诉讼作为保障刑法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必然也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刑事诉讼是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通说认为,实际诉讼模式类型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英美法系普遍适用的出事人主义;另一种是大陆法系普遍适用的职权主义,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模式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本文欲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两种诉讼模式的概念、特点、优劣和形成背景等方面论述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并揭示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特点和优劣之势,并对其改进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民事诉讼和新类型诉讼案件数量的增多,原有的诉讼制度已无法有效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案多人少、效率低下的诉讼困境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对民事速裁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探究,期望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