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首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规划指出,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计划》发布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追求。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分国籍、住所、性别、民族或种族、肤色、宗教、语言或其他身份地位等因素,都平等地且不受歧视地享有人权。这些人权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在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利益必须也必然通过法律做出具体的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保护。国家法治的发展是实现人权的保障,同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法治的价值追求。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人权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实现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95年的奋斗历程,就是推动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带领中国人民由苦难走向幸福的历史征程。回顾历史,缅怀曾经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是为了更好地赓续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高扬光辉旗帜,凝聚起开拓未来的磅礴力量。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为党的创立做了大量的工作。建党以后,他又在北方各地从事重要的革命活动。这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构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繁荣昌盛、团结统一、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令…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表题为《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的白皮书,从7个方面回顾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二、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三、加大司法改革的力度,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四、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五、少数民族公民既与汉民族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又依法享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各项权利。六、残疾人权益的法制和政策保障得到加强。七、中国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她的50华诞!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新中国的50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变革时代、辉煌的建设时代,是中华文明走向复兴的不平尺。时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主义统治的终结,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屈辱的历史,民族独立了,人民解放了,国家统一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时代就要来临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迅速地医治好战争创伤以后,立即开始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长征。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     
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形成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只是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实现的途径和形式有所不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未来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在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团结、动员全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毫不妥协的斗争,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政治领导的作用。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  相似文献   

11.
辉煌一路     
夏鸿 《经营管理者》2007,(11):20-29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从党的一大到刚刚结束的十七大,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86年,一代一代的人们见证了党在战斗的岁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以及21世纪的今天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节点。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经济建设全面提速,社会发展健康有序,大国地位日益提升。一次会议确立一个坐标,一种理论引领一次升华。中国共产党历史既是一部战斗史,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回望历史,我们再次重温建国以来历届党代会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影响,以期勾勒出中国经济建设的时代轨迹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魏昆 《经营管理者》2013,(31):224-224
人权贯穿张友渔民主宪政思想的始终,在整个思想体系中架构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对人民权利的维护也是张友渔民主宪政的核心内容。其人权观念分为民权和其他人民自由权利两方面,张友渔认为,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是理想的民权,人民同时享有了这四个权,才算是彻底的、充分的、有效的民权。而其他自由权利如身体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是民权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人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 化与丰富,对人权的保障也是在历史的进步中发生、发展和逐步 完善的。 尊重人权,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充分地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在国 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方面切实重视人权,在具体的社会生活 中呵护人权。保障人权,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 中,不断地为实现人权创造必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 人权保护是宪法的核心原则。 对中国一方来说,中关人权斗争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不仅不可 避免的,而且必须勇敢面对。  相似文献   

14.
五、六十年代是国际上两种社会制度对立和斗争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帝国主义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采取了“遏制”与“和平演变”的两手政策,而以“遏制”为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敢地迎接了帝国主义的挑战,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斗争的重点放在了抵制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的遏制政策方面,在反对西方“和平  相似文献   

15.
蔡定剑 《领导文萃》2006,(11):167-171
新加坡在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眼中,是个异数。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民主,不让人民充分享有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就必然堕落为人民的老爷,就不可能使政府廉洁勤政,建立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新加坡却让我们无话可说:它相信权威主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没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建国40年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党执政,父亲可以隔代传位给儿子;但它同样很文明,没有人随地吐痰,拥有洁净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人民享有很好的福利,老百姓至少看上去生活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16.
10月8日至11日,在北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受到海外媒体高度赞誉。法新社: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使和谐回到中国 在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以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承诺,将采取措施使和谐回到这个国家。长达4天的中国共产党年度中央全会是中国全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会议闭幕之际,通过了总书记胡锦涛提交的公报,该公报更加有力地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官方新华社在宣布会议成果时说,虽然核心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但这是中共首次把社会问题同经济问题并列起来。中共在公报中还承诺,要在未来15年内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主法制和人权保障、提高人民道德水准、保障社会秩序、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历程的鲜明主线,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党忠诚、积极进取、敬畏人民、传承红色基因这几个方面。深刻解析党的初心与使命,对于深入理解、感悟、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08,(14):15-18
(一)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的基础上。以前赴后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作为“选票”.对中国共产党表达了支持和拥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维持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机关据以活动,人民权利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宪政则是以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威而形成的一种以制约国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民权利为目的的政治运作。以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立宪主义思想是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宪政是宪政主义思想制度化的过程与结果,确立立宪主义思想,按照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的要求制定宪法、尊重宪法和实施宪法,是现代固家从宪法到宪政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宪政建设中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荣臣 《领导之友》2012,(7):55-57,64
党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党的性质和党群关系的基本原理,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