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很早就形成了中西文化比较视野,能够以此来认识和评价问题。探索新文化是毛泽东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根本目的。毛泽东在试图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探索新文化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铁板一块、一成不变,而是充满内部冲突并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变革过程,这集中表现在他对法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分析上。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改造方法的比较,毛泽东选择了最可预计效果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坚信中华民族新文化、人类新文化就是“世界大同”与“民族自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探讨解决中西文化冲突之道的历史进程,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之道的历史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分子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觉历程。  相似文献   

2.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从总体看至少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即峻急与悲凉。峻急是由于文学一面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一面承担着为重振中国文学而须进行文学变革的重大责任。花落春残、文化衰败的严峻现实迫使文人之创作不能不充满了紧迫与紧张感,来不及精心构思,来不及从容抒情,也来不及在艺术上精雕细刻或进行各种艺术实验,无论如何,先发出充满痛苦的呻吟和反抗的呐喊是头等重要之事。而悲凉之产生,则源于启蒙与救亡过程中的一次次迷们、失误与挫折,源于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的不知所措和选择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空意识刘可钦时空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又从这些领域中表现出来,引起人们对时空观念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考察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并进而通过中西时空观的比较考察中西文化艺术的差异及根源,也许会使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崔婷 《东岳论丛》2006,27(2):192-193
中西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理清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搞好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与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林 《人文杂志》2003,(4):18-23
本文对中西文化的各种源流传统之间的关系模式、中西文化在“轴心期”间的精神变革过程 ,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分野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力图说明不同的关系模式和文化精神对于中西文化发展进程的深刻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价值取向、内在矛盾及其历史结果 ,为说明中西文化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巨大历史反差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近来,全国兴起了一股对传统文化反思、中西文化比较的“文化热”.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代表,他曾发表过许多研究中西文化的文章.研究李大钊的中西文化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来研究文化,而且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有着积极意义.比较中西文化,并不是单纯地把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地排个名次,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的比较,来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并长期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思想先驱,又是领袖群伦的杰出学者,在思想启蒙、文化革新方面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所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可以说,近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梁启超的名字紧相关联。他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对文化问题,诸如如何对待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近代随西力东渐而传入的西方文化,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适应世界潮流与中国国情的新文化,进行过颇为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本文拟通过考察梁启超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心路里程,对今天依然争论不休的中西文化问…  相似文献   

8.
由于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国人的文化超越意识较弱 ,西方人有很强的文化超越意识 ;中国人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文化变革 ,西方人以激进的方式进行文化反叛。中国和西方在文化超越方面的差异对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的中国社会在强势渗入的西方文化影响下,走上了一条变革求新之路。在这个不断拓展的开放过程中,中西文化之争日益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迫切问题。虽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西化"的大趋势已成定局,但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西文化的优劣利弊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在20世纪20、30年代曾经引发了西化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几次大论战,并且随着中国社会现实处境的变化而出现了"国学"复兴的文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一直是近现代国人备感困惑和焦虑的一个难题,尤其在整体向西方看齐的文化格局中,如何评价中国文化就变得异常困难。与许多激进的文化先驱一样,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开始走过了一个相当"西化"的道路;但不同的是,他中年后开始转身,更多地探讨中国文化的特质与美好,到老年他的这一倾向更为明显。不过,林语堂不是一元论者,而是在中西文化的动态观照中,以多元互补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精神,尤其将中国文化精神提纯为"生活的艺术",并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融通、创造和健康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1.
殷国明 《河北学刊》2001,21(6):58-64
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角度去考察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语言变革,尤其是"白话文"运动,是一种新的思路,其目的是揭示出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内部的裂变.本文认为,这场语言变革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文化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自我调整的能力,同时为新的文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文化哲学在中国不仅是一种新起的哲学思潮,而且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基础.明清之际至19世纪末叶的中西文化的源流之辨,属于文化发生论的话题;清代晚期至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体用之辩.属于文化的结构功能话题;自五四运动始,话题转移到东西文化的优劣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话题,这里牵涉面复杂,不仅是个文化价值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外来文化本土化和中国新文化的构建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中西文化之辩可归属于文化哲学的形态比较学范畴.历经百年不曾断裂的中西文化三辩,不仅成为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不朽话语,而且已被务实为当今中国文化哲学建构的三大历史和现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牛济《人文杂志》编辑部中西文化在近代才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那么,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这种认识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胡滨先生在其主编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中...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使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步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开始了在比较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变革的过程中,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最初的器物层面经历了中间的制度层面,最后深入到文化本质层面,最终完成了对西方文化本质的认识,也完成了近代中国文化观的最终革新.  相似文献   

15.
胡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毕生从事教育、学术和文化工作,同时积极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发展。胡适的教育、学术和文化思想对我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有诸多的启迪和参考意义。胡适思想的影响和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胡适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突出性的贡献;领导白话国语运动取得成功;倡导个性解放,提出“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界说;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倡科学思想,反对武断迷信;创立新学术典范等。第二,在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上,胡适最早提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纲领性意见,对中西文化交流持开放性的态度,反对所谓本位文化观,主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深入全面的交流,通过充分的文化交流实现中国文化的变革和发展。第三,在政治变革上,胡适并不绝对地反对暴力革命,但更主张通过和平的改革来创建新的制度,促进社会的发展。第四,在对待外国列强的态度上,胡适既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同时又主张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情绪化地简单排外。  相似文献   

16.
<正>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引起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问题之争,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国固有的心理构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和认识定势飙转豹变。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这个大变动的巅峰。他与其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的基础,同时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沉积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惠能禅宗是外来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而结出的硕果,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谈惠能禅宗,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问题。虽然这个中外文化的交流是发生在古代,而且中印文化都是东方文化,这与现在谈中外文化交流更多的是谈中西文化交流有所不同,但与佛教文化的交流,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而且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交流,从中国禅宗的创立与发展来看中外文化的交流,这对我们今天从更广阔的范围来讨论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中西文化撞击的大背景下进行文化采借、重组和再造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纲领,就是中国文化大系统进行变革和再建的纲领。因之,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以来较有影响的纲领进行分析,无疑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支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近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新瑶 《理论界》2006,(2):182-183
宗璞是一位浸染在中西文化艺术之中的知识型女作家。其笔下“花”的意象,呈现了作家关注与尊重个体生命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及中国儒、道文化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刚健自强与从容豁达的东方神韵。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李磊明(宁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近代以降,中西文化互相碰撞、交互融合,中西文化比较成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中心问题。本文力图就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比较作一简要评述,以期于现实的文化建设有所启示。一在切入正题以前,有必要对近代中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