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管理的本体既不是管理者,也不是被管理者,更不是物质世界或者一种“中性”的工具或手段,管理的本体是一种人类意志。当前对中国管理哲学的解读强调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形成了舍本而逐末的局面。从哲学诠释的当代环境来看,必须重视从本体论层面来恢复与重建中国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管理实践的反思,并通过管理哲学应用的感悟,归纳了管理与哲学的"泥水"融入关系,试图通过一些典型管理情境管理哲学的系统性、渗入式思维,推而出新,引导对于管理实践中一般规律的思考,进而,学习构建企业管理过程中哲学应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管理与哲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是世界发展的新景象:信息革命、全球化、知识经济……这一切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全面、更深刻、更迅速地改变着世界和人类自身。适应这一新的现实,管理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实现真、善、美统一的审美化管理日渐受到重视,哲学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哲学不仅有助于我们反观和反思以往的认识和经验,更有助于对当下从事管理实践的人起到智慧的洗礼和启迪的作用。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如果说哲学素养在不同层次上可以表述为求真、求善和求美…  相似文献   

4.
陈敏 《经营管理者》2014,(32):188-189
管理哲学的出现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推进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研究是实现当代中国管理实践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辩证法是对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范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阎慧 《决策探索》2004,(7):84-84
从广义上说,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就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传统上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规范地评价那些被认为具有“科学的”身份的理论.“划界问题”就是这个中心问题的一个核心。所谓“划界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标准.是我们能够区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为了从一般意义上了解划界问题.首先介绍一下科学哲学主要流派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对高校管理的理论武器。笔者以哲学眼观入手,提出用教育哲学对高校进行管理,正确处理高校管理中的哲学关系,领悟和把握高校管理的规律性,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中西管理哲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隶属于不同的文化源流,因而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丈从分析管理哲学的内涵入手,详细比较了中西管理哲学的差异。并且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中西管理哲学必将慢慢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成中英  吕力 《管理学报》2012,(8):1099-1110
创建中国管理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澄清与建立管理的概念。人在发展中,人的文化也在发展中,人与人的交流也在发展中,所以,管理行为的发展是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所共同关注的。与科学不同,哲学探究最原始的概念和范畴,探究经验中根本的问题,它要回答:目的、基础、根源、过程、标准、价值、意义等问题以及如何把意义与价值形成规范的问题。管理哲学是管理科学的生命源,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批判者、一个监理者。自从亚当斯·斯密之后,西方的管理哲学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的管理哲学是以伦理为基础的。中国管理哲学在今天的中国具有一种理想的意义,中国人讲求和谐,强调德性,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要推己及人,于是万邦协和、世界大同、天下为公,这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终极目标。C理论是中国管理哲学最基本的模型,可以应用到中国的发展过程的说明与规划,兼用于经济上的发展与政治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阐述了建立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管理哲学,力求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培挺 《管理学报》2012,(6):826-830,869
国外管理哲学研究已近90年。管理哲学是面向管理实践的,这其中既有省思的研究取向,又有构建管理理念的研究取向。管理哲学在思维上有整体性特征,在内容上有价值分析特征。研究者对哲学的定位深深影响着对管理哲学的定位,管理哲学对人的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拓展。管理哲学借用哲学的思想因子来深度剖析管理理论,利用哲学思维构造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有针对性地革新旧的管理范式,这些将是未来管理哲学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家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家迎接挑战,创造辉煌,走向成功。下面是一些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12.
<正>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而言,不存在中国式管理。所谓中国式管理,是指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也就是用中国的“道”加西方的“术”。然而,这一看起来似乎境界颇高的思想基础,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西方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的紧密结合纵观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尽管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文化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阶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是指管理者应以管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对管理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上来思考,同时对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用一个正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加强对教育的有效管理。当今社会,人们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意识逐渐加强,这就使得管理哲学这一思维方式在教育管理中得以发挥作用。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教育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要善于利用调控策略以及良性互动的管理风格,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人的教育与培养。本文就对管理哲学进行分析,并探讨在管理哲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王哲 《科学咨询》2009,(23):29-29,39
哲学与政治,或者说是哲人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超越的,是超越一切肯定性建制的,或者说是非道德、非宗教的,是“超越善与恶”的;而政治共同体的存在和稳定则离不开善恶标准即道德。因此,哲学与政治从根本上是相互冲突的。古典政治哲学的产生就是为了缓解哲学与政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王玉 《决策探索》2014,(4):30-3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写下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透露出马克思创建的哲学不仅仅只是要去解释世界,而最重要的是要用人的实践活动去改变世界。笔者认为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与传统哲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马克思的哲学是以实践为思考与理论基础,从根本上把哲学与实践全面地联系起来,切实地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面的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李培挺  张守连 《管理学报》2011,(10):1451-1456,1461
谢尔登是通过"冲破"当时已有广泛普及性但研究方式僵化的"科学管理","立"其"管理哲学"的。其管理哲学的要点是:重视从整体意义上把握管理;工业关系中的个人既是工人,更是一个具有公民权利的人;工业组织本身不应是一架精密的机器,它首先应是人群的复合体;管理是一种艺术,具有科学的属性,但它本身不是科学;研究工业组织不能蜕变为研究机械工程学。谢尔登管理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关于工业管理的社会哲学。这种管理哲学对中国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巍指出了<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逻辑瑕疵.这些逻辑瑕疵体现了中国管理学界深层次的痛苦,它本质上来源于对中国管理实践中传统与现实、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之间联系的割裂.不从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融合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将永远不会找到中国本土管理学登堂入室的门径;同样,不从传统与现实融合的角度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究竟有用没用"也将永远只会停留在"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陷阱中无法自拔.管理哲学通过对管理学主流研究范式的理性批判,会为中国本土管理学提供一个反思与探索的向导.不重视思辫的方法,一概排斤哲学对管理学的渗入,将极有可能使得若干"管理学在中国"的讨论变成原地转圈.  相似文献   

19.
黄建武 《经理人》2004,(3):21-21
某种意义上,变动性谈的是管理哲学。在管理科学的一侧,没有各国管理之分,各国应该应用相同的管理科学,譬如战略工具、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等,但因文化的差异,管理哲学有很大的差别。“从管理科学看,没有中国式管理从管理哲学来看,又有中国式管理。”因此,中国式管理的贡献主要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列宁)“三个代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辩证关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就物质文明建设而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就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