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和高校的资助政策旨在体现党和政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本文提出利用三步走策略和五个教育模式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确保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既包括了“助、勤、奖、贷、补”这些经济上的资助,同时还外延到贫困学生的学习上、心理上以及能力上的扶持。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通常在其他方面也与生活富足的学生存在差异。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扩大它的资助外延,是促进教育公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既是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是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资助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本文阐述了开展大学生资助育人的意义,对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高校资助工作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职工培训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家庭拮据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影响了实际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效果,并且它是一个必要条件教育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必须不断加强财政资助和教育的一体化,以便通过资助、资志、资智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5.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生享有平等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办法,是贫困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部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笔者在文章中以资助育人为导向,围绕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基本概念,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建设、增加助学岗位、落实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让贫困生真正享受到学校资助政策带来的福利,并为高校提供可借鉴的勤工助学育人模式,帮助高校构建精准资助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期,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脱贫攻坚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困境,从多个角度给出其路径优化的策略,以期能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推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高校资助工作既要求解决贫困学生暂时的经济困难,顺利走上求学之路,又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标。“助学超市”能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解决学生困难问题,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各高校重视。本文将从“助学超市”的定位、管理、运行等方面阐述如何发挥“助学超市”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基本理论、模式构成、政策实施效果等方面对高校学生资助进行了持续研究,取得一些成果。我们要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展望未来,为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现象逐渐突显,现行资助体系虽较为完善,但有些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基于提高资助工作效率、提高受资助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分析现行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地维护了教育公平,促进了社会和谐。但在资助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因此,积极探索如何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笔者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掌握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育人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方式基本合理,且政策覆盖面较广,并对学生的入学机会与完成学业的可能性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资助政策的育人效果仍有待提高,资助政策存在认定机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与分配方式有待优化、诚信意识与感恩意识缺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跟进不及时等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精准化视角下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新时代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可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构建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意义,以及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高校扩招,高校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贫困生数量也在相应地增加,这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构建了奖、助、勤、贷、减以及社会助学的一体化贫困生资助模式,这些措施对于缓解这些贫困生的生活压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贫困生在生活、精神、心理方面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单纯的物质资助已经难以帮助他们脱离各种困境。因此,如何针对贫困生构建资助与发展并重的发展性资助体系成为当前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高校和社会在资助经费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下,高校资助育人所承担的责任越发重大,将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高校资助育人实践工作相结合,以需求本体论意义上的感性活动为现实出发点,颠覆传统高校资助的形而上而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本体论,并在本体论框架下去引导和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历程,揭示出不同时期,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特点和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贫困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也将提高资助的有效性。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很多、类型各异,适当调整资助策略将帮助贫困生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