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这种非常富有弹性的养老模式,是转型期我国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但随着这种养老模式的逐步推行和发展,它的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出来,主要是社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差异化服务需求方面,由于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以及市场等外界支持有限,社区服务以及居家养老模式服务对象方面规划的缺失,老年人没有得到高效、快捷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4,(12):F0004-F0004
正"医养相结合"成养老服务新模式亮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主体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解读:以生活照料为主的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已不适应老年人的需求。老人希望在社区或解读人: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工作处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当前高校离退休人员最适宜的养老模式,该文从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的筹集、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联动机制的建立、智慧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培育等方面探讨提升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方法和措施,为高校老龄教职员工的健康快乐养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主要有居家式、机构式和社区居家式三种。从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社区居家式照护模式能够满足我国失能老人的养老和照护需求,是解决失能老人机体功能衰退带来的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社区居家照护模式下,我国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存在诸多问题。该文对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质量,从而整合社会资源,改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构筑和谐的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23):19-19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后各地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今年4月18日,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工作部署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天津  相似文献   

6.
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现象,资源整合和养老机构服务转型已是必然趋势,本文从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研究出发,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相对比,其在医疗硬件配套和及时救治服务的提供方面存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总量供给不足、服务层次待提高和护理人员缺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凤青 《经营管理者》2013,(26):190-190
在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的背景下,为了了解当前中国老年人群在养老和生活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市的典型老龄化社区*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无论是居家养老相还是社区养老的模式,目前都存在较大的漏洞。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配合。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建设并完善居家养老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养老服务供应不足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思路,推动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文件皆将“以社区养老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确立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建设社区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间我国老龄事业的重点工作。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陆地区依然面临着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首先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且尚未建立专门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政策。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长照政策的分析,提炼出可借鉴的政篾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守国 《领导文萃》2013,(15):105-107
问题268:B市是我国一个较发达的地级市。据B市老龄委统计,截止2012年末,全市城乡60岁以上人口达到26.4万,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8.6万,占老年人口的32.5%,B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全市上万名需要照护的失能老人,养老床位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其中能用于护理的床位严重短缺。由于缺乏护理设施和专业人员,以及经营者的赢利需求等原因,全市的社会养老机构仅有800多张用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仅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的8.4%。B市老龄人口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国务院在2011年出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B市开始探索实行社区养老和社区照顾服务,简单地说是对有照顾需求者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以及志愿者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方针,在家庭养老逐渐式微、社区养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机构养老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承载中国老龄化重担的养老模式。对于机构养老,我们应针对其问题优化发展,并进一步借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所拥有的优势,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掘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概念和结构入手,分析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现状,提出目前我国存在着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且志愿服务队伍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措施,包括做好制度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加强专职队伍建设、推动志愿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得益于社会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变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伴随而来的是老年群体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下降,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逐步提高,对照顾人员的依赖度和需求度提升。与此同时,依赖于家庭赡养的居家养老模式的子女生存压力增大,无法平衡工作、带娃与赡养老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护工的需求日益旺盛。但护工市场初具规模,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立足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对护工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居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工市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如何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养老之路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一把打开中国养老困局的金钥匙,然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从"公""共""私"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间照料是居家养老的核心部分,然而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行过程中部分社区存在日间照料室长期空置,老年人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本文以唐山市福乐园社区为例,运用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沿着现状——问题——原因——方案的思路,对该社区日间照料室空置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日间照料室空置问题开展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取得居民信任以及增加对日间照料知识的了解。同时,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家养老,为日间照料服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居民目前主要采用了传统家庭养老、自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机构养老的方式,这四种养老方式均存在这一定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从政策、管理、服务等方面解决问题,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由于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缺乏有效地管理与监督等问题。而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其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完善,借鉴其养老经验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连朋 《决策与信息》2013,(12):290-291
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城市养老问题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被接受和认可。本文以洛阳市为实证研究基地,结合洛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恶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居家养老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通过对居家养老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现有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云计算的信息整合与信息共享等优势,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居家养老模型,并分别从社区、医院、购物、定位、娱乐、交流和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满足老人的一体化需求,解决我国未富先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渐改善,中国人民的人均寿命渐渐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这势必会给老年人及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而养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日趋弱化和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优势的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并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一种趋势。本文对国内外居家养老及其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了居家养老的背景、概念、养老方式、具体措施及社工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