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农"问题始终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围绕"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这一课题,本刊组织一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始终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围绕"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这一课题,本刊组织一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始终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围绕"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这一课题,本刊组织一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持续外流导致了以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为代表的“新三农”问题的出现。部分对“新三农”问题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学者认为未来农村将消逝、农业将衰落和农民将消失,对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化为“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遇,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将提速,农业将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也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城镇化给我国“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重构农村居民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和农民养老主体是事关当前“新三农”问题治理成败的关键性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始终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围绕"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这一课题,本刊组织一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惠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密集出台的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政策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一些政策可能延缓务工经商者市民化进程,惠农政策农民受益有限。要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和加大惠农力度,应把保护农业劳动者的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三农政策的出发点,以离乡务工经商者的市民化为突破口力推“三农三化”,通过政府、非盈利组织、农民合理分权完善惠农政策机制,健全农民培训市场机制确保农民培训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用工企业,开始对农民工的学历、专业技能提出要求。因此,对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檀有峰 《金陵瞭望》2011,(25):97-98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各种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相继出台.补贴范围越来越广.补贴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就农业局而言.涉及农业部门的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绿色浦口”补贴等。这对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抓好政策的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笔者结合对浦口区的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农”问题一度成为“显学”之时,国家对“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惠农政策强强出台,这些政策也曾起到应有之义。本文对其惠农政策的成效进行了翔实的梳理。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再上新台阶,国家的惠农政策如何优化、持续、转型,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预备制度是我国为了提高新生劳动者素质,由政府资助,对新生劳动者进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制度。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提高农民工素质,搞好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进城务工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农"政策执行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三农”政策执行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执行“三农”政策不力;农民表现被动;所需物质基础不够牢固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基层政府有其内在局限性,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政策执行所需资源不足,政策执行机制存在弊端等。为此,必须选择克服这些障碍的合适路径:精简机构,提高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提高农民素质,提升“三农”政策执行的社会资本存量;增加农业投入,改革金融体制,拓展资金渠道;强化“三农”政策执行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领域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三农”问题以及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促动下,农产品流通及其效率问题才逐渐备受重视。因而,本文对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最终,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模型”,以便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总结了目前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途径,认为中国农民培训工作提高了亿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使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社会风气转好,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但是还缺少综合协调的新型农民培训规划与管理体制;缺少新型农民培训的合格“双师型”教师;新型农民培训的基础设施薄弱等。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需要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加强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推进新型农民培训体制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以人才振兴为保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动农业有活力、农村有引力、农民有动力的必然需要。因此,基于青岛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从个人特征、心理特征、政策特征、培训特征四个维度分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培训内容设置、政策扶持等多个因素对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准入难易度对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应从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培训模式等方面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意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突显。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重点是农民问题,关键在农民增收。一、现阶段农民收入的总体评价分析评价农民收入,要放在我国全体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局中来判断。农民收入高低与否,主要是与同一时期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得出的结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平被过于突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平衡,差距很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  相似文献   

16.
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问题。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不断融入世界大市场。随着国外农产品的逐步涌入,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冲击效应正在凸现  相似文献   

17.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素质是关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学历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何落实国家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关政策,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是个重大命题。我们选择了九江瑞昌市的成人教育做了深入的调查,以此作为案例为构建农村成人教育的教育管理体系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张宗 《金陵瞭望》2005,(3):19-21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一年,农民增收工作成效显赫:粮食增产了,负担减轻了,收入增加了12005年初,中央再次将关注的重点投向“三农”问题。1月30日,中央公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七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央送给全国9亿农民兄弟的一份节日大礼。那么,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哪些特点?对文件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又有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规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为凸显。它既构建了中国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塑造了他们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和获益后的受益者形象以及以“培训”为途经的新型职业农民形象。文章认为这些特征及其形象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与中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举措有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所给我们带来的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机遇──“知识”经济的出现,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已打破“身份等级”的限制,职业教育将成为我们实现民族腾飞,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通行证”。   对我们来说,搞好职工教育工作,重在提高职工的实际技能,它对提高职工的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效益等方面,日益显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结合实际分几个方面谈谈岗位技能培训的问题。   一、提高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