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廉生威     
大凡为官者都希望自己有一定的威望,那么威望从何而来呢?简言之,就是要公正廉洁,率先垂范。 刘向在《说苑·反质》一书中记载了齐桓公同管仲的一段对话。齐桓公说:“我们的国家很小,可供使用的财物也很少,而群臣们穿的衣服、乘的车马却奢侈过分,我想禁止这些,可以码?”管仲回答说:“我听  相似文献   

2.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相似文献   

3.
1.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分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相似文献   

4.
上行下效齐桓公爱穿紫色的衣服,结果上行下效,全国都穿起紫色衣服来了。这时用五件白色衣服的价钱还买不到一件紫色的衣服。齐桓公非常忧虑,便对国相管仲说:“我爱穿紫色衣服,全国老百姓也学着样子穿起来,紫色衣服这样贵,你看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他辅佐齐桓公称霸40余年,因而备受后人仰慕。诸葛孔明就曾以自己的才干“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然而,管仲所以能施展才能,实现抱负,从而名垂青史,却是由于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荐的结果。管仲与鲍叔牙是互为知己的朋友,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襄公遇刺身亡后,两位公子展开争夺王位之战,管仲与鲍叔牙各为其主出谋划策。结果,公子小白最终胜出,登上王位,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成者王侯败者寇。鲍叔牙因辅佐小白有功,为桓公赏识;而管仲却沦…  相似文献   

6.
在先秦诸子中,《管子》是一部论述经济言论最多,影响深远的巨著。它成书于何年?历代学者多有争论。诚如叶水心所说:“管于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但就书中所论的政治经济活动及其思想体系来说,同春秋早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有密切的关系。管仲,又称管敬仲,名夷吾,生年不可考,死于公元前六四五年。他少时贫困,经营过商业。公元前六八五年齐桓公即位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相齐四十年,使  相似文献   

7.
管仲(?——前685年)是春秋前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据史书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四十年,使一个混乱不堪的齐国,一跃而为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第一个霸主。他的思想卓越于前人,不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均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看到管仲治国有方,借其名而宣传本阶级的政治、经济主张,从而形成《管子》一书,于是,管仲的名声更大。  相似文献   

8.
<正> 《孟子·公孙丑上》里有这么一句话:“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句中的“以”字,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81年修订本第一册第298页注:“以,介词,凭着。”依此,则全句只能理解为:管仲凭着齐桓公称霸,晏子凭着齐景公显名。这样理解“以”字,显然不符孟子原意,因为它有违于历史事实。众所周知:春秋时,管仲相桓公,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周室,靖四方,九合诸  相似文献   

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文观止译注》及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的《言文对照古文观止》三书,均把司马迁《管晏列传》中“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的“九”字,解释为实数的“九”。《大学语文》注云:“指齐桓公九次以盟主身份邀集各国诸侯开同盟大会”;《古文观止译注》译为:“九次会集诸侯”;《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先释为:“九合,谓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后译为:“九次约合诸侯”。上述解释和译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风马牛”者,“风马牛不相及”之谓也。此话原出于《左传》,其文如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这段记载,主要写的是: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联合了鲁、宋、卫、陈等国,先击溃蔡国后又去讨伐楚国。但楚国并不示弱,楚成王便派了使者责问齐桓公为什么要侵犯楚国。楚使者所说话的意思是: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这简直就跟马与牛受风吹一样地跑散走失了,根本到不了一块儿。想不到你们却来侵犯我们的领地,什么原因呢?当然,管仲少不了代表齐桓公也讲了一通齐国统率诸侯联军讨伐楚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子贡问哪些人可以称得上历史名臣时,孔子十分肯定的回答说:"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其实,在孔子所处那个年代以前,还有春秋时期的齐国国相管仲,他辅佐了齐桓公"九合诸侯,  相似文献   

12.
训“缩酒”     
《左传》鲁僖公四年春,齐桓公与管仲以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为借口之一,纠集鲁、宋、陈、卫、郑等诸侯国军向楚国大举进攻.对是句中之“缩酒”一词,历代诸家训之为“浚酒”、“泲酒”、“渗酒”、“滤酒”。  相似文献   

13.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字敬仲,齐国人,是春秋时期法家的先驱者。他早年贫困,曾作过小商人,也当过小官。他在辅佐齐国公子纠,同齐桓公争夺王位时,曾用箭射中过桓公的带钩。但桓公听了管仲好友鲍叔牙的推荐,仍然重用管仲。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富强起来。管仲主张“以法治国”,提出“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刑罚严厉,老百姓就不干坏事;赏赐公平,老百姓就不怕困难),要求法令必须贯彻执行。管仲很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军事力量。他认为种植五谷、桑麻和饲养六畜,就可以民富食足。同时,管仲改革了赋税制度,按照土地好坏定赋税轻重。这种办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管  相似文献   

14.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分国记事的国划体历史著作,它有重点地记述了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五百余年内有关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重要史实。《国语·齐语》主要记述管仲相齐桓公的政绩。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mx年在位。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公元前cd前)字夷吾,颖上(今安徽额上)人,少时家贫,曾以经商为生。从公元前685年开始,他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使齐国的国力大振,成为春秋时期第——个称霸中原的大国…  相似文献   

15.
“恶金”辨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建议齐桓公实行以甲兵赎罪以补齐国甲兵不足时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组夷斤(属斤),试诸壤土”。今人多将“恶金”释为铁,认为春秋早期齐国已较普遍地用铁来制造农具了。因此,“恶金”确系何种金属,这是关系我国古代冶金史、特别是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史料,有必要予以辨明。  相似文献   

16.
现存《管子·轻重》十六篇是一组经济论文。多数的学者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期。轻重诸篇很可能是稷下先生的集体创作,它以齐国为背景,着重记述齐桓公同管仲讨论国家的决策,中心议题是谈如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为封建政权服务。我国古籍专论经济的文章不多,而讨论商品货币关系的更少。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经济思想,轻重诸篇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可是,长期以来它却受到一些抱有儒家偏见者的非议,视为“鄙俗”“琐屑”,甚至竟说:“《管子》之尤谬妄者无甚于轻重诸篇”。黄钟委弃,瓦釜雷  相似文献   

17.
孔子称管仲“如其仁”,按孟子、荀子与朱熹的解释,并非真“仁”,而属“以力假仁者霸”。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理解。所以,孔子才批评管仲“不知礼”。孔子对管仲的批评集中于“仁”(博爱)与“礼”(制度)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意味着“礼”是“仁”的必要条件;“人而不仁如礼何”意味着“仁”也是“礼”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管仲“不知礼”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仁”;反之亦然,从管仲“如其仁”(即非真仁)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礼”。孔子并不是说管仲不进行制度建设,而是说他不懂得制度伦理学的原理,因而其所建构的并非孔子所主张的儒家“周制”的制度,而是法家“秦制”的制度。儒法关系的历史大致可以这样勾勒:孔孟时代的儒法对立;帝制时代的儒法合流;未来可欲的儒法再度分途。  相似文献   

18.
据《史记·齐世家》记载,齐桓公曾“西伐大夏”。关于“大夏”所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云:“太原……又谓之大夏也。齐桓公曰西伐大夏,涉流沙。《左传》帝迁高辛氏子实沈于大夏主参……皆此地矣。”顾氏又说:“盖太原、大夏、夏墟……其实一也。”清初胡渭《禹贡锥指》:“太原……又谓之大夏,《左传》迁实沈于大夏,《史记》齐桓公西伐大夏,禹凿龙门通大夏是也。”依顾氏、胡氏之言,齐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管仲以其卓越的胆识,辅佐齐桓公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正是由于这种全方位的改革,使齐国的内政和外交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曾刊拙文《〈史记·项羽木纪〉中的两个“当”字》,现再补两证: 一《管子·小问》记齐桓公与管仲密谋伐莒,而为齐之役人东郭邮察知一事,亦见于《吕氏春秋》、《说苑》等书。役人或作东郭牙、东郭垂等等,但事迹相同,记述文字相似。役人是从两人谋划时的神色、口的形状、手指向莒国的态势,并结合“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的实际而判断出来的。役人回答两人诘问时,关于手势的陈述,各书所记如次: “兴手而指,势当莒也。”(《小问》) “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