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是长篇小说的丰收年,一批重量级的大作家相继出版最新长篇力作,许多青年作家也推出了长篇新作。长篇小说的数量与质量昭示了一个时代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2013年长篇小说的繁荣重新燃烧起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文学未来的隐忧,很多作家仍然没有找到想象当下中国经验的方法,表面繁华的背后隐藏的是深刻的叙事焦虑与危机。  相似文献   

2.
王定勇 《船山学刊》2006,(4):133-135
唐代翰林学士这一群体构成了一支特殊的文学群落,在唐代文坛发挥着重要作用。翰林三俊——李绅、元稹、李德裕同为翰林学士,这使他们的入仕怀有昂扬进取的心态,也给他们的创作注入积极用世的精神。三俊彼此呼应唱和,形成一股合力,带动了文坛风气,同时也激励了文学新人。  相似文献   

3.
孙犁通过《文艺周刊》这一平台,以编辑的身份,通过文学批评的方式,在对文学新人的认同、赞赏和批评中,参与到了文学新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学新人还没有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之前,孙犁的认同便带有了伯乐识马的特质,显示出了孙犁独具慧眼的审美判断力。孙犁通过编辑这种独特的方式,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建构,他对新时期一批文学新人的培养、认同和提携,构成了文学生产的良性循环,显示出了文学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但是今天,我们所希望于文艺的,不是一般地塑造人、培养人,而是通过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和采用丰富多采的艺术途径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出:“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  相似文献   

5.
雷鸣 《中州学刊》2023,(4):151-157
论及“农村新人”,学界通常认为其致力于承担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任务,具有宏大叙事、崇高美学、理想主义的特征。但20世纪80年代的乡土小说在塑造改革时代的“农村新人”时,却显得丰富与复杂。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对“农村新人”形象的塑造,聚焦农民个人的卫生问题。小说叙述“新人”将刷牙作为挑战乡村传统的方法;书写因其讲卫生而身体散发香味,借此指认“新人”认同改革的立场取向;描绘其所穿服饰的洁净状态,表征一种新的文化觉醒。卫生问题在成为塑造“新人”形象、传达改革诉求表意装置的同时,还存留了诸多当时的乡村生活信息,并由此建构“农村新人”塑造的一种生活化与人性化的新模式,昭示出新时期文学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孔厥、贺敬之和黄钢等延安鲁艺时期生活和创作的分析 ,评述了他们的文学道路和成长过程 ,以较为丰富生动的史料显示出周扬、何其芳、严文井、陈荒煤等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延安鲁艺作为文学艺术家摇篮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茅盾堪称双璧。他们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同时又都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他们既以自己的创作为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为中国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又用他们的文艺批评理论和实践指导创作,培育新人,为中国新文学园地百花争妍的局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拟从这两位伟大作家兼文艺批评家的文艺批评理论和实践中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曾给不少青年作者的作品写序,为文学新人们的新作问世并扩大影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此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不良倾向,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意见。这些评论不仅对帮助作家本人树立正确的文艺观点,明确后来的创作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拨正航向的作用,而且所持的文艺评论原则及其批评方法,至今仍不失现实指导意义。不应故意做成宣传文字的样子早在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以后,鲁迅就曾对当时出现的一部分反对侵略、反对压迫的“极锋利肃杀”的诗篇表示过不满,认为这里的标语口号化倾向值得注意,否则  相似文献   

9.
价值哲学园地的一株新葩──《价值学概论》简评赵馥洁,张亲霞最近陕西师范大学门忠民副教授在多年教学、研究基础上推出了他的新作《价值学概论》(1993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概论》),这是价值哲学园地的一株新葩。纵览全书,有以下几个鲜明...  相似文献   

10.
元曲乃中国古代文园艺苑中的一株奇葩,至今魅力犹存,以致被公认为“一代之文学”。然亦有未识见者,今试择其一二略作阐述,庶几愚者一得也。 一治元曲者极少不注意王国维的一段名言。这位誉满中外的本世纪初学坛巨率,在其所著《宋元戏曲史》序言中如此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骄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氏这里将元曲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并列,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之代表文学,可见推崇之高。然而,就立论时代而言,王国维并非最早将元曲与唐诗…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以社会群体为题材的创作当首推“知青”小说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这不仅因为知青生活为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又富于文学价值的生活素材,更因为知青群体里脱颖而出一大批有实力的作家,他们的知青生涯将使知青小说成为其创作道路上最有份量的作品。相比之下,我国的工农兵大学生也有百万之众,而这一段在当时无限辉煌,后来又无比尴尬的人生经历却很少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见到踪迹,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近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王曦昌的新作《紫色学历》,这是新时期文学史…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理论,向来被视为并行的双轨,但用来指称文学的概念总不免僵化之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迁移,概念的指称总需要充入新鲜的血液.文学在语言、文学性和通俗文学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需待探讨的问题,当下的文学研究与文学观念也有重新探讨的必要.这里的一组笔谈希望能够引起有兴趣的研究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人物形象的动机与行为熊元义在当前文学中,有一批来自生活底层的边缘作家,如毕淑敏、刘醒龙、何申、张欣、黄康俊等,正以崭新的风貌问鼎文坛。在他们的作品中,一种新的审美倾向已经显现。我把它概括为历史现实主义。在这里,我既不谈历史现实主义客观地揭示现存冲突...  相似文献   

14.
根同株异竞映辉———司马攻与黄孟文微型小说比较赵朕司马攻(泰国)和黄孟文(新加坡)都是东南亚享有盛誉的华文作家。他们虽然属于不同的国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文学使他们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微型小说的创作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也都为本国的华文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15.
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没有影响全国,与陕西文学创作叫响全国不甚相称.陕西批评家不能像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批评群体,及时关切文学新人新作,并为70后等年轻批评家提供发展平台,他们在省域内自我满足.孙新峰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认为,陕西文学批评的春天已经来临.这或说明陕西文学批评出了问题,其主要症结是批评本体观念迷失、批评家身份认同迷茫、批评与对象间关系错位.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要焕发活力与生机,其批评理念必须进行更新,即:重置批评活动的本体观念,将批评视为文学文化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承认批评作为批评对象"他者"地位的存在;重建批评家的身份认同,批评家要认同和建立永不妥协、疏离而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身份;重构批评与对象间的关系,批评要通过不断自我警醒,与批评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与精神距离,进而建构起对位于对象的精神文化上的"反抗"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学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它不仅在繁荣新文学创作、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促进文体变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引导、支配、规范、制约着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家》2012,(9):149
《社会科学家》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共桂林市委主管、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类杂志。二十多年来,《社会科学家》始终保持弘扬人文理性,提倡学术创新,打破时空地域,扶植新人新作的传统,发  相似文献   

18.
丹东、本溪、辽阳三市的文学学会,于六月中旬在丹东联合举行文艺理论讨论会。会上讨论了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问题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问题。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问题,不但应是文艺创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而且也应是文艺理论界充分重视的问题。会上对怎样理解这一口号的提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等有所争论。  相似文献   

19.
现时的文学读者已经很有辨识力了。当纷繁的文学新作使他们目不暇接的时候,某些文学批评却很难引起他们的兴味。读者的这种不满,可能以偏概全,从有限的接触到的文学批评中推绎出宽泛的结语。然而,我们仍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和文学创作相比,文学批评的确是较为薄弱的一环。 批评难道竟然只许自已批评别人,却容不得别人的批评吗? 某些文学批评所以使人反感,在于它的自以为是、主观专断。那些故作惊人之笔的批评无论是褒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社会科学家》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共桂林市委主管、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类杂志。二十多年来,《社会科学家》始终保持弘扬人文理性,提倡学术创新,打破时空地域,扶植新人新作的传统,发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