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之役是明朝君臣在前期情报工作不力、军事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且仓促展开的一场国际战争,福建巡抚赵参鲁因早期情报工作处置失当,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朝鲜之役爆发以后,明朝君臣出于稳定东北亚封贡防卫格局的战略考虑,暂时搁置了对战前朝日关系的查勘,入朝抗倭.在长达七年的和战过程中,明军的情报来源显然是多元化的:对于福建巡抚许孚远在任期间所派遣赴日的两批情报人员的间谋活动、反间活动,应该结合情报科学的原理加以具体的辩证分析,不宜过度拔高;在朝明军从多种渠道获取情报的努力总体上值得肯定,功不可没,但亦留下了若干沉痛的历史记忆,平壤之役、尉山之役明军先胜后败皆与明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无法完全贯彻情报互证的原则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朝鲜之役结束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日本以及朝鲜、琉球都曾成为明军海外情报侦控的重要对象.明朝情报工作的这种持续性、广泛性与着力点,既肇源于明朝君臣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是明朝军力、财力长期积弱不振、其封贡防卫体系墓于地缘军事关系的变动趋于圈层性收缩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2.
"京徭"一词是清人对于明代地方运解两京财物徭役的一种集称.作为明代的钱粮解运之役,该役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官方运力的不足.然而,作为明代的长解重役,京徭除高额的解运成本外,其负担更多地体现在运解各环节的种种陋规使费,而由此形成的京徭役困成为影响明代基层社会稳定的长期问题.从长时段来看,明代京徭因国家应役环境的变迁呈现两种演变趋势:一是承役户等由富民向中下民户下移;二是承役形式由役户独充发展成以朋充、贴役等为代表的一役多户.与此同时,京徭负担过重和沿途使费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家钱粮调度的官运改革和徭役的货币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郑洁西 《唐都学刊》2009,25(2):80-83
万历朝鲜之役(1592-1598)前后,大量明人移居日本。这些住在日本的明人,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他们为时代所推移,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战争之中。文中以万历朝鲜之役为背景,考察在日明人这一特殊团体在战争前后的活动状况,以窥见当时中日两国错综复杂的人员往来与迥然不同的归属意识。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的环境灾难对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如果说.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是朴素直观的神性"敬畏".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是机械论视野下的遮蔽和断裂,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应当积极寻求自然之"返魅",这是人类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重建,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也是后现代视野下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5.
<将EXPLOITATION译成"剥削"质疑>一文认为把EXPLOITATION一词译成"剥削"是扭曲了词义,应该译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这是不对的.其实,在英语中EXPLOITA-TION有"剥削"之义,可以译成"剥削".汉语中的"剥削"概念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但与EXPLOITATION的翻译无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内部矛盾始自两种不同的经济建设路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着发达与落后、大国与小国、经互会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苏联、东欧等发达国家主张"社会主义统一经济——国际分工"路线,而亚洲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则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如中国和朝鲜坚持"根据兄弟国家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本国经济"的立场,在理论上与苏联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了相对稳定迅速的发展,其中包括战前是属于殖民地附属国而到战后又被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控制和扶植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南朝鲜经济的发展就是突出的一例.南朝鲜被一些人称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界人士的瞩目.回顾战后南朝鲜经济从混乱、恢复到发展,以及从高速发展到危机、调整,又从调整到稳定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有过三次重大"转轨".一、从以美援为主要支柱的统制经济到  相似文献   

8.
一、近代日本东亚战略之阶段论 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就其战略 重点和政策目标而言,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 阶段: 其一是“失之欧美取偿于东亚”的历史 阶段。其时间断限大体为1868年至1879 年。在这个期间内,日本国家确立了具有军 事、封建特征的近代天皇制的政治统治,并 通过出兵台湾、向中国索取战争赔偿,以及 强行占有琉球王国,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条 约等,完成了所谓“布国威于海外”的战略和 政策。  相似文献   

9.
据南朝鲜文艺杂志报道,1977年南朝鲜正式发表的小说有四百多部,改变了过去热衷于出版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状况.去年一年中,一部分反动作家以所谓"6.25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大肆煊染战争的恐怖和残忍,并发出恶毒的反共叫嚣;另一些作家则以所谓"经济奇迹"为素材,大写朴正熙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去年10月,朴正熙的文公部召开了所谓"国家发展和文化艺术"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飞跃,就要聚合磅礴的力量.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特别善于"聚"合"的政党.中华民族要持续伟大飞跃,就要增添特殊的"核动力".这种能够持续发展、 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核动力",来自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中国共产党由此探索出了一条与世界各国共商、 共建、 共享,遵循平等、 追求互利的新路——"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1.
据南朝鲜《朝鲜月刊》杂志1985年第5期报道,南朝鲜最近出现了学汉语的热潮.在今年大学招考中,报考中国语文学的比例异乎寻常地高.各企业也热衷于开办汉语研修班.座落在汉城市内的外语学院主办的汉语讲座也宣告"客满".有人预言,南朝鲜在今后一个阶段将出现中国热.南朝鲜湖岩出版社的李培宁分析达一现象说,直到一百多年以前,朝鲜出版的全部书籍都由  相似文献   

12.
由设在东京的联合国大学主持的"亚洲展望规划"东亚地区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日本的海滨小城大矶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东道国日本外,还有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的学者,以及联合国大学副校长武者小路和负责规划的官员内田孟男等二十余人.讨论会的主题为"国家和文化变革".参加讨论会的中国组由五人组成.他们是中央民族学院林耀华教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沈冰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尧光、孙越生、魏章玲.会上宣读和讨论了9篇论文.中国组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丽及其后的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属国,定期派遣使节出使元、明、清王朝,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燕行录"文献.这些文献资料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所以日前得到很多国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得以大量开发、利用、出版与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专门学问"燕行学".又由于特殊的区位关系,朝鲜"燕行录"文献又大量地记录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所见所闻,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这些文献不仅记载了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同时也记录了矿产、森林、山川、地形、河流、水源、建筑等自然状况.同时,这些文献还可以给我们反观中国提供新视角,通过"他者"来认识"自我",形成了"会通"研究.总之,通过对"燕行录"文献的"多视角"、"长时段"、"全程性"的收集、整理、利用,有利于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也有着极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据朝鲜《劳动新闻》1981年8月9日报道,不久前,朝鲜考古学者在平壤附近的湖南里发现了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南京遗址".南京遗址位于大同江畔的冲积平原,分布范围约为五万平方公尺.考古学者从这里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房屋以及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和古朝鲜后期的石墓,还有四千多件出土文物.朝鲜考古学者认为,具有代表性的第31号房屋是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朝鲜新石器时代的房屋  相似文献   

15.
"道"是老子哲学确定的宇宙之本体,又是其理论核心.它是一种可以称为"无"的客观实在之物,但不是妄自虚构;道生万物与万物回归于道是顺任自然而不妄为的过程,不应将此过程理解为循环论或相对主义;对道的认识与把握.即"为道",并不排斥"为学".道的观念的确立奠定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价值与实践之间既具有"外在重叠"也具有"内在重叠".二者都是属于"属人世界"或"人化世界"的范畴,价值关系在逻辑上隶属于实践关系,二者这种所属领域上的"重叠"可称之为"外在重叠".二者的"内在重叠"则意指二者都包含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因素.但无论"外在重叠"还是"内在重叠"都不能淹没"价值"与"实践"之间的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价值"与"实践"之间的这种"重叠"与"分野"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冯之余 《社科纵横》2008,23(2):139-141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厉行二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终于被打破.这次开海史称"隆庆开放".隆庆开放是明政府接受嘉靖年问"倭患"教训的直接结果.它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促进了民间私人贸易的繁盛,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它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对外贸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民生大过天,人民福祉大过天".在加快兴起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热潮的同时,防城港市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各兄弟市经验,坚持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奋力推进.  相似文献   

19.
胡建 《浙江学刊》2005,(3):39-44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政"运动的精英人物,又是近代道德转型的先驱者.因为传统中国所实行的是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的机制,因而人们对政治的态度实际上也即其道德人格诉求.谭嗣同进行"政体创新"与"道德创新"的理论武器是其"心力说"."心力说"对中国近代道德转型所起的奠基作用有:在道德本质问题上,用世俗的"人欲之善"取代了传统的"天理之善";在道德实践理性上,用近代性"平等自主"之美德扬弃了古典式"等级依附"之美德;在"集体关怀"的德性层面,用"平民主义"否定了"权威主义".  相似文献   

20.
周喜峰 《求是学刊》2006,33(3):133-138
科尔沁蒙古是明朝末年游牧于东北西北部地区的蒙古族部落。在满族形成过程中,科尔沁蒙古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上,科尔沁蒙古归附后金政权,改变了其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为后金统一女真各部和漠南蒙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科尔沁蒙古的归附,既壮大了后金政权的政治势力,又扩大了后金政权的政治影响,使之发展成为当时与明王朝抗衡的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在经济上,科尔沁蒙古是后金政权战马及牲畜、粮食的供应地,对后金政权的发展强大给予了重要的经济支持。科尔沁蒙古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促进了女真族的统一和满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