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社会及文化现象之一,因而近代小说对此多有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近代小说的鸦片叙事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由滥觞到发展、勃兴最终走向式微的弧形轨迹.近代小说的鸦片叙事存在着三个显著特征,展现了不同时期作家对鸦片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书写鸦片时的心理嬗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鸦片叙事在近代社会乃至毒品走私与消费依旧猖獗的当下中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远清 《学术界》2012,(9):132-139
在五十年代兴起以反共为目标的“战斗文学”,是“外省作家”的文学,是来自仇恨和反映动乱时代的文学,是认同一个中国的文学.像《未央歌》一类只有少量“复国”词句的作品,不能视为“战斗文学”.“战斗文学”之所以走向衰亡而非王德威所说未曾“逝去”,是因为1991年当局正式宣布“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作废,使“战斗文学”存在失去了根基.此外,“战斗文学”的倡导者心理不健全;创作源泉枯竭;存在着严重的公式化倾向;生产“战斗文学”的体制尤其是监管手段存在着许多缺陷;台湾社会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年代,读者早已厌倦这些打打杀杀及血泪控诉的作品,故作为一种因意识形态而兴、因意识形态而颓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战斗文艺”到了九十年代只好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祖国大陆关于台湾文学的传播、接受和学术研究正经受日益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深刻影响的局面,从观念模式和思维方法层面展开分析与反思,并论证指出,只有更切实、深入地考察和关注社会中下层心理的变迁及其文学反映,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消弭两岸社会心理及其文学文化形态上长期相互"他者"化所致的错位和裂痕.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文学中久已有记录城市变迁的文字.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城市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诗歌所体现的内容也愈加的丰富多彩,包括城市地域、水文风貌、民俗风情.风光秀丽的桂林在当时便是作为“贬谪地”的城市意象出现在唐诗中,承载着诗人的离愁和愤懑,构建了一个与众各别的精神空间与美学空间.同时,它又是诗人心理空间的投射,承载着诗人的城市观念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生态与心态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社群(社团和流派),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整合的文化生态,而并非是单一的纯文学或社会政治的组织行为.同时,文学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作家聚散更有来自心理的因素和其精神的联系,并且这一聚散心理和精神联系直接影响着文学社群生态的平衡.现代中国文学社群作家聚散分合的心态与地域、教育、政治、经济四大现代文化生态形成了整体性互动关系.这是一种社团流派"文化场域"的透视,从而立体地考察作家人与事活动的聚散成因以及作家创作心理的背后表现出的群体文学倾向和文学风格等深层的主客体复杂因素,清理现代文学社群的"生态"与其作家的"心态"关系网络的线索.探寻其内在的生命纽带.  相似文献   

6.
唐代晚期的诗歌创作日趋衰落、消歇了,随之而起的是方兴未艾的小品创作。兴旺发达的唐诗盛世的光彩终被异军突起的小品文掩盖。其题材之广阔、反映社会矛盾之深刻、创作技巧之纯熟、审美意欲之强烈,足可以与前代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相媲美。就其晚唐小品丰富的思想内涵而言,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晚唐小品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封建制度、封建帝王。这是晚唐小品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也是晚唐小品作家超出前后古人的主要特征所在。其次。对准贪官污吏猛烈抨击,深刻揭示“官”的本质。晚唐小品既反皇帝又反  相似文献   

7.
文学生活:当代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文学经典,当下社会的文学生活成为决定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关注文学生活,也是警惕文学研究的非人文倾向的重要课题。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阅读,其深度和广度深刻反映出时代思想的深度、文化传承的广度,也包含着时代的处境、走向等诸多问题。近百年来,当下是读书最好的时期,也是读书最难的时期,正是时代危机的征兆、缩影,也提示着时代的出路。社会的文学生活是多方面的,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增添了很多新因素,包含较为复杂的矛盾。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使得城市的文学阅读数量远超过农村,而他们阅读取向与白领阶层等之间差异的缩小,反映出当下中国的文学阅读已脱离"乡村中国"的传统,开始了其"城市化"进程。关注社会的文学生活,并非要以某种一统性组织文学生活,而要守护阅读的独立性、多样性,在保护和拓展中让文学阅读真正成为个人自由的空间。当下的文学认知度反映出文学生活处于媒介场和商业消费的巨大影响之中,更需要我们以"手工作坊"式的努力去培育良好的阅读风气。  相似文献   

8.
白士萍 《理论界》2004,(4):195-195
社会心理作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意识反映形式,在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交织作用过程中,对社会发展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社会心理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在无形当中,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在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着、认可着,就像一把“双刃剑”,积极的社会心理可以化作向上的力量,而消极的社会心理也可能成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因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等,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着重大的调整,这就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的相应变化,既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方面,也有消极、畸形的不健康  相似文献   

9.
从上古至秦统一以前这一阶段的文学,习惯上称为“先秦文学”。这个时期的文学,处于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初时期。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我国的先秦文学,产生在我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秦以前的封建社会初期阶段,它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上述几个社会时期的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作为发轫时期的文学,它自有独特的风貌和显著的特征,并以其辉煌的成就光耀后代。马克思称赞“希腊的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产生在原始社…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是一个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突变的非常时期.经由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文化、心理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五四"时期思想文化意识的突变集中表现在对已往一切封建思想、文化意识的否定、反叛和对人——自我的发现、张扬.这是"五四"时期整个思想文化意识领域内始终回荡的核心主题."五四"的这种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尽管同"五四"时期的文学主题之间并不呈现为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但"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在这种"精神的气候"影响下,"五四"时期的文学不论是问题小说、教育小说,还是婚恋小说、叛逆小说,其内容的深层,都包隐着这种"毁灭精神"和"自我张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困厄文人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别有特色的乱世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枝奇葩,此期文学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但是从心理维度考察分析作家作品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与社会时代背景的关系至今研究不多.文章以魏晋南北朝时困厄文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心理期待的视野下,通过困厄文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及其自我实现方式的心灵慰藉的分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执着型、超越型和沉潜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及作家生活经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文学中性描写的阅读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性描写,对这个另类话题历来有争议.其敏感点正是它的矛盾之处:性描写作品传承至今的历史也是不断受禁止的历史.其实在上古时期"性"很自然,就是生命的一种形态.随着社会发展,"性"逐渐被贴上了许多标签.陷入尴尬.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表现人的同时离不开性描写,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从阅读心理层面分析,进化心理表明,性爱适应器积淀于阅读的感知觉基础;精神分析的性爱本能的替代性满足形成阅读的情感共鸣;人本心理的高峰体验提升了阅读的理解力,把握了对性描写的认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时期兴起的“问题小说”中,王统照的作品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家。认真探讨他的这方面创作,对于全面认识这样一种文学现象以及作家的思想,是大有益处的。一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立志改革社会的抱负驱使下,年轻的王统照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个方面,他开始更多地思索着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种种问题。妇女问题,便是他致力新文学后最先反映的一个方面。一九一八年八月他的第一篇白话  相似文献   

14.
新莽王朝是两汉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与其他汉镜铭文相较,这一时期的镜铭有其独特之处。镜铭比较清晰地反映了王莽施行政治的历史事实,这对我们认识镜铭在当时的文学功能、宣传功能有启示性,镜铭不仅是普通人的意识及心理愿望的反映,有时也被用作统治者及其儒生团体传播时政的工具,令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窥见当时社会状态的真实风貌。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学与时代,正如舟楫与江海,总是紧密相关,文学是时代的文学,文学思想也是时代的文学思想.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想,就其思想倾向来说,具有二种相互对立的文学思想存在.在封建社会,文学思想的双向性,一种是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反映着进步的社会思潮的要求,导引着文学向前发展的文学思想,一种是与此相对立的,体现封建政权的需要,反映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的文学思想,这种文学思想对文学发展起着一种消极的阻碍作用.本文讨论的是后一种思想倾向的文学思想,即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具有封建性、半封建性或殖民性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与乡的过渡,联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两极,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农业文明,又渗透着商业社会的现代因子,有着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色,因此小城镇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以小城镇为文化背景的小说创作在反映社会人生和历史状貌方面就有了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功能。小城镇题材的小说创作生动地展示了近现代乡土中国在异质文明冲击下的特殊状态,形象地演绎了宗法社会的初步蜕变史。同时,小城镇文学斑斓的城镇风情和丰富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常"与"变"的历史镜像。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根本性质,是文学的一系列属于不同层次的固有属性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构成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差异,决定了文学的许多非根本性质及与其他社会现象的非根本差异。在这一系列固有属性中,有的是文学和其他社会现象共有的,可不严格地称之为一般本质,有的是文学所特有的,可称之为特殊本质。本文只择其大要者论之。 1.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它无疑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论证,已驳斥了并正在驳斥着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8.
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是低下的生产力和原始人对自然界认识严重不足的共同结果。黑龙江三小民族的英雄神话历史悠久,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风采。是黑龙江三小民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痕迹,是三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之一。作为三小民族英雄神话中的最主要角色———英雄,都带有着浓厚的渔猎风采。可以肯定地说,在各种神话类型中,英雄神话是最具社会属性的一种。关于黑龙江三小民族的英雄神话,不仅与整个神话体系中的英雄神话保持着相同之处,更加具有自己的文学风格,反映出三小民族人民独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先后出现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等创作潮流,它们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社会潮流影响着文学创作潮流的形成。文学创作潮流是社会潮流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上出现什么潮流,文学都会及时反映。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的社会潮流是:人们从大灾难、大忧患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痛定思痛,揭批林彪、”‘四人帮”,控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文化大革命”。这一社会潮流就直接促使了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王亚平的《神圣的…  相似文献   

20.
《周易》反映了奴隶社会的自然现象,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社会结构。虽然述写极为简单,但也还织成一幅广阔的社会画面。因此我们设想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必定反映了这些社会内容,尽管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仅散见于后人的著作中,甚至还可能被后人润色乃至改造。但毕竟是勾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