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的制度作为规范共产党及其成员行为的原则和规程,是共产党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要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前提下,从四个方面阐述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并指出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重要主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坚贞不渝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也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握住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从实际出发,借鉴吸 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二)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法治是根本保障;(四)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制度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规范化、规则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从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和演进逻辑出发,梳理制度现代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作用。研究表明,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来,我国制度建设经历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造、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从基层自发到社会自觉、从粗略单一到全面系统的四大转变;新时代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构建起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当代中国更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确立国家治理结构、提供治理实践支撑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为了更好优化制度效能,还应重视制度体系的恰适性、提高制度实践的可行性、保证制度调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时代的历史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实质。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应立足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与时俱进,致力于党的政治现代化。执政党的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路线、方针、政策的现代化,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现代化需要有干部队伍和思想理论的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支持。以民主化为导向改革党的执政体制是执政党政治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党的执政体制改革须以党在组织制度方面的民主建设为前提。以上构成本文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政治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迎接新世纪的勇敢探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深圳特区的实践吕锐锋,杨建和建立经济特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探索道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为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一概念,应从内涵、前提、保证、理论四个层面全面理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从思想内涵来看,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党的领导是根本,建构制度是保障,形成体系是基础,发展创新是关键。从根本前提来讲,党的领导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政治保障。从政治保证来说,党的领导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从理论发展来谈,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国家建设学说。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只有系统理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庆社会科学》2012,(1):159-159
邹农俭、陶小军撰文指出,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样的事业特别需要在相对稳定中得以逐步实现。而稳定发展的前提是有一套基本的、成熟的、定型的制度。社会建设作为支撑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内容,现在非常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予以落实。唯有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才能将社会建设范畴内的一系列内容充实起来,才能通过持续的努力将社会建设的完整体系构建起来。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党的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然而,在理解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过度地解释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忽视国家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将制度建设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突出位置,进而将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领导工作实践中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其超凡的求实精神、丰富的领导经验、精深的领导艺术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集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实践相结合,并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精辟地论述了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邓小平干部人事管理思想。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邓小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对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 ,是在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论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阐明了党的制度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揭示了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 ,强调了党的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邓小平党的制度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 ,解决了无产阶级在执政条件下 ,如何搞好党的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 ,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他从制度的属性、内涵、价值目标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从基本制度、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三个层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架构,通过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当今中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开放,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邓小平同志就一贯主张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为建立这个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艰巨任务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邓小平同志全面地、系统地、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论述,就是其中的…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98-204
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坚持问题导向、民主取向和制度为本,对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民主与法制相统一,并与市场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他对我国传统社会主义所存在的体制性弊端及其封建主义根源有深刻的剖析,主张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深化综合性的改革。他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成为我国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的理论制高点。这些思想构成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制度形成和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归根结底而言,文化的形成和积淀、制度的形成和变迁皆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就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而言,文化是制度产生的直接来源。文化濡化和文化涵化是文化作用于制度变迁的具体机制。文化在不同的制度变迁模式和制度变迁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作用。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构建现代制度的过程中遭遇了文化与制度的矛盾问题。秉承综合创新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其对中国未来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思想导引、文化认同和制度评价功能,促进中国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和现代化发展,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信访制度的改革应当纳入到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去逐步解决,而不是为了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达到一时的"和谐"目标在制度的非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应让信访制度回归其原初的政治属性,确立其利益表达与民主监督功能,通过先确立起人大信访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整个基层政府管理体制现代化的路径改革信访制度,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橱窗.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重要目标”相提并论,是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  相似文献   

1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科学性、优越性,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根本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有方向、有原则、有目标地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培养人们的制度认同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制度、敬畏制度、执行制度、创新制度的意识,为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提供文化心理支撑和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之一,并对其内涵作出明晰地概括,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学界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建立和发展、特征、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研究、国外社会制度建设研究、多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方面加强和深入.  相似文献   

20.
郝春东  肖雪 《南方论刊》2007,(Z1):21-22
院校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师德弘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