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颇多,但专门探讨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的文章较少。本文在学习和研究儿童角色发展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浅谈隐性课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隐性课程的定义、特点、功能等方面探讨了隐性课程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界定及对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儿童性别概念认知调查问卷与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儿童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发展状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教育策略。结果发现,四~六岁儿童性别同一性认知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六岁儿童性别稳定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四岁、五岁儿童,但后者性别稳定性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性别恒常性认知水平年龄差异均显著,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四、五、六岁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学前儿童中已分布,四岁儿童女性化与双性化的比例均在30%左右,五岁儿童双性化比例达到74.32%的峰值,六岁儿童双性化比例逐渐下降为54.65%;男性化比例有所偏低,最高的出现在四岁组20.28%。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类型发展状况均表现出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特征分化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特殊学校隐性课程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精神形态、制度形态和学校规章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对隐性课程的观念不强,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忽视;特殊学校办学资源缺乏,经费紧张;社会各界缺乏相应的关注。因此,特殊学校隐性课程的发展要更新观念,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加强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资金投入;优化特殊学校物质环境,为特殊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完善特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建设,推进制度实践化。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术发展中的性别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但现实中的高校女教师在学术水平等方面与男教师存在着明显的性别角色不和谐。影响男女教师学术水平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传统观念、个人综合素质、管理措施等。因此,实现高等教育学术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和谐,既需要女教师个人观念的转变、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更有赖于社会舆论环境、管理层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发现当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性别角色教育意识、性别角色教育内容、性别角色教育形式和性别刻板印象四个方面,其中尤其以性别刻板印象问题较为明显或严重。在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在职学前儿童教师培训,提升其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识;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内容与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采取适当措施尽量淡化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教育还应体现出渐进的发展阶段性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和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探讨大学生父亲在位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单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和未分化约各占三分之一,男生比女生呈现出更多的双性化发展趋势;大学生父亲在位与性别角色之间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大学生父亲在位对性别角色发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有利于子女、性别角色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对于学院、学生、教师和课程四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和行为性四个方面来研究隐性课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隐性课程发展历史的回顾,论述了隐性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校园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以及建设良好的校园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道德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显性课程,二是隐性课程。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的提高,仅靠显性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托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逐渐熏陶而成。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性别角色是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通过模仿学习以及伴随自身认知的发展而形成的。大众传媒存在的角色定型,会影响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童话中的经典之作《安徒生童话全集》所传递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论藏传佛教对藏族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藏传佛教中对女性有两种相对的观念,这也在藏民世代的虔诚信仰中逐渐形成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特殊态度和观念,并因此影响着广大藏族女性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大学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及内容体系,并分析了它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置隐性德育课程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及其可控因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各种"隐性课程"界说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隐性课程"的内涵,指出了"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呈现方式和所传递的知识内容,以及"隐性课程"独特的作用特征,并据此从"隐性课程"实施的过程控制和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角度论述了对"隐性课程"可控因素的选择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及其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内容、形式十分丰富,对人的影响也深刻久远。虽然其内容、形式本身无优劣之分,但其影响却未必都是积极的。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它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视域中来,加强对高等学校隐性课程及其管理研究,尤其是隐性课程组织实施特点、管理特点及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图片法、提问法、投射测验法、自然观察法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进行专门的研究探讨 ,其结果为 :(1 )幼儿性别确认的发展具有年龄差异性。 (2 )幼儿期性别坚定性的发展水平不高。 (3)幼儿性别稳定性的发展随年龄增长水平逐步提高。 (4)幼儿在性别确认、性别坚定性和性别稳定性的发展中性别差异并不显著。 (5)男孩偏爱与男性认同 ,女孩偏爱与女性认同  相似文献   

18.
性别、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的形成是由生理因素决定还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成为性别角色研究中一直争议的焦点问题,但国内对此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5所大学的55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和自编的性别观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性别角色受生理性别和性别观念类型共同影响,支持了生物社会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育德本质和功能,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育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依附性、持久性、易接受性、全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课程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等几方面的内容。体育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遵循主体性、过程性、重复性、灵活性、整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