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中国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需要。当前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和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的冲击,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面对当前困境,高校须建立健全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3+1”新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注入新活力,同时增大了信仰教育的难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认同程度和水平,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3.
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危机省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突出而巨大的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现今仍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在主导信仰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信仰危机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若干想法和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房栋 《阴山学刊》2012,(5):120-12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对我国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的了解较少,对宗教的本质认识模糊,易受宗教意识渗透。高校对宗教在高校的影响问题还没有给以足够重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角度,强调加强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旗帜和核心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回应西方意识渗透和抵御错误思潮干扰的现实要求,也是应对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的问题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寓于教学实践、融入环境建设、引领师资建设和渗入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四位一体"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桂华 《理论界》2014,(6):180-18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知识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基础,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失去牢固的根基。信仰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最高目标,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迷失方向、丢了灵魂。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依赖信仰教育的无限性才能得以长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必须经由知识教育升华为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大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的动力支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义利统一和谐人格形成的价值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迷茫。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腐败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以前信仰教育的问题等。基于此,并考虑到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根据信仰教育的“认识——信念——行为”的规则,提出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是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基本内涵,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状,即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以及教育主客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离不开制度的影响和作用,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沿着制度逻辑的框架,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加以剖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着法制困境、道德信仰困境和行为失范等问题,需要从高校行为、文化接纳和融合以及道德信仰重塑等方面入手进行制度变革,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理解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认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这在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中更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信仰缺失、信仰异化和信仰困惑。是由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因素所导致。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信仰引导和教育迫在眉睫。其主要途径为: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思想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就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认同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运用,能够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同时,信息的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等又容易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等,这些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自媒体的认识,构建信息收集和反馈网络,建立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课题组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且能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其理想模糊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不足,关心国家政治不够。为此,文章提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密切联系十七大精神,注意以人为本;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手段和工作机制;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傅继宏 《南方论刊》2013,(2):102-103,10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灵魂,这就要求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为主要内容的信仰教育关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德育教育课本质上就是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及宗教信仰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思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及历史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家庭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信教行为隐蔽性高、信仰界限模糊等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高校采取切实措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精神需求,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诱因、家庭祖辈和亲朋的影响,加上自身一些因素,大学生中宗教信仰有日趋膨胀之势。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重视不足、引导不力。为此,应采取有序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优化培养手段,弘扬人文关怀,改善监管机制等方式以强化对大学生心理辅导作用,优化大学生成长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