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商品意识与商品生产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受活动主体的经济动机或目的支配的。也就是说,人们经济活动的结果都是预先设计好,并力图实现的。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经济动机或目的就以商品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其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直接联系而言,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它包括着反馈商品经济运行的商品信息和进一步调控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经营决策。其二,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意志的要求,即借助于商品经济的活动实现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和愿望。商品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既是商品意识即商品信息和经营决策的物质化,又是商品生产者经济意志的现实化——交换的目的是换取交换价值。但是这一换取交换价值的经济行为并非是任意的,而是以商品生产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2.
按经营成果分配的产生,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它与按资金分配原则本质不同,是按劳分配原则在目前条件下的特殊表现。为了有效地贯彻这一原则,目前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经营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经营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富有新意的经济范畴,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现有条件下,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实现较大的价值,而对自己生  相似文献   

3.
商品是用来交换和出卖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就是以交换和出卖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和商品生产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因为社会分工,人们需要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人们需要经过买卖来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商品体现着不同所有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私有制,才开始产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从商品生产中产  相似文献   

4.
<正> (一) 众所周知,从产品向商品过渡的最基本条件是交换。商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以商品生产为社会生产方式基础的商品经济形态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商品交换。支换,使得各个商品生产者在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商品经济越发展,各个商品生产者间、各个地区间乃至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密切。商品生产者间的联系,不仅仅带动了商品的交换,也实现了生产要素的转移和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横向经济联系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横向经济联系就没有商品经济可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横向经济联系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中分析了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和价值形式以后指出,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和物结合着,就成了被隐藏在物的外壳内的关系,因此产生了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商品的神秘性,神秘得好象支配了人的命运一样。作为产品,抚之有形,清晰可见,然而产品一旦作为商品,就具有一种古怪的模样,令人不可捉摸。它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主宰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人们盲目地拜倒在它的面前,就象原始社会膜拜风神一样。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但由于还存在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因而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存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固有的经济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有价值规律的存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商品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不是不依赖周围的经济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周围经济条件密切联系中发生作用。在各个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着特有的经济规律的体系,价值规律的作用总是与这些特有的经济规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在  相似文献   

7.
要从社会的使用价值方面去看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问题,事关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慢.但是如何观察、衡量和提高经济效益,无论是在理论或实践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和做法.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采取商品生产形式.所谓商品,首先要具备使用价值(社会使用价值).观察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济效益,首先就要看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别人、即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的物就是社会的使用价值.所以,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其质的规定性.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量,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原始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没有这个东西,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这次分工以后,出现了商品交换;随后又出现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时,“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59页)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它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在那里,“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120页)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产品是商品,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一切都商品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市场营销思想。马克思的市场营销思想认为,商品生产者从事商品生产必须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在商品生产之前准确了解消费者需要及其变化,在商品生产之中密切关注社会需要总量及其变化,在商品生产之后高度重视销售活动的至关重要性。以马克思的市场营销思想指导现代企业的商品生产,可以避免生产滞销产品、衰退产品和过剩产品,避免产品积压。  相似文献   

10.
一、商品生产下赊销的不可避免性及其消极后果 在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某些企业暂时缺少资金购买材料或产品以维持其生产和经营,某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处境困难,从而在生产与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以赊购赊销为手段的商业信用。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购货方有了广泛的可供选择的销售者,销货方又竞相提供更优惠的销售条件,每个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既是购买者,又是销售者,作为购买者,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力争赊购产品以融通资金。做为销售者,为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推销产品,或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不得不迎合市场的需求,大量采用赊销策略。因此,这种商业信用成为商品生产下解决供、求双方企业的矛盾,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1.
经营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工业企业仍然是商品生产者,同样存在经营这个范畴。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经营,必须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实现企业目标,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但是,我国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思想大都还停留在过去那种生产任务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物质统一分配、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的境界。这些企业对宏观调节反映不灵,对经济效益重视不够,不讲求经营管理,缺乏在经营上的自我调节机制和竞争能力,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情况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企业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必然是利润。  相似文献   

13.
商品拜物教是附带于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固有性质。由于商品生产本身的二重性,使得商品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并实则被同化为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商品价值形式自身的矛盾本性,在将商品生产者的主体创造力量凝结为社会化的价值实体之际,其幽灵般的价值对象性之对象化的过程,必然地衍生出一系列颠倒性及与之相适应的拜物教幻象。  相似文献   

14.
商品价格的升与降直接受价值规律制约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且日益发展。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价值规律的调节。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依据和基础。价格与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的消耗存在直接的依存关系,价值牵制价格,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而运动,它是价格实现自己的职能,实现自己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作用的条件。列宁曾说过:“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①价格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全民所有制(国营)工业企业的性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在1988年4月13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根据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国营工业企业的性质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1.它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 2.它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共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论攻势经营     
攻与守,向为兵家韬略之词,现在企业界也用上了,有攻势经营、守势经营之说。经营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实现企业目标,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达成平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是企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经营思想和哲学,以及相应的策略,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思想、哲学和策略,会取得不同的经营效果,关系着企业的成败、兴衰,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已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整个国民经济开始转入按市场需要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的雏形已经出现。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机制开始调节着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出:目前还实行着商品制度。商品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条件。所谓“商品制度”,就是讲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等一类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商品货币关系。商品生产就是产品主要为着交换的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它主要由两个因素形成,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或不同所有者的同时存在。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早在原始公社末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曾经设想,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的。但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强调发展商品生产,这就说明由于革命导师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及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对于某些论断,特别是对于未来的预测和设想,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以使其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劳动力之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生产条件作用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劳动力要成为商品。第一个条件是“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已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第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这是斯大林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相区别的一个提法。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斯大林的提法正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人们知道,商品作为直接用以交换的劳动产品,早在原始公社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就出现了,尽管开始的时候商品交换还带有偶然的性质,以后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发展成为最高的形式,达到了顶点,但它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消失,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仍然存在。但是,能否就可以根据这种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