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社会的性别差异分析了性别差异对语言运用的影响,讨论和分析了这种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化因素与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初期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入手对男女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进行观察和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话语风格方面,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与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本文从话语风格角度探讨男女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指出社会文化因素是导致男女话语风格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评价言语行为是评价主体对客体表达立场和态度的行为,不仅表明个人观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文化共同体内社会规范、文化设定的制约。评价主体的站位、评价客体的选择及评价标准等共同构建了美国文化语境下的评价言语行为;评价方式或策略的选择也体现其文化属性;某些评价承担着维护文化优选行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等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法律语篇的翻译单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交流的基础在于言语行为的实施,法律语言的行为本质是从言语行为理论探讨法律语篇翻译单位的基础.另外,对言语行为的区分也为理解法律言语行为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框架.实例证明,正确区分法律言语行为类别并在翻译中加以运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源语言中该法律行为在法律范畴内的效力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言语行为理论中 ,奥斯汀和塞尔两人都没有给出言语行为的明确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言语行为也一样。但是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明确言语行为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塞尔认为言语行为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因此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实质上具有主体性、主体间性、言语互文性和言语行为间性四种性质。这些性质在言语行为中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言语行为的分析 ,也可从这四个性质着手进行 ;对言语行为性质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本体的研究 ,对丰富完善言语行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社会统计方法,依据广西的调查数据,对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差异,并且男性的社会网络要优于女性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详尽论述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在语汇、语义、句法和言语交际行为上的诸多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阐明了语言变化与社会变化之问的相互关系.文章强调指出,对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系统研究无论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还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意义理论研究是现代欧美语言哲学兴起以来的一股思潮,这一过程中创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意义理论。此中,随着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颇具特色,其意义理论也独树一帜。它以实施一次言语行为规定为意义的基本单位;强调言者的意向性意义,而不仅仅是话语的字面意义;特别的它还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深入到了语用学的范围,突破了先前意义学说的限制,形成了一种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的多视角、综合性的意义学说。  相似文献   

9.
杜娟 《南方论刊》2012,(1):79-81
著名语用学家梅尔强调,非言语行为语用位在适当情景下的交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行为中的此种重要性,本文继续分析了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支撑点,也借助模因学理论分析了非言语模因在语用行为中存在的神奇魔力,并且主要追溯了其强势存在的群体文化与个人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隐含即为暗指。其概念是建立在逻辑联系基础上的 ,隐含可分为篇章隐含和语句隐含 ,俄语言语行为既存在于篇章中 ,也包含在语句中 ,在篇章中的表现与上下文的意义有关 ,而在语句中的表现则与言语的内容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以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男女言语交往中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及其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并分析性别言语差异产生的成因,旨在促进两性交际有效、顺利进行,减少彼此间的误解,从而促进跨性别交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因素在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交际中文化因素对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的影响角度 ,阐述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 ,加强文化素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塞尔对言语行为的构成规则有过比较详细的论述,对具体言语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并不说明他对言语行为构成规则的论述是尽善尽美的,这些规则无论是命名还是内涵都值得重新思考,对这些规则的重新思考可以促进言语行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以汉语访谈节目《实话实说》为语料,对其中打断现象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两个问题:言语打断的形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谁在打断谁);言语打断的功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是支配性的还是支持性的)。运用统计学拟合优度检验公式进行计算,结果:打断现象与性别有关——从形式上看,主要以女性打断为主,并且打断者在实施打断行为时并不针对某一性别;从功能上看,女性的打断多为支持性的,而男性的打断多为支配性的,不同功能类型的打断在被打断者中的分布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融入日常会话中的一种交际策略.人们有时使用礼节性言语作为交际策略来实现一些个人目标.在现有的关于礼节性言语行为和不礼貌的研究成果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目的是试图基于礼貌原则及合作原则将不礼貌融入礼节性言语行为,并对这种语言使用中的不礼貌进行描述和阐释,从而引起人们对使用礼节性言语行为的关注.并总结研究中的主要发现,讨论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特别是“言”与“行”、“说话”与“做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塞尔以言语行为为轴心,把语言、社会和心智三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在语言哲学、认知科学、语用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意向性的概念虽并非言语行为理论家之首创, 却由他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言语行为意义论中, 话语施事行为与意向状态被认为具有某种同构性, 意义不仅是意向性的一种派生形式, 而且意义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均由意向性所奠定。因此, 意向性也就成为理解言语行为之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成辉 《云梦学刊》2002,23(4):121-123
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交际的言外行为是翻译技能的一个基本要素。本文对此翻译技能的培养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的重要部分,改变了传统哲学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的看法.言语行为理论由于奥斯汀、塞尔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二十世纪初已经出现了萌芽,胡塞尔对此亦有大量论述.本文立足于胡塞尔平期思想,力图勾画出胡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复杂分析,评价它的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