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茜 《人才瞭望》2005,(4):98-98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日趋复杂,案件的仲裁请求事项也层出不穷,企业不仅仅要为解决劳动争议花费相当多的人力和财力,而且在劳动争议仲裁案中还常常败诉,部分败诉原因是企业自身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不很完善。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建立规范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防范机制,特邀请专家针对“事故频发”点,给人力资源经理几点忠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民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面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快速变革与发展,我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在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进程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员工教育培训纳入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开展着多层次、多类型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提高我国民航业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使教育培训为民航企事业发展,以及员工个体发展提供有力  相似文献   

3.
冲突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对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冲突还是企业内部的冲突经常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1996年惊暴的“八瓶三株喝死一个老汉的事件中”,由于三株公司在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冲突中缺乏经验,应对不当,致使冲突升级。虽然最终三株公司打赢了官司,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从当年4月下旬开始,三株的全国销售量急剧下降。月销售从数亿一下子跌到不足1000万元。从4月到7月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部停产。如果说“三株事件”反映了企业与外部环境冲突的破坏性,那么乐百氏集团五人创业团队由于与控股方(法国达…  相似文献   

4.
企业应该从战略管理层次建设人才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月的“联想裁员事件”引起了企业界对企业裁员的很大关注。其实,国外企业裁员的浪潮早已经风起云涌,就是在国内,裁员也早就出现了。只是这次“联想裁员“扩大了业内对此关注的窗口,使我们不得不对裁员问题进行冷静而深入地思考,挖掘隐藏在裁员背后的诸多问题:裁员的程序和方法问题、企业转型中的新文化建设问题、企业人才退出机制问题等。笔者认为,企业界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企业的人才退出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黄景洲 《人才瞭望》2006,(2):99-101
造成企业劳动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劳动争议预防的措施也应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我国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办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因“企业主”而存在,也可能因“企业主”而消亡。秦池覆灭、爱多消亡、巨人坍塌等等事件就足以说明这一切。而且,在中国还存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易主,媒体高度关注,并做出种种断言,如几易其主的科龙总是成为“老记们“热衷炒作的对象。再如“企业领袖”故去更是让业界哗然一片,如青岛啤酒总舵手的彭志国逝去、均瑶集团掌门人的王均瑶故去,更会让民众生发“企业要变天”的感触。而这一切在国外却非常平静,再自然不过了,如韦尔奇从通用电气的宝座卸任,企业并无出现任何波动。可见企业要获得永续发展,必须引入不以人的意志(特别是企业主的意志)为转移的“理性程序装置”。这“装置”一旦生成或嵌入,企业便可以健康良性地运营了!  相似文献   

7.
出租车市场利益集团的博弈和公共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影响极大。本文以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为例,分析了出租车行业利益集团的博弈行为,并由此提出出租车行业公共政策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天地灵气 “猛子不怕鬼”,这是柳军飞说过的一句话。 的确,湖南人的聪明和能干是出了名的,但最能活脱脱道出湖南人气质的,却是他们做事那种非凡的魄力。 4年前,柳军飞靠着200万就敢“采天地灵气,创华夏智慧”,创出了今天资产8个亿的中科软件集团。 如今,柳军飞又告诉人们:“中科软件集团要在两三年内市值达到300亿。300亿也不是很多,在国外也就是30亿美元。我们的目光一开始就放在了国外,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大的软件企业都有可能产生竞争。” 柳军飞这样表明中科软件集团成立后进军国际软件市场的决心。 把目标定得…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引导”已成趋势。本文聚焦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引导,实现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双育”目标这个主题,从“文化引导”相关概念的初步理解入手,以民航院校为对象,简析思政教育和“文化引导”的逻辑联系,及民航院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引导”的必要性,最后,从内容分类中择选出五种引导模式,简要介绍思政教育推进文化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人才瞭望》2006,(10):56-56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热化的市场竞争也促使了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在这个日渐成熟的市场之中,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落后者”;“企业诚信”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所关注的焦点,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与产品质量、品牌等元素等重的企业发展核心问题,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运动在全球企业范围内兴起。在这场“诚信运动”中,各巨头纷纷发表诚信宣言,就在众说纷纭之际,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精工爱普生集团发布了《2005年可持续性发展报告》,使“企业诚信”的概念以清晰的面孔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坚持贯彻和强化‘信赖经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近期,重庆发生出租汽车罢运事件,出租车罢运的主要原因:一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对黑车整治不力,导致黑车泛滥;二是运价低,起步价才5元;三是出租汽车公司对挂靠的个体出租车收取的管理费过高,平均每辆出租车每月收取管理费七八千元;四是出租车有时在主城区加气难。这其中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台资企业,外资企业——谁为最佳“雇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亲访几个在台资和外资企业工作的员工,听听他们如何评价自己的“雇主”洪先生(台湾某计算机公司网络主管)“在我们公司,加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张扬(自由职业者)“受不了在日资企业工作时上司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所以辞职。”周女士(曾在欧美企业工作近10年,现为某民营企业投资副总)“外企是‘人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8,(6):73-73
企业培训究竟是该“奖优”还是“罚劣”,或者是同时进行,一直争论不休。孰是孰非,不可一概而论。笔者认为,企业培训的重点应视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定。以下用不同版本的木桶理论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春季绵延至今的"民工荒",富士康职工的"十二跳",由广州本田南海工厂为开端的罢工潮,一系列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震动。这些事件要求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农民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良好运营就不能长久,口碑也无法做到“名副其实”,更别说有所上升.因此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其作为一项竞争“利剑”来使用,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提升.笔者从企业文化的特点、功能等方面入手,简单介绍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华 《人才瞭望》2005,(12):74-74
“人力资源”这个词进入我们的意识也就几年的时间。在我们还没有弄懂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似乎所有企业的人事部都已经改名了,叫做“人力资源部”。无论是“人事部”还是“人力资源部”,企业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培训是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营销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很重视营销培训,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企业领导们总是把对培训的重视与投入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营销决策者也不知道怎样去定位自己的企业培训。  相似文献   

17.
冯常生 《人才瞭望》2006,(10):28-29
人有“智商”,企业也会有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智商”呢?深入开展互动共享的“学习工程”,建立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提高“智商”,实现未来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为了持续提高“企业智商”,一方面要比竞争对手更热爱学习,把学习当作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还要比对手更善于学习,能够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需要“首席问题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受重视很可能演变为危机。当企业出现危机时,往往是问题积累了很长时间。做好问题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防范各种突发事件的出现,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有远见、重细节的企业已经从”危机管理”转向了“问题管理“。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也强调“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一些企业浪费人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只进不用”,把人才当作“装饰品”.这些企业每年都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引进各类人才,但“媳妇进门遭冷眼”,人才引进来以后,又将其搁置一旁,打入“冷宫”,有的被下放基层劳动锻炼,三五十年查无音信:有的被塞入闲置单位,“无事一身轻”,最终“安乐死”.由于“藏在深闺人未识”,贤才们施才展艺的夙愿不能达到,于是他们或埋怨声声,或怀安丧志,或“身在曹营心在汉”,寻找机会“东南飞”  相似文献   

20.
冲突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对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冲突还是企业内部的冲突经常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1996年惊暴的“八瓶三株喝死一个老汉的事件中”,由于三株公司在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冲突中缺乏经验,应对不当,致使冲突升级。虽然最终三株公司打赢了官司,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从当年4月下旬开始,三株的全国销售量急剧下降。月销售从数亿一下子跌到不足1000万元。从4月到7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部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