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失业率上升,全球GDP增长3,4%,增速比上一年下降了1.8%,全球经济由扩张期进入调整期。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它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从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出发,分析了它对中国外贸的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时期我国外贸工作的重点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继续限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中国外贸增长特点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连续三年超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与外部需求和国内宏观经济背景显然都有联系,特别是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密不可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实现中国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我国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越发突出,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贸易摩擦越发增多,导致了贸易的严重不“和谐”。因此,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构建和谐贸易乃至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效益、外贸可持续发展、外贸竞争力五个方面建立外贸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1995-2008年的数据,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成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已有成效;规模指标显示外贸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指标显示外贸结构在波动中优化,但优化程度与规模增长相比显得不足;效益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外贸竞争力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贸易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资源指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借此推行"碳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山东外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山东外贸增长方式具有粗放、高碳的特点,必须采取措施,降低产业中间链的碳排放,扶持低碳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贸易市场多元化,以使山东外贸出口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贸易大受影响.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其对外贸易也不免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探讨如何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中从进出口规模、企业融资、贸易摩擦等方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并从需求、汇率、价格、贸易政策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贸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转变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外贸结构成长与经济增长转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就会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终又会使比较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外贸竞争力增强。同时,质量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将提高外贸水平与层次,增强外贸国际竞争力,优化外贸结构。反过来,外贸结构的变化又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外贸结构转型带来贸易利益并增加实际国民收入总量,贸易利益诱发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增长表现、经济增长的原因及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河南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河南省外贸出口规模增长迅速,但粗放式的特征仍比较明显。特别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内外贸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形势下,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方式已成为当前河南对外开放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应针对国内外影响出口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切实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一国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但是也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保护的优惠条款。因此,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既要坚持贸易自由化,又要进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以应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2.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短期内对国际贸易最直接的两个主要影响渠道为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本文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划分为危机前、爆发、加剧和复苏四个阶段,采用进出口方程弹性分析法定量分解了国内外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两大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危机期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下降。金融危机冲击使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我国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及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紧迫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适度弹性,在危机阶段保持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短期出口和经济增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挥非关税壁垒的屏障功能、操纵货币汇率、使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干预国际贸易,因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欺骗性、手段上的隐蔽性等特点。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职能,提升出口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以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人们普遍认为都是衍生品惹的祸。事实上,由于美国金融市场上信用衍生品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两个场外金融衍生品(OTC)创新失当,加之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创新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金融创新则应适当地"踩油门",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缩短与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列强之间的差距,争取早日成为世界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且愈演愈烈,尤其是中国频遭贸易保护主义侵扰,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是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应对贸易摩擦;推进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积极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进一步调整地方补贴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铁  王莹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4):99-10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延边进出口贸易严重下滑,其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为扭转延边地区进出口贸易持续恶化的局面,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抓重点、保总量、调结构、促增长"为指导原则,加快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步伐,以对俄、朝贸易为突破口,不断开辟新兴市场,扶持壮大经贸主体,加强出口基地、工业园区、通道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逐步扩大延边地区进出口贸易规模和总量,实现延边地区进出口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平息,2009年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目前的认识还很模糊,面临当前国际及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国,均不同程度存在外债管理的漏洞和失误。作者将其与中国外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外债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放慢步伐,而中国经济在危机的影响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金融危机对中阿经贸合作的影响主要有:金融危机加强了中阿经贸往来;加深了中阿之间的相互认知程度;推动了对经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为中阿贸易合作创造了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应充分利用机遇,加快合作步伐;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从互补型向战略型转变;推动合作机制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对称金融全球化、次贷危机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对称金融全球化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风险,它是次贷危机和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全球制度性原因,是中国未来和平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国际体系框架。借助实现机制和途径,中国可在非对称金融全球化中进行角色转换,从被动风险承担者转变为主动分散者,成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