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千八百年前,东汉许慎写了一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这是我国第一部有严整体例的古文字字典。《说文》以小篆为主体,以“六书”为理论,在分析字形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说解体例,“省声”就是许慎提出来的一种“字例之条”,它对我们认识省声字的来龙去脉,以及认识这一部分字的简化规律,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族古文字是一种发展不成熟的文字,在从“酉、鸡”字形书写特色,探索水族古文字的一般规律以及与甲骨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吴大激是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其古文字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对文字的析形释义方面不乏失当之处,未能正确对待前人古文字考释的某些成果,对文字之异体、假借、通假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地区分,有时误断假借,对文字的简省现象的认识理解也有不当之处以及缺乏文字发展观。尽管他在古文字研究上有着种种不足之处,这也是学术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学术的探索与研究不可能不发生偏差与错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吴大敬在古文字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以省形来分析字形多半是有问题的。从古文字材料出发,可以看到有47个字是因为形体上的变化而导致的误判。通过归纳分析被释字与所省字古文字形、小篆字形的关系,发现这种误判可以分为古文字形、小篆字形上均有联系不必为省形,古文字形无关、小篆讹为相近,古文字形、小篆字形都无关三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些字小篆字形讹为他字,字形说解则更是牵强附会了。从古文字形材料入手,可以对这些误判的字形作更为清晰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大徵是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其古文字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对文字的析形释义方面不乏失当之处,未能正确对待前人古文字考释的某些成果,对文字之异体、假借、通假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地区分,有时误断假借,对文字的简省现象的认识理解也有不当之处以及缺乏文字发展观.尽管他在古文字研究上有着种种不足之处,这也是学术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学术的探索与研究不可能不发生偏差与错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吴大敬在古文字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变形膏化”这一概念是刘钊先生于1991年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古文字构形研究》中率先提出的。“变形音化“作为古文字构形的一条重要规律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有进一步加以梳理和总结的必要。变形音化是古文字构形演变的重要规律之一。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字例的考辨,疏于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对变形音化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如概念内涵的确立、变形音化产生的内在动因、变形音化之变化形式等问题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省”字和“眚”字从秦代小篆起就是两个形体“■”“■”,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小篆的形体训释说:“省,视也。从眉省从■”。“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声”到现代仍是两个不相干的字,但在古文字中它们却是一个形体。《甲骨文编》的编者就说道:“■,眚,卜辞用为省字。按眚省古通用”。金文中它的写法基本仍是那样,高明先生《古文字类编》和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都收在“省”字下。郭沫若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中认为是“眚”字借作“省”字。如《大盂鼎》铭文有这个字,写作“■”,郭老就隶定为“省”字,唐兰先生的《金文讲义》  相似文献   

8.
重视古文字材料的运用是王筠在文字学研究方面能够超迈前贤时能的重要原因。在《说文解字句读》一书中,王筠利用古文字材料补充、说解字形,说明字义,同时也揭示汉字字形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王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修正了对于《说文》的传统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内容极为丰富,历史非常悠久的古文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书写工具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形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了解古文字,本文试图通过对古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古文字的演变特点来研究古汉字形体变化对当今文字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杨沂孙的《在昔篇》是古文字书法学上的重要文献,是古文字书法学独立成科的重要标志。杨氏手书拓本对这篇流传极少的文章进行了录文,从而为书法学特别是古文字书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为杨沂孙的古文字书法学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他初步总结了古文字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历史,明确提出古文字书法的创作要与古文字的研究相结合;古文字书法学的研究要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相结合;古文字书法的研究和创作要取用新材料,用不断发现的古文字材料来丰富古文字书法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水族古文字计算机输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族古文字是几千年来水族社会中使用的巫事文字。水文字在水族社会中有崇高的地位,水族古文字的文化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而研究成果的出版常常受到文字的制约。为了给水族文字和文化研究提供条件,很有必要创制水族古文字计算机输入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古文字领域的研究 ,已走出了宗许和疑古的圈子 ,新古文派用现代语言文字学原理来观察传世文献字书 ,把静态文献资料放入动态的历史发展阶段去认识 ,以考古材料为据 ,结合古籍记载、科学过滤、净化传本。《〈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是当今文字学中一本令人注目的著作 ,书中运用数理语言文字学等新学科原理、手段 ,通过对许氏六书理论的二层次分析 ,数据比较、探索语源、辨证古音、形符巨网络系统、考古材料和《周礼》结合下的两周官制等方面研究 ,为中国古文字及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研究成果,对文字形、音、义进行全面探讨,并就文字形体的结构规律、文字符号的运用规律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具有伟大创造性的巨著。这部巨著自今已问世一千八百余年。学者们曾对它作过各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十五年来,随着古文字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注意利用古文字材料去研究《说文》,取得了许多以往不可比拟的成就.本文广搜材料,试图对十五年来《说文》研究作些述评,期望能对今后的《说文》研究有所研益。限于篇幅,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读者谅解.关于《说文…  相似文献   

14.
曾宪通教授是传承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学脉的第二代学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几度参与出土古文字资料的整理,数十年如一日,醉心于古文字研究。在古文字研究过程中注意从字形入手,联系词的音义,尤重发掘古文字资料的文化内涵。其论著或考释疑难字词,或探寻文字源流,或深入文化研究,对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由陈伟武以访谈的形式请曾先生介绍其学术成就和治学经验,对学界的青年学者当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整理汉碑和部分汉简牍帛书文字中与《说文》古文、六国古文字和《汉简》、《古文四声韵》中的古文字同构的字形。并根据这些材料分析了秦代"书同文"政策以及此后汉代官方文字规范政策的效果,同时从地域因素和文字书写主体角度探讨了这些隶体古文在汉代使用与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中,有三个隶定为“蟡”的字,从古文字形体演变的角度来看,当是“为”字的后起分化字,实质上可以直接隶定成“为”。战国古文字材料中,“蟡”字形已经分化出来,分担了其所从出的母字“为”的部分表义功能。唯有如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蟡”视为“逶”字或体,而没有把“蟡”字单独列为字头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论形声结构的组合关系、特点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声结构是由形符和声符二要素构成的。作为汉字最主要的结构类型,分析形声结构二要素的组合关系,并讨论由它们构成的符号整体所具备的特点和性质,对汉字系统的总体把握和认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以商周到秦汉时期的古文字为对象,对相关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 ,它不仅是语言流传和发展的见证 ,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及其文明的写照。本文结合许慎的“六书”理论 ,论述了古文字在学习汉语中的作用 ,指出中国文字从上古发展到今天 ,是一脉相承的。古文字不仅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整个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补补》古玺文的初步研究,总结了丁佛言古玺文字考释的一些成就,及其对古文字演变规律和条例的认识,也涉及其古玺研究的不足,得出在《说文古籀补》“三种”中丁佛言的古玺文字收录和研究水平最高的结论,印证了学界的某些说法,最后对丁佛言的古玺研究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水族文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其划分的界限应是水族文字的"楷变"。"楷变"前是水族古文字,"楷变"后是水族今文字。其主要的依据,一是水族文字没有隶书体的历史客观条件;二是水族文字事鬼敬神的功用决定了这一文字本身排斥因"草隶"而形成的隶书;三是水族文字具备楷书体的历史条件;四是水族文字"楷变"符合我国古今文字的划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