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方法.方法收集1998~2004年间共收治女性乳腺癌682例,其中38例未触及肿块.主要根据临床体征乳头溢液、腺体不均质增厚伴质韧、乳头糜烂或结痂、乳头回缩,以及乳腺钼钯,彩超检查发现,全部病例接受手术并进行病理学检查,71.05%为非浸润性癌及早期浸润性癌.结果38例中2 8例有临床症状,其阳性率73.6 8%;28例彩超检查中15例显示异常,阳性率53.57%;25例钼钯摄片中13例,阳性率52.0%.结论临床体征、乳腺钼钯及彩超检查有助于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避免漏诊误治,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以来于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6例,其中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为78例,甲状腺结节恶性肿瘤为58例。分别采用多普勒彩超和常规B超进行检查诊断。通过对比彩超、常规B超诊断结果和手术正式的结节良恶性符合率,以及两组诊断符合率的比较来证实彩超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诊断良性结节的符合率为92.31%(72/78);诊断恶性结节的符合率为91.38%(53/58);常规B超诊断良性、恶性肿瘤的符合率分别为80.77%(63/78),75.87%(44/58)。比较两组的符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诊断率很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已婚。子宫肌瘤剥除术后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半月。妇检:子宫可触及大小约8cm包块,质中。我院彩超示:子宫形态失常,轮廓不规整,肌层回声不均匀,前壁见范围约2.8×1.8cm等回声结节,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轮廓不规整,肌层回声不均匀,左侧壁见一8.7×6.3×5.0cm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呈葡萄状,凸向外,向子宫左侧及后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病例30例,分析CT诊断结果,对比手术所见情况。结果主要的CT征象为腹腔及肠管间积液24例(80.0%)、腹腔游离气体18例(60%)、肠系膜血肿7例(23.3%)、肠壁增厚4例(13.3%)及肠管破裂2例(6.7%);CT在诊断腹腔及肠管积液、腹腔游离气体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P0.05,在诊断肠管破裂方面的准确率最高,P0.05。结论 CT在诊断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也给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和CT术前诊断阻塞性黄疸与术后病因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判定二维超声与CT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阻塞性黄疸患者190例,按术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组112例(术前行二维超声检查)和CT组78例(术前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的诊断并与手术后病因病理诊断比较。结果超声组、CT组对结石诊断准确率(98.0%97.2%)、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93.5%93.9%)、与术后病因病理诊断符合率(85.7%87.2%),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观察到二维超声与CT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72.2%72.7%)均较低。结论二维超声对结石及大多数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具有与CT同样重要的诊断价值,且费用低廉,应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肝脓肿患者,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门静脉期及动脉期检查。结果患者病灶出现于肝脏左叶12例,肝脏右叶20例,多发8例。病灶呈略低密度影或低密度影,主要为类圆形,3例病灶内部呈现出气体影。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有效显示出肝脓肿的病理情况,为临床确诊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周围型占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胸部CT确定为肺周围型占位,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70例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1.4%(64/70),并发症发生率22.9%(16/70);其中少量气胸14例,痰中带血2例,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诊断率高、并发症少的检查手段,对周围型肺部占位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因长期气管切开接受CT检查的患者46例,根据CT-MPR图像分别对气管切口上缘、套管管腔、套管末端接触气管管壁处进行气道评估,并对CT怀疑气道狭窄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CT-MPR和支气管镜显示气道狭窄位置、程度、原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46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CT-MPR图像中气道狭窄16例,气道狭窄发生率为34.8%。其中气管切口上缘狭窄9例,气管套管腔内狭窄2例,套管下方气管壁狭窄5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2例,痰液阻塞致气道狭窄5例,肉芽增生致气道狭窄11例,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16例CT怀疑气道狭窄患者中,支气管镜确诊气道狭窄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8%。CT-MPR对气道狭窄诊断的特异性为96.9%,敏感性为100%。结论 CT-MPR技术显示气道解剖结构和评估气道狭窄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筛查气道狭窄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阑尾的大小、形态及周围改变。结果阑尾增粗60例,阑尾壁增厚65例,阑尾内粪石50例,阑尾周围炎性病变60例,周围淋巴结肿大30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临床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对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临床随访证实60例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的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最终诊断分别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泌尿系统疾病1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消化系统疾病3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6.5%,左侧髂窝脓肿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对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颈动脉、椎动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内膜、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 23例盗血综合征患者中17例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4例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1例由主动脉夹层引起,1例由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扭曲引起。完全性盗血8例,不完全性盗血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盗血综合征可做出明确诊断,能有效查找病因,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动态头颅CT检查对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动态头颅CT检查,尽早发现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掌握开颅手术时机,并对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中按GOS评分,良好16例,占44.44%;中残7例,占19.44%;重残3例,占8.33%;植物生存2例,占5.56%;死亡8例,占22.22%。结论:动态头颅CT检查,对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获得良好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8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扫描成像,获取乳腺肿瘤温度分布等红外热辐射特征及其乳腺肿瘤的大小、内部血流等超声影像特征,探讨乳腺肿瘤的红外热图像特征,同时将红外热图像分析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影像技术的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128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监测CAIMT值、血压及血脂,CA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值分组后采用常规及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①128例EH患者中79例CAIMT值〉1.0mm(61.72%)为内膜增厚。②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CAIMT增厚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P〈0.01),CAIMT值显著降低(P〈0.01);常规治疗的CAIMT非增厚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CAIMT值显著升高(P〈0.01)。③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IMT增厚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3.4%,93.7%)均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47.0%,65.4%)(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6例老年人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结果在86例老年人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78例,发生率为90.7%,其中单纯血管内膜-中层不同程度增厚的6例,占了7.7%;72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占92.3%,斑块好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BIF),11.1%造成管腔狭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发现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检查颈动脉的一种好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脂、钙磷代谢指标。结果该病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有关,与高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相关。结论老年人应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减少本病的误诊漏诊,并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病关系密切的相关疾病,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妇女服饰是苗族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服饰风格多样,色彩斑斓,色彩关系丰富而有序。服饰色彩与材料肌理交相辉映,色彩与声音互为烘托,使苗族妇女的服装动感十足,别具一格,是苗族妇女智慧的象征,其错落有致的色彩配置,既有古韵,又具有现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超高龄包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近十年来35例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膜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加顾性分析。结果 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原发病以胆石症为最多(占54.3%),次之是上消化道穿孔(占25.7%)。伴有并存病多;伴有一种并存病(占22.9%),二种并存病(占46.8%),三种以上产存病(占37.1%)。全组手术死亡2例(占5.7%)。结论 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特点是病理改变重且快,临床征象轻,容易发展成感染中毒性休克,宜作简单的检查诊断,尽早手术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