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31-33
一定时期的文学发展,有其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创作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的出现,也绝非偶然,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从重视儒家人才、学校教育、政治地位的转变、环境的改变、汉文著作翻译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秋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所取得的成就 ,不仅表现在汉语言造诣深、写作技巧圆熟方面 ,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内容。借助这些神话内容 ,反映现实 ,体现传统文化特点 ,表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3.
包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52-54
元代是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蒙古族汉文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都是用汉文创作,描绘的多为汉地生活,但由于作者的民族身份,使得作品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蒙古民族文化情结,即刚健豪迈的审美情结、英雄主义情结、民族地域情结、佛释情结。这些作品以民族气质的眼睛观察审视社会人生,实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木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39-41
伯颜作为元代早期学习汉字进行创作的诗人,原系成吉思汗近亲家族人,一生于军旅中,其汉文诗歌主要描写自已的亲身经历.他以得天独厚的军旅统帅生活为基础,创造了<奉使收江南>,<鞭>等不少内容充实,气势雄浑的诗歌与散曲作品.他的诗歌与散曲风格雄健,情调高昂,阔大豪放,气势雄浑,粗犷豪爽,他是元代蒙汉诗歌交流的先河者. 相似文献
5.
毕兆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5-47
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元代文学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诗人精通汉语,并直接用汉文创作,汉文诗创作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伯颜和泰不华的汉文诗比较,可以发现前期和中后期创作的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与元代多元文化共生尤其是蒙汉文化的交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蔡·呢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Z1)
元代蒙古族哲学思想,在蒙古族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蒙古族哲学思想上,成吉思汗首先提出了“五色”和“麻哈布德”等概念。本文将元代蒙古族宇宙观总括为四方面:一是地理天文,元代科学家创用地理经度的概念——里差,并绘制中国地图和地球仪;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到元代达到了它的高峰,这些都与蒙古人对天文地理的认识分不开。二是时空间,蒙古人对时空概念认识的系统化是在元代;成吉思汗提出了:“永恒”和“天”为一体,“永恒天”与“气力”相统一的哲学思想。三是宇宙演化,宇宙万物是自然演化生成的,其中地球上万物也在不断地演化。四是宇宙本源,蒙古族哲学家保八认为,“太极动而生阳生阴”,“天地开辟,未有文籍之先已有此易”;阴阳是气,易是与物质分不开的运动之规律。 相似文献
7.
胡昭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
纵观元朝历史,自始至终,各族人民的武装反抗斗争连绵不断,此伏彼起,越来越猛,最后汇成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元王朝的黑暗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这些革命斗争中,有没有蒙古族人民(包括平民和奴隶)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武装斗争呢?据所见史料,虽然有关的记载既少且略,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元代蒙古族人民武装斗争的梗概。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谜语是在蒙古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土壤里滋长出来的艺术鲜花。它直接反映着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因而,研究蒙古族谜语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蒙古族谜语,它首先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孕育成型,尔后经过文人的搜集整理,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和创作。如果我们把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之间问世的蒙古族民间叙事诗 相似文献
10.
额尔德木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1):40-42
西方学者所称 ,蒙古人元代就有“人殉”之说 ,不属实。元代蒙古人丧葬之礼 ,是土葬。它提倡的是自然的永生 ,重视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 ,是游牧文化的精髓。这种土葬法适合于游牧生活和合乎于游牧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洪用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在元代的文学史上,诗歌创作常受到评论家的冷遇,其实它虽然没有象元曲那样放出夺目的光辉,却也并非寥落;它们如太空中的行星,闪烁着各自的光辉。五言诗体起始于汉、魏而盛于唐。七言诗体盛于唐而发达于宋。北宋封建社会动乱较少,被称“升平”时代。随着统治阶级日益加深剥削,以满足自己奢侈享乐的欲望,于是朝廷上纸醉金迷,酣歌恒舞,侈靡之风,上行下效,诗歌的发展已成为一条末路,象唐天宝末年狂飙怒潮的唐诗时代已经过去了。除了艳冶的淫词,月露风云一类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许佳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89-94
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群体元代蒙古族儒士大夫的宦途。其入仕途径以荫叙为主 ,入值宿卫可谓宦场坦途。其职官可谓品高权重 ,出将入相 ,非汉人和南人可比。其入仕和致仕品秩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极致 ,占尽风流 相似文献
15.
董晓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23-27
本文对元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元代传世画像、元代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元代出土实物资料等,探讨了元代蒙古族中最为流行的直领齐腰汉式半臂、高丽式半臂、独具特色的交领右衽袍长过膝的蒙古式半臂的特点进行分析,另外还说明其服饰对明清服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乌日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18
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清代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蒙古族运用汉语创作的作品,是蒙古族文学特殊的存在形式,也是清代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产物。本文中从三个方面具体解析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马意象的体现方式,从而肯定了马意象在蒙古族汉文创作中的文学功能,比较分析了汉族和蒙古族文学中马意象的不同文化精神,论证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亦存在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李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4,(2)
诗歌是一种具有高超语言表现力而又深受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它的体裁较浓缩、短小、能敏锐、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它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在教学中,必须围绕着诗歌的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讲出诗歌的诗情画意,以形象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操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写作和鉴赏水平、这是诗歌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谈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蔡·尼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三、对宇宙演化的认识宇宙空间是无限的。时间是永恒的。宇宙万物存在于时空间。那么,宇宙]对产生和发展是怎样呢?这方面描绘宇宙万物发生和发展的一首诗似乎成了蒙古族民间流传的史诗《英雄格斯尔》的开头序言:“当蔚兰色的奥田奇兰闪耀着初生的曙光时;当天空中的星辰,还只是寥寥数颗的时候;当松柏日山,还只有土坡般的时候;当谢海,还在处于沼泽(垢垒泽海)的时候;……。”这是一首描绘地球刚刚形成时期的哲理诗。诗中的奥日其兰就是宇宙。宇宙刚刚产生,星星还只有数颗,而不象现在这样多,这是对宇宙刚刚形成时期地球形象的描… 相似文献
19.
韩秀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诗歌是一种极其独特的文学样式。诗人的志,寓于意象;诗人的言,协乎声律。选择一种格律,其诗作者绝不是盲目地乱点鸳鸯谱,而是为其诗的内容情调服务的。正如自然界中的花木,伫立在冰雪中的梅花显得苍劲,盛开在暖风中的玫瑰显得柔媚,而古朴萧疏的秋景正好表现菊花的性格。所以说,在诗歌翻译中,排除形似来讲求神似是不可能的。所谓形,实际上又分形象与形式。许多人往往误以为形似就是在形象上与原诗相似。 相似文献
20.
桂栖鹏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本文依据散见资料时元代至正二年(1342)壬午科右榜状元蒙古人拜住的事迹进行考述,除勾勒其仕履外,主要是通过一则新见的资料介绍他晚年寓居高丽的经历,指明他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