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马戏团之夜》中,安吉拉·卡特有意识地把她的小说设置在封闭的空间内,以映射现代人逼仄的表现空间。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事件及其空间关系,把人的残忍和一本正经糅合在一起,把梦幻、荒诞和现实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虚虚实实、可笑又可悲的世界。书中充满了讥讽和嘲弄,揭露了人性的丑陋、残暴、无奈与迷失,从而对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文章从空间体验的表征、权力空间的解构和空间叙事的并置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阐释《马戏团之夜》带来的省思。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角度分析《哈利·波特》系列文本中权力的空间机制,揭示其隐匿的后现代空同叙事解构.文本中权力空间机制有两种方式——对群体的隔离和对个体的监视.权力通过空间隔离排斥魔法社会的弱势群体,保护优势群体,并强化自我群体意识;权力也通过空间监视个体,控制并规训未成年巫师的身体.该机制分析揭示了魔幻文本空间实际上充满了权力控制,权力与空间是《哈利·波特》中隐藏的后现代特性.  相似文献   

3.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擅长用后现代的叙事技巧讲述故事,她的获奖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采用独特的时空叙事方式,构建了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空间。幽闭所、刑场是权力表演的表征性空间,表征着权力对个体的约束和支配;言语之城、爱疫之城是话语集权的空间表象,体现了话语集权对个体的影响和规训;构建异托邦是温特森的挑战性空间实践,以空中之城、领域外之地颠覆现实规则,解构现实社会权力。研究温特森作品中的权力空间,可以揭露西方权力体系及话语体系的真相。  相似文献   

4.
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流派代表人物多利默在其代表作《激进的悲剧》中对莎剧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人性和权力进行批评的。多利默通过对《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科利奥兰纳斯》两部悲剧中德性问题的分析,认为德性受到权力的制约。多利默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中政治、权力对人性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性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政治权力关系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安徽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何世华《文件的脸》和吴问银《特殊的葬礼》对于人性的关注有着不同的叙述视角.何世华一定程度上是人性失望论者,他的小说藉权力事件呈现出一幅人与人间缺乏信任与理解、自私猜忌、冷漠隔膜的庸常人生图景,同时对于家庭亲情伦理的节制性坚守又让小说在袭人寒意之外有了少许的温暖.吴问银竭力营构好看的故事,关注农民悲剧命运,让读者看到了苦难人生中人性光辉的弥漫和生存善性的迸发,在人性主题的深度掘进和文体语言的精致打磨上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小说空间既指涉现实世界,是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模仿和呈现,又能自成一个艺术世界,是具有象征性和表意性的符号世界。刘庆邦的三部煤矿题材小说《断层》《红煤》《女工绘》在现实与象征的维度上创造出了丰富而生动的煤矿世界,看似是对煤矿历史和现实空间的经验表达和摹写,实则是用艺术编码的表意方式,构建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化空间和艺术体验。《断层》《红煤》和《女工绘》中的煤矿空间,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地域性特征,同时蕴含着复杂的区域文化身份,凝聚着中国当代煤矿空间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情感结构以及话权力形式,它们不是封闭空间,也不是僵死和空洞的容器,它们代表着刘庆邦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煤矿空间场域不同的审美认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烙印,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精神空间,更是一次次地“作为历史重写本”的地理景观。煤矿空间在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和设置故事冲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意或无意建构的直观空间形象,以及对这些直观空间的巧妙安排和运用使得小说艺术的特性充分彰显出来,并且小说的空间本身就是小说文本之中的潜在密码或者言外之意,通过对小说空间的拆解和探密,可以加深和拓展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福克纳《八月之光》建构的空间对阐释种族歧视和性别优劣的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分析该小说中强势阶层规划的空间表征以及空间与社会身份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小说中各种空间的重叠和渗透彰显了权力的网络。杰弗生镇作为故事发生的舞台,是社会空间的隐喻,隐匿着种族和性别的空间表征。在空间表征中,弱势群体表现出顺从和反抗的两种身体实践,并产生了规约性和挑战性的“表征空间”。  相似文献   

8.
权力运作机制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关注的一个焦点,空间是一切权力机制运作的基础,现实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冲突、斗争和规训都会印记在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各种空间之中。在这些英国现代主义小说中,某个国家、城市、荒岛甚至农场都成为权力的角斗场,空间成为权力规训的手段。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书写中的权力规训表现为小说中当权者对人们现实和心理两种空间内的行为、情感与思想的约束、限制和惩戒。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是叙事空间的两极,阎连科的《受活》、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迟子建的《雾月牛栏》、贾平凹的《古炉》等,都是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双向互动的典型之作。这些作品以残疾现象为媒介构建荒诞的故事空间,借助超现实主义叙事手法,构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话语空间,通过双向互动,在荒诞与现实间架起想象的桥梁,从而实现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对接,折射社会现实,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南柯太守传》的故事空间可以分成现实空间与梦境空间。在其叙事中,故事空间一方面作为“行为的地点”,承载着人物的各种活动,更与人物的活动一起构成场景,支撑起整篇小说的基本骨架,建构起叙事脉络;另一方面,其梦境空间以及现实空间中的蚁穴作为“行动着的地点”,在凸显小说的叙事意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小说所呈现出的基本时空特点便是空间维度的强化与时间维度的淡化,以及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19世纪的一部宏篇巨作,作者从白色的意义、白色的本质以及对白色的追寻这几个层面,挖掘出白色所隐含的种族歧视问题,探讨了其中所蕴藏着的反种族歧视的萌芽,表明了麦尔维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对种族问题所进行的艰难而又痛苦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重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解剖重复的含义是理解小说整体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麦尔维尔的作品带有明显的重复现象,重复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恰恰彰显了其社会、种族、宗教、人性等主题的多样化,在不同的文学背景中呈现出的意义也不同,而这正是真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怪诞手法在美国文学中极为常见。处于不同时代的三位作家爱伦.坡、麦尔维尔和安德森均娴熟地使用了怪诞描写,且各具特色。爱伦.坡着力塑造一个怪诞与恐怖交织的畸形世界,麦尔维尔用怪诞手法来凸现人类理性的有限和人性的复杂,安德森笔下的怪诞人物则是集"扭曲"与"甜美"为一身、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所适从的梦想者。这三位作家通过怪诞描写,深入地剖析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两个世纪以来的众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维吾尔族现代代表作家阿布德热合曼的小说《生活之秘》的主要成就。作者从人性的显著特点、小说里描述的历史性因素以及人类命运的回顾角度详细分析并指出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边城》构建了一个有形的可视空间和心灵意义层面的无形的模态空间。在描写自然山水和人物时呈现出的和谐的"丫"或"三"型空间结构之有形空间中,浸透着作家有关人性、文明以及社会人生的悲剧意识,由此而展现出一个深层次的悲剧式的审美空间,并超越历史凝成永恒的审美理想和经典印象。  相似文献   

16.
小说叙事离不开时间,但在现代小说中事件的线性时间顺序往往被打破,各个事件在叙事作品中所形成的空间位置也被重新排列.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探讨《悟史先生之谜》第一章中有关母亲跌倒事件的时空叙事之惑,通过分析母亲跌倒事件叙事所呈现出的时间之流与记忆之城的对抗来展现人类生存的焦虑这一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7.
跨入工业时代以来,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和谐、平等,而升级为无限制的掠夺、仇恨和歧视,致使人类陷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针对这一点,梅尔维尔早在1851年出版的《白鲸》中就以一个悲剧性的预言对人类的行为提出了警示。在小说中,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思考,并以人与自然同归于尽的结局警醒世人:仇恨自然的结果必然是无可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探索了女性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事实。小说拒绝男性至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忽视,阐释了作者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完全弥补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为以后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科技文化学术史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堂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赛博格(Cyborg)理念成为当代重要的一股人文思潮,影响并遍及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哈拉维思想体系围绕着“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探讨人类生存的限定和技术框架.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文章从哈拉维赛博格虚拟的人文困惑、哈拉维赛博格之延续人类生命两个方面探讨哈拉维赛博格的人文理念,问切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20.
安启念《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为我们走入马克思恩格斯心中的“伦理世界”提供了一种富有新意的解读路径。传统的伦理学研究社会个体成员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如何“克己复礼”以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国家团结稳定,即通过对人性的改造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立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探讨如何通过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进行革命和埋葬,以建立适应人的发展的新社会,即通过对社会的改造来实现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是对传统伦理学的颠覆,是真正无愧于人性的社会伦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