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之为原则,或者说历史性成为存在论的基本视域,意味着根据意识与历史意识在哲学基础中的相互融合,这是一个经过奥古斯丁、维柯等关键环节,而后在黑格尔哲学中首次真正完成的漫长过程。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原则的决定性差别在于,世界历史的根据及其历史性是建基于思辨思维还是建基于感性活动。在本文当中,对这一差别的指证是特别依循主体性问题得到贯彻的,因为在我们看来,“思辨主体性”与“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之间的差别是马克思与黑格尔上述历史原则之差别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
重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或当代意义的理解,最关本质地联系着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性估价.然而,从哲学思想之内在巩固的方面来说,这一哲学革命之真确的性质和意义却在大多数场合陷于晦暗之中: 无论是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领袖,都囿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建制来理解并阐说马克思的哲学变革;而20世纪有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亦至多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领会为尼采式的颠覆,从而是在形而上学之最极端的对立面向其本质的回返.本文提出重估马克思革命的性质与意义这一任务,并认为此种重估的要点有三,即(1)存在论根基处的彻底澄清;(2)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意识的内在性)是否被击穿或瓦解;(3)知识论(或范畴论)路向与生存论路向的根本性分辨.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至为密切地与批判“主体哲学”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主体哲学,意指以“我思”或“自我意识”为基本建制的全部哲学,亦即现代形而上学。对主体哲学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批判始于马克思,这一批判洞穿了作为现代形而上学之基本建制的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在瓦解这一“主体性立足点”的同时使现代形而上学本身趋于终结。而马克思在主体哲学批判中获得表述的语言概念,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始终被“我思”这样一种主体性遮蔽起来的意识的存在特性,而且积极地开启了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秩序和存在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主体哲学批判切近地预示了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4.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未能真正理解和传达出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 ,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历史观的统一 ,当成是四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共性 ,而不是同一理论的不同属性和功能。在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实践哲学中 ,它们对实践之于马克思新哲学的意义 ,理解的差别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本义的深入探究揭示出 ,马克思的新哲学从其根本特征看就是实践哲学 ,它既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 ,又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历史观 ,同时也是马克思怎样认识人、人的社会和人的世界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关键有二:其一,马克思明确地将哲学阐释为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其二,对象性原则、生产性原则和运动原则共同构成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马克思哲学虽然没有本体论学说,但是有本体论思想的;马克思哲学不是建立在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建立在真正属人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基础是以大工业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社会,近代对这个社会真正作出科学理解的是经济学,新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内在同一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蒲鲁东是第一个自觉地将哲学经济学化、经济学哲学化努力的思想家,他对马克思实现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具有重要启示和推动力.哲学和经济学的内在融合构成马克思真正实现总体性全方位的理论革命的基础.马克思哲学就是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近代哲学拘泥于意识内在性这个哲学存在论原则,并没有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解答,从而实现了哲学存在论上的变革。感性活动作为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基本原则,它不仅彰显了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自律,而且还使人筹划自己生存意义的可能落于现实。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是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的:哲学与现实的同一性原则激发了马克思的宗教、政治批判,而包含在这一批判中的自我意识研究又反过来促使他明确了哲学的世界化诉求;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意图使哲学贴近现实的一次尝试,这一尝试虽不完全成功,但却启发他重新提出了哲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要求以"非哲学"的方式发展哲学,而马克思也正是在把"纯哲学"转化为历史观、特别是转化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彻底否定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所有幻想。至于有研究者否认马克思实现了自己的哲学观,则是由于他们错误地将马克思的理论意图理解为了对具体经验现实的无条件的开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一直以来被西方社会视为一种认知理论,由于缺乏价值方面的关怀而在与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失语状态。事实上,马克思的哲学恰恰体现了规范与认知的统一,它作为一种以解放全人类为终极关怀的政治哲学始终内在地包含着以人为核心的主体性维度,这在马克思最初的博士论文中就已经有所展现。尽管早期马克思还没有认识到作为现实的个人的重要性,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进行详细系统的阐述已经充分表达了他认为人民作为主体应当树立自我意识、反思生活、反抗强制、追求独立自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11.
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中心主义”主导倾向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从认识论维度出发去阐释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从而忽略了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本体论维度。本文认为,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有两个维度,即本体论维度和认识论维度。其中本体论维度是始源性的,而这两个维度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新研究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对“世界历史”的思考中洞察到全球化的存在 ,并富有远见地把全球化的源始含义与其派生意味区分开来。通过透析科学技术和资本历史作用的两重性 ,马克思肯定了源始含义全球化即经济全球化存在的历史正当性 ,指明全球化的派生意味即资产阶级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不合理性。在对文化全球化的追究中 ,马克思批判其以理性形而上学为哲学基础而制造着人的无家可归 ,由此展露其存在的非法性和欺骗性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人道主义解读的理论起点和精神实质来瓦解长久以来对马克思哲学之根本性质的近代形而上学的遮蔽。在对人道主义的解读进行全面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将阐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之问题的讨论是如何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视域而进行的,以至于任何企图将马克思哲学置于形而上学之内来理解的努力都必然会被形而上学自身的逻辑粉碎。  相似文献   

16.
论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译学研究中,译者主体性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在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以及解构主义范式等不同范式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或夸大,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因此,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回归理性,在受受动性制约的前提下,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7.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渐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为研究对象,梳理翻译研究中三种不同的主体中心论的演进,揭示译者身份在翻译研究中由蒙蔽到彰显的变迁历程,分析各个主体中心论的弊端,并结合哲学上的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研究带来的启示,论述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将最终得出结论:翻译研究必然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的发挥不应该是单向度的,外向主体性和内向主体性作为主体性的两个向度,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前者强调向外扩张,容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后者重视内在超越,容易造成生命发展的滞后、生活质量的降低以及社会的倒退.如果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就可以实现彼此制约、相互促进,进而有利于克服主体性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9.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的研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译者与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间性关系四个方面,论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目的在于深化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