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侨对辛亥革命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孙中山所说,“此次推翻帝制,各埠华侨既捐巨资以为军费,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复踵相接”(1916年致海外革命同志书)。孙中山还说过许多类似的话,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是:“华侨是革命之母”(见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固然是中国社会的产物,它的主要条件是在中国社会里面孕育成熟的,但是孙中山用这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比喻他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里面开始,革命团体的第一批成员和最早的赞助人就是华侨,华侨在革命活动中建立了辉煌的功绩,对于促成辛亥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有充分根据的。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也说:“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现在缅怀华侨这一段光辉历史,当还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走向1921     
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的一个基本不同之处,在于现代政治必须将团体和主义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意识形态共同体,才能给民族、国家和人民一个"愿景"。而这恰恰是北洋军人和国民党都无法提供的,完成这个使命的是中国共产党。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共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和中共建党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至深至巨。在这两件大事之间,相差十年,也就是1911年到1921年。  相似文献   

3.
社会动员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展开积极有效的组织,为此应不断深化和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与流程。当前,社会动员的主要方式仍是以政府为主导,这是无法改变的,因为社会动员是一个公共选择或集团选择过程,必须通过这样一个组织将民众的不同偏好转换为一个一致的社会偏好。但是社会公众表达思想的渠道必须是畅通无阻的,方式必须是灵活多样的,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发挥社会监督应有的积极作用,即民众监督具有自发性、及时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不拘泥于形式,且主体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公众利益上的一致性,所以可以形成监督的合力,对国家监督起到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标志着在中华大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被资产阶级共和制所取缔!这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变,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程;而且时至今日对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仅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谈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以向百年前的这场伟大革命致敬。  相似文献   

5.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标志着在中华大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被资产阶级共和制所取缔。这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变,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程;而且时至今日对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仅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谈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以向百年前的这场伟大革命致敬。  相似文献   

6.
两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意义。 社会人际关系是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关社会发展的现代研究中,社会人际关系的模式及其功能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许多中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如费孝通在其早年以中国现实为出发点的研究著作《乡土中国》中,就曾论及小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他指出,中国社会当时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更多表现出“团体格局”的特性。“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代表了两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7.
1978年8月10日,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9月1日,经批准启用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第二名称。这是一个学术性、专业性的社会团体,但它毕竟是一个民间的社会团体,有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在这种特定情况  相似文献   

8.
吴亚俊 《职业》2011,(17):107-10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的精神内涵,对生活在文化氛围中的个体起着启发、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细胞或社会组织没有文化的熏陶作为根基,都会失去灵魂、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涨宝  李飞 《社会学研究》2012,(3):139-156,244,24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户普遍了解新农保,参保积极,但缴费水平偏低;宣传动员有助于提升农户信息了解程度,从而提升农户参保广度,但对参保深度无显著影响。当信息充分时,农户参保行为是完全经济理性行为,情理动员无显著影响;当信息不充分时,农户参保行为是有限理性行为,情理动员可以提升参保广度,但参保深度不足。社会动员效力与特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的价值理念相关。在当前经济理性主导下,社会动员必须符合农户的经济利益。作为后发展国家,社会成员对新制度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有限,社会动员具有推动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延东 《社会学研究》2007,22(5):164-187
自然灾害的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社会资本"这一社会结构性资源在灾害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根据大型经验社会调查结果,全面分析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社会资本在受灾社区居民灾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受灾居民在灾后恢复期间可利用嵌入于自己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获得正式和非正式支持,从而更快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但同样的社会网络会对人们不同类型的活动产生不同的结果。社会弱势群体更加依赖于自己的强关系网络,这可能对其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就宏观社会资本的作用而言,居民的信任对灾后恢复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居民的社会参与的作用则较为复杂。有鉴于此,在制定灾害治理政策时,应考虑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动员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1.
1949--1977年,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在有计划地动员中经历了迅速增长、缓慢停滞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团员人数从90万人增长到4700多万,这一组织也发展成为全国青年的组织核心和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这一时期共青团青年动员的成功策略主要表现为动员政策、动员结构和动员方式三个方面。在计划经济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氛围下,团员不仅是政治身份的标签,还是稀缺的政治资源,对青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共青团通过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层次分明、覆盖全国的动员结构,结成了完善的动员网络;通过采用自上而下的政治宣传教育,保证了动员渠道的畅通和动员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2012,(4):25-47,242
本文旨在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而创立的。根据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有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两个基本内容,并应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在信访实践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偏重其中一个方面,并相应形成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这样两种信访工作取向。1978年以前,在社会动员取向主导下,信访制度建设趋于革命化,结果造成国家社会动员与民众利益诉求之间的严重对立。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工作的主导观念向冲突化解取向调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制度的科层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冲突化解取向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即不能有效地回应民众的政治参与需求,却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众的政治动员。国家怎样回应这一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信访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志愿活动应是志愿者的自觉活动,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开展志愿动员有其必要性,一是由于公民志愿意识低,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转型期中国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志愿动员必须考虑体制内资源和体制外资源在动员中的双重影响和作用,并进行路径选择,主要是社会化动员和半社会化动员。  相似文献   

14.
应星 《社会学研究》2007,22(2):1-23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然后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草根动员——来切入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作者通过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突破了西方社会运动研究范式与印度底层社会研究范式在有组织的精英场域与无组织的底层场域之间的简单对立;作者拓展了对“依法抗争”概念的理解,并批判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农民群体利益表达已进入“以法抗争”新阶段的观点。作者认为草根行动者是一个既不完全认同于精英、也不完全代表底层,而是有着自身独特行动目标和逻辑的行动者。草根行动者所进行的草根动员,使农民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权宜性,在组织上具有双重性,在政治上具有模糊性。草根动员既是一个动员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进行理性控制并适时结束群体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埃及社会运动中的机会结构、水平网络与架构共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源于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埃及2005年与2011年发生的两次致力于推翻穆巴拉克政府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受够了运动与一二五运动——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政治效应?本文以社会运动理论视角的分析发现,这两次社会运动在面临的政治机会结构、动员的水平网络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运动架构产生的共鸣程度不同。这种差异进而影响到动员能力,最终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16.
邱捷 《炎黄世界》2011,(7):15-17
广东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一个月,全国许多省份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广东却在一个月后才宣布独立,落在许多省份之后,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社会运动理论中的资源动员、政治过程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研究中国城市的业主维权运动。笔者将宏观的利益集团社会政治视角与中、微观的维权运动动员机制结合起来,考察影响业主维权运动的主要因素。笔者在北京市小区维权案例中发现,在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领域,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为主体,包括房管局小区办、地方法院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在内的、一个具有分利性质的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已经形成。该集团的强势地位,使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敢于普遍而广泛地侵害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这正是业主维权运动兴起的深层原因。维权骨干和积极分子的领导、业委会的建立、业委会的有效动员、适当的策略、业主丰富的资源,是业主组织起来,击败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取得维权胜利的核心因素;这五个因素构成了业主成功维权的中、微观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参政被局限在封建政治的框架内,只能通过不合法的"宫廷政治""农民政治"等手段,表达自己对现存社会的不满。而辛亥革命时期,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女性,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潮流的影响下,开始打破传统封建政治的框架,通过反复请愿、创办报刊、武力回击、建立革命团体等手段,争取参政权。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但是却推动了妇女解放的进程,表达了妇女要求参政的夙愿。  相似文献   

19.
梁庆宾  梁雅斌 《职业时空》2010,6(7):119-120
统战经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进行的理论创新。统战经济实质上就是通过统一战线动员、协调社会积极力量,化解消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战经济是一个普遍性的范畴,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实践需求的全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0.
“两会”确立了新的发展观的坐标,修宪提供了制度保障过去的25年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旗帜曾经动员了所有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共同塑造了中国的新风貌。但随着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一个基本事实却不可回避:我们欢呼一个市场经济体系形成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市场经济体系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最近几年,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者如农民并没有或很少分享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存在着两个社会: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城市经济与乡村社会, 穷人与富人……一个日趋分化的社会也在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