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3):145-147
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宋之间佛教更是在我国成为了主要的宗教。在中国佛教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种派别、宗派。禅、净二宗是中国佛教传播过程中影响力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宗派。然而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民众基础的宗派就是流传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净土宗。随着净土宗这一宗派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形成了昙鸾—道绰—善导这一条发展线。相较昙鸾法师和善导法师,专家学者对道绰法师的思想研究较少,然而道绰思想却是昙鸾思想的继承和善导思想的启蒙,作为中间的连接体,在净土宗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道绰思想在净土宗中的承上启下为主要研究思路,对这一宗派的研究思想做出一些浅要的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2.
宋代浙江净土信仰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同天台宗、禅宗、律宗、华严宗结合,进一步社会化、世俗化,形成了鲜明的“江东佛教风格”。它的特点,首先是天台与净土的结合,谓之“天台净土教”;二是大力提倡放生;三是净土与其他各宗教的结合。这些特点为明清佛教继承和发展并演化为近代佛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民俗佛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认为,中国的民俗佛教是与经典佛教不同的存在形态,后者属雅文化层次,精纯、严格;前者属俗文化层次,散漫、可塑。但从宗教发展规律看,民俗佛教却更多地体现成熟宗教的普遍特点。文章探讨了民俗佛教与经典佛教的异同,民俗佛教的构成特点、宗教意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井上圆了(1858—1919)是现代日本著名佛教哲学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作涉及佛教、宗教理论、哲学、教育、伦理等诸多领域。仅就宗教领域而言,作为出身于佛门的思想家,他不仅为恢复、重振佛教上,在重构佛教理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建构日本的宗教学和宗教哲学上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本文将以圆了的宗教学为重心,描述他的宗教思想全貌,并把他的宗教学纳入明治时期日本宗教学整体之中加以评价,肯定其在日本宗教学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大约自西汉末期起,佛教经过西域、龟兹等地,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公元58-75年)又派遣蔡愔去印度求取佛教经卷,归国后,随即建立寺院和翻译经文,使佛教教义得以开始在我国广为传播。由于佛教的教义含有精深的哲理,很受中国人的重视,皈依佛教者逐渐增多;中国境内的佛教宗派,如净土宗、天台宗、禅宗等,竟发展到十三种之  相似文献   

6.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李少惠佛教和基督教是世界两大宗教。宗教表面上似乎是以神为中心,其实人才是它们探讨的主要对象。它们对人生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是在宗教形式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佛教与基督教在人生观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但是,...  相似文献   

7.
“中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理论,它虽然是在中观派出现后才在佛教中占有更为显要的地位的,但其最初思想的形成却很早。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它的发展贯穿整个佛教史。此外,佛教“中道”思想的产生与印度其他思想流派(先于佛教或与佛教同时出现的派别)也有不少关系。大乘佛教的“中道”思想是在佛教早期“中道”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搞清楚佛教早期的“中道”思想,对理解中观派等大乘佛教的核心理论,从总体上把握佛教的基本学说,有重要意义。一、与婆罗门教哲学的关联佛教在印度不是最古老的宗教派别。在它之…  相似文献   

8.
宗教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政治功能。第一个政治功能表现为;在新旧两种社会制度更替时,宗教可以成为社会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第二个政治功能表现为:在整个中古时代,佛教各派别充当了各社会集团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或充当被压迫和被剥削阶级的斗争工具,或充当压迫和剥削阶级的斗争工具,或充当封建统治阶级各政治集团的斗争工具。佛教的这两种政治功能,当它充当社会进步势力的思想武器或政治工具时,是进步的;当它充当社会反动势力的思想武器或政治工具时,是消极的,反动的。因此,我们评判佛教的政治功能,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宗教文化历史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构成上海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个侧面展示了时空跨度达1700多年的上海地区的社会变迁。文章对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等主要教派在上海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通过宗教文化这一特殊的视角,阐述了宗教与政治及市民生活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宗教在尼泊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教和佛教是该国传统的宗教。在长期的宗教发展历史过程中,印度教和佛教一直具有互尊互容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尼泊尔各族人民之间的和睦与社会的稳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观尼泊尔宗教的发展史,印度教和佛教自古代梨查维王朝时期即并行不悖地发展。即使在社会发生变迁,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两教之间仍然和睦相处。中世纪马拉人进入尼泊尔谷地(现称加德满都谷地)占据了梨查维人的祖居地,建立了马拉王朝。马拉人信仰密宗,从而使印度教密宗、佛  相似文献   

11.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两汉时期,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佛教经大夏 (阿富汗 )、安息 (伊朗 ),最后传入中国,并迅速在民间兴盛起来,经过从东汉到唐朝四百年的历史,佛教终于成为中国三大教之一。尽管佛教属于外来宗教,但在历史上很快便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殡葬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带来了一种新的死亡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前,在传统的殡葬文化中,人们一直信仰的是灵魂不死,关心的是逝者的灵魂,但对逝者生活的世界及灵魂的归宿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日本宗教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即对日本佛教和神道相对比较关注,而对日本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新兴宗教的研究则不足,且缺少结合各种宗教而进行的总论性的成果.此外,日本宗教学者的宗教学理论研究及其消化、整理西方宗教学成果的情况目前在国内也是个空白.本文将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神道及新兴宗教五个方面来回顾这三十年来我国大陆学者在日本宗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惠忆晨 《社会》2023,(4):1-39
本文以近代著名僧人太虚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佛教改革和社会思想论说为对象,分析太虚是如何从佛教教理出发,因应当时的各种社会思潮,提出社会改革方案,并论述佛教同社会思潮以及社会转型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本文一方面管窥佛教文明面对现代社会的创造性适应与转化何以可能,另一方面呈现一种积极入世的中国佛教面貌,使太虚的理念同韦伯比较宗教社会学中有关大乘佛教的现世心态和生活动力的论述展开隔空对话。最后,本文尝试从“方便”与“究竟”的范畴入手挖掘太虚社会理论的价值,也为佛教中国化提供新的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14.
1990年9月2日至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召开了西域佛教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此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暨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佛教协会、陕西佛教协会、长安佛教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共10个单位联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提到印度,往往想起佛教。的确,佛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它在历史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很大,但佛教并非是印度的唯一宗教,更不是当今印度的主要宗教。现在印度,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印度教等,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后者,即印度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印度全国人口的82%以上,而且它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  相似文献   

16.
一释迦牟尼的佛教在印度远古一切思想、宗教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并加进了众生平等修行学说。它强调自悟,排除婆罗门僧侣特权地位,大大简化宗教仪式,用大众化方言传道,在婆罗门教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起来。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统治时,佛教似乎获得了独尊地位,阿育王派子女率僧团出国(去斯里兰卡,还可能去过叙利亚、埃及、马其顿等地)。佛教随帝国的对外扩张与贸易活动,向许多国家传播,阿育王以后三四百年间,佛教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逐渐成为最早的世界性宗教。  相似文献   

17.
研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党对宗教的工作,是研究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史的重要内容,且对新时期党做好对宗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建国初期党的宗教政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的党。在宗教问题上,党面临的情况是,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的宗教有佛教、(包括喇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我国,佛教已有 2000年左右的历史,道教有1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13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我国主要是鸦片战争以后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人民中,有一部分人是信仰宗教的,刚解放时,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8.
柬埔寨文化是由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以及其自身的本土文化通过碰撞和融汇而逐渐形成的,印度教、佛教以及神王合一的崇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柬埔寨人创造出了辉煌灿烂、极具特色的吴哥窟雕塑与建筑艺术,其建筑与雕塑得到合理的运用和完美的结合。古代柬埔寨宗教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印度教、佛教和神王崇拜相融并存,但总体宗教色彩较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9.
十二至十三世纪是日本历史上重大变革时期,新兴的武士阶层凌驾于往昔的天皇、贵族之上掌握了军政实权,建立起以武士占支配地位的封建领主制度及其与之相应的镰仓武家文化。反映到当时宗教领域居于统治地位的佛教中,一大批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佛教新宗派脱颖而出,它们逐渐被武士阶层所接受,成为抗衡密切结合于宫廷贵族的奈良、平安佛教势力,祈祷武家政权长治久安的新的宗教意识形态。其中由日莲创立的日莲宗以其独特的教义与政治理念,迥然有别于其他镰仓佛教宗派,在日本民族佛教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日莲代表作之一的《立正安国论》,谈一点对日莲思想体系及日莲宗形成发展历史过程的认识,恳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侯传文 《南亚研究》2003,(1):52-57,6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形象存在于佛教徒的心目中 ,也广泛存在于佛教文学艺术作品中。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形象的渊源、演变、内涵及人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