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飞 《科学咨询》2008,(14):13-13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有机地、科学地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2.
曹向利  孙坤 《决策探索》2007,(16):38-40
德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促使成长中的人人格不断完善,良好的德性不断生成.这是德育的本真存在.德育课程实施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立足于学生鲜活的生活基础,变僵硬的道德教条的"灌输"为美好的道德生活的"体验",变单向的教学流程为师生双方的互动、对话.教师要从既定道德品质的教育者转变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导引者,从学生外围走进学生中间.教师应改变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观念,本着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把促进学生德性成长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是"生活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知的目的在于行,激发道德行为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知的目的在于行,激发道德行为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起塑造学生灵魂,使学生明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教学落实到位不佳,影响学生的成长。要想解决存在的问题,需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并且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把学生的品德教育落到实处,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育人课程,培养学生学做人,做一个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和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杜会》课,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生活化的活动、生活化的实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教师应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动创设情景,丰富教学活动、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活动、体验、内化,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张静 《科学咨询》2015,(4):16-17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之首,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教师的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德等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会将教师广博的知识、纯熟的技能与良好的人格魅力结合起来,以教师为榜样,形成一个强大的新生力量,这个力量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为内涵,在潜在课程系统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采用活动教学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亲身参与活动的少,抽象、空洞的多,直观、实际的少。如何走出这一误区:一、改革活动教学模式品德课程力求“童心”, “童趣”。教师应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式的、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投入教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多少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和发展观要求教师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必须正本清源,回归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发展能力;把品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培养人格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文学科的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试图站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前沿,准确把握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人,推动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造就良好道德、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一、立足学生实际,培养德育行为和实践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和核心。初中政治教…  相似文献   

17.
让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是品德教学的追求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并运用角色扮演、分析辩论、游戏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教学,并把教学延伸至生活中。让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以学生社会和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奠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它是集道德、历史、地理、法律、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课程,那么,如何在这门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这是很多老师困惑的问题。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我在理解和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性素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一、理解人文精神的涵义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人的身体素质、精神品格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那么,《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