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薛玉秀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49-52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以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相杂揉的独特的叙事视角,通过运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之一的碎片拼贴的方式,穿梭于历史与现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全方位、多角度地在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强化了小说独特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国以来的小说历史叙事历经对于“革命史”的讲述以及“文革”史的反思之后,直至“寻根”小说这里,才开始由民族文化史的美学意蕴维度启动了一个浩大的历史重构工程,并从此真正动摇了中国悠久的传统历史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3.
4.
庄美芝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0-144
"历史"和"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现当代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概念上看,历史是虚构,历史是方法,历史是当下,历史是建构。从叙事过程上看,历史叙事是情节编织和符号系统。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上看,历史与文学都是一种语言虚构,历史叙事对文学创作、文学效应对历史叙事具有双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2):131-135
后现代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文化思潮,在其语境下的广告叙事方式经历了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型。具体变化是在叙事目的未改变的前提下,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动作都出现了顺应后现代语境的转向,呈现出内容虚拟性、符际互补性和叙事非线性等新特征。这既是对新环境下媒介特征的适应,也反映了信息传递过程中互动主体心理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唐卫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96-98
作为美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妮可·克劳斯凭借最新力作《大宅》(Great House)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大宅》这部小说通过后现代历史叙事技巧讲述了一段犹太人寻根的艰辛历程,探讨了关于犹太寻根这一深刻主题,发人深省,令后世领悟到直面历史和反思历史的重要性。本文就《大宅》的情节构建、话语转义、多重叙事三个角度对其后现代历史叙事模式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8.
姚美菊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6-18
华裔美国女作家汤婷婷在《中国佬》中追溯了去美国的四代父系移民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60年代的种种经历。作者突破传统线性叙事的思维范式,运用反体裁、拼贴和戏仿等后现代创作手法,使文本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汤婷婷并置了想像的移民先辈们的历史和貌似客观公正的官方历史记录,解构了被美国历史消音的华裔美国历史,通过修正、重构被歪曲或湮灭的族裔历史,质疑了美国主流话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同时也挖掘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史。 相似文献
9.
陈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3-117
《小世界》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戴维·洛奇的"校园三部曲"之一,其小说根植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采用新批评方法、结构主义观点以及巴赫金诗学观进行创作,在深入挖掘学院小说中体现的文学危机、文学理论危机和高等教育危机同时,凸显了作品对话性、复调性的艺术原则。小说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呈现出"去中心"或"拼凑模仿性"等狂欢化的艺术形式,鲜明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葛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
《接骨师的女儿》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灶神之妻》和《灵感女孩》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叙述了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两代之间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笔者在文章中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着重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角度切入作品,解读其内在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1.
谭若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71-372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关于这部小说的大多数评论是分析女主人公塞丝作为一名母亲因受奴隶制的压迫所表现出的畸形的爱,将人生经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来解读塞丝的多重身份能更深刺更全面地揭露美国黑人奴隶制对女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2.
王玉括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53-57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而且通过让一个被自己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的形式,让生者直面苦难,见证苦难,借以拷问生者的良知. 相似文献
13.
陈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82-286
“五四”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具有独特的“自足性”.她们以作家主体为话语中心,以个体的感知替所有角色代言,小说中各种叙事技巧的使用皆为达到个体言说的快感.从叙事视角看,作者、叙述者、被叙述者的身份不断出现重叠、错位和流动.从叙事结构的安排来看,作者惯用书信、日记等体裁推进情节发展,交代故事背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女作家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安排,同时又给单纯的以“心理-情绪”为中心的结构以物化的情节形式.“五四”女作家这种叙事上的“自足性”与她们当时“边缘化”的生存心态和女性意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力求通过对“五四”时期女作家代表性小说的叙事特征的分析,展现其背后隐含的“五四”知识女性独特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4.
王玉括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57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而且通过让一个被自己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的形式,让生者直面苦难,见证苦难,借以拷问生者的良知。 相似文献
15.
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运用感性、物性的身体为叙事手段和叙事对象,使蓄奴制时代美国非裔尤其是非裔女性的历史际遇和现实体验得以由不可言说变得可以“言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体的剥夺与压迫,同时展现了后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身体为武器和战场展开的抗拒与颠覆;《宠儿》文本也得以借助身体叙事建构黑人女性写作的主体,消解西方理性传统和男性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411-413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王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1):86-90
不同的叙事者可以使相同的叙事内容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同样是美国奴隶制度下女性黑奴弑婴所造成的"鬼魂复仇"事件,小说和电影站在了不同叙事角度,采用不同的叙事结构,构成了不同的叙事文本。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叙事比较分析,展现了文字与影片叙事的差异性,进一步揭示出美国奴隶制度下的女性黑奴的生存状况以及白人奴隶主异化的人格表现,以及莫里森对于全人类人性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崔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59-62
《天堂》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后的第一部力作。在这部作品里,莫里森运用一贯的叙事策略,先交代结果,然后层层抽丝剥茧,将真相慢慢展示。除了主要章节的五名女主人公的叙述,莫里森还利用两个章节借他人之口道出故事的其他版本。另外,众口铄金的杂音至始至终贯穿着整部小说。 相似文献
20.
郝子靖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36-40
西西自传体小说《候鸟》采用儿童视角,叙写了林素素一家为躲避战乱迁往香港的故事,其叙事结构具有细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语言具有鲜明的儿童化特色.儿童视角下的叙事态度较为平静,却蕴含了一种悲悯情怀.若借卡尔维诺所述的"轻逸"而观之,儿童视角下的语言和感受尽管表面"轻逸",但它却表现了历史之沉重,写出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