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书收《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即《传习录》中篇,系阳明重要论学书札之一。《阳明年谱》载此书于嘉靖五年丙戌条下,谓“八月答聂豹(文蔚)书。”按《阳明年谱》嘉靖三年甲申条记:“十月,门人南大吉续刻《传习录》。《传习录》薛侃首刻于虔,续刻于越。”钱德洪《传习录》中篇首序云:《答聂文蔚》之第一书属“元善(南大吉)所录之旧,”钱氏仅照此移录。故此书不可能成于嘉靖五年,只能成于嘉靖三年十月以前。此书已倡致良知,《年谱》正德十六年辛已条云:“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故此书又当成于正德十六年以后。 相似文献
2.
3.
4.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逝世于明朝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享年五十七岁。王阳明出生在余姚,祖籍在绍兴。成长、生活也主要在绍兴。据《明史》载:“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第195卷第5159页)。他的再传弟子李贽在《续藏书》(第14卷第255页)中也执此说。其实不尽然,《绍兴府志》和《山阴县志》都说他“本山阴人,迁居余姚后,仍还原籍。其故居在山阴东光坊谢公桥之后,祠亦在焉。”(《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第61页)王文成祠“在府北二里东光坊。明嘉靖十六年,御史周汝贞建。”“初名新建伯祠,后改为王阳明先生祠”。到了清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府李铎修之”,又改为王文成祠,“有司春秋动支地丁致祭(《府志》入防护条》),薛应旗有告文,马如龙有碑记。” 相似文献
5.
6.
王阳明(守仁)作为宋明理学的大师,敢冒“天下之讥”,一洗曾与程朱“道学”相抗衡的陆九渊“无实之诬”,改变“是朱非陆”之“论定”,以使“于今且四百年,莫有为之一洗者”的陆学,恢复其“圣贤之学”的地位,(《答徐成〈壬午〉》,《王文成公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卷21)创立有别于“程朱道学”的“陆王心学”。王学,虽时褒时贬,但曾一度流行全国,不时激起思想界的层层波澜,播扬海外,则愈见真灼,因之名闻遐迩。本文试撮聚史志文献记载和民间的代代传闻,对王阳明的先世和后裔,略作考证,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国际阳明学讨论会前夜,浙江省社科院的《浙江学刊》主编谢宝森教授亲临住处,说:“明天的讨论会上是否能请您发言,时间为二十分钟。”当时,由于过于突然,我非常为难,婉言道:“我本来只打算参加王阳明墓的揭幕仪式的,因为时间比较凑巧,就临时决定来参加讨论会了,没作任何准备。”然而,谢教授仍然再三道:“只要是关于王阳明的,什么都行。拜托了。”念及与谢宝森教授是一九八五年在筑波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国际退溪学学术讨论会上幸会以来的朋友了,盛情难却,于是便决定谈谈“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友情”。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本文从王阳明的心体观念着手,集中阐释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的哲学观。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王阳明处于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的时期,面临着道德的理念化和世俗化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提出了以良知本体为内含的心体观念,实现了儒学道德主体的本体转向从理学先验理性的天理本体向经验存在的良知本体的转向。这一转向,不仅使个体存在真正成为道德理性的现实载体,而且使个体存在在最基本(最本原)的意义上成为道德实践(事实)。但是,存在的道德化也就是道德的存在化。就此,阳明心学转向包含着更进一步的意义,即它不仅把儒家道德优先原则推到极至,而且在这个无限性扩充中,道德精神在向存在还原的方向实现了价值超越道德由于存在的无限性扩充,实现为超道德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王阳明和康德作为中西哲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代表,他们对于审美的理解有着共同的特征,即都十分强调内在性的原则、非功利性的原则和主体性的原则。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他们的理论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比较分析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对于我们批判地吸取和融会他们的思想精华,创建有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在心学系统中,良知赋有本体的意义,致良知则表现为后天的工夫。本体作为普遍必然的理性原则,是先天的,但并不是超验的,惟有在后天的工夫展开过程中,先天的本体才能获得现实性的品格。但在黄宗羲看来,工夫的展开并不表现为先天本体的实现,本体即形成并体现干工夫过程,离开工夫别无本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