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疆洛浦山普拉出土人物纹栽绒毯内容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普拉新发现的栽绒地毯是首次在新疆和中亚发现的公元5世纪左右包含有众多写实人物的叙述性纺织品,它首次在新疆甚至中国展示了印度—婆罗门教的故事内容及其艺术表现;这两个首次已经无疑地为新疆考古、历史、艺术史、宗教史、丝绸之路研究等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1、2号地毯画面中人物的逐个分析和辨识,基本确认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两张内容基本相同的毯子主要描述的是印度婆罗门教神祇克利希纳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故事,包括巧换婴儿、偷吃奶油、命名仪式、林中娱乐和返回秣菟罗等比较有名的情节。克利希纳神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中的主要人物,他的故事在印度家喻户晓,关于他的艺术作品也多得数不胜数。本文就是对照神话故事和各种艺术表现来进行辨识和推测的。为使读者能够对应了解地毯内容,本文也同时提供了克利希纳故事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新疆佛教由盛转衰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疆佛教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从我国有关的历史记载和新疆多年来的考古发掘,以及至今保存下来的佛教遗址,都说明佛教在新疆曾有过一个很兴盛的时期,在佛教经典的译述和佛教艺术方面都曾达到过很高的水平。远自南北朝以来,就有不少有名佛学大师去内地讲经、译经;也有不少内地的高僧来新疆各地传经布道,宏扬佛法,使佛教在新疆甚而在内地均得到广泛的传播。新疆的佛教艺术还通过内地远远传到日本。据考证,奈良法隆寺有名的壁画就受和田佛教绘画的直接影响。(1)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产生在印度的奴隶社会,其广泛传播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以后,即阿育王时代,才逐渐遍及西北印度、阿富汗、克什米尔以及中亚各地和伊朗北部。它在何时传入新疆?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根据现有的史料,大致可以确定在公元以前八十年左右,沿着著名的构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丝绸之路”的南道,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印度教与印度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印度大国理念的形成。印度人民党上台以来,改造了印度教传统思想文化,以“大印度主义”为新印度教思想文化特征,努力把印度建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问题,首先介绍了以往学术界的三种说法,并重点就新疆伊斯兰教传入上的“唐代说”列举了诸多史料以佐证,从而认为该教传入新疆地区至迟不会晚于公元10世纪上期,但这只是一个“时间下限”,而《旧唐书》关于“开元初(713)大食遣使来朝”的记载则应确认为伊期兰教从陆路传入我国的最早时间,这也是该教传入古代新疆地区的“时间上限”。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在世界范围传播,曾经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伊斯兰教创立后阿拉伯人的武力扩张、征服和殖民,在一个多世纪中占踞了东起印度河,西临大西洋,北自中亚,南到撒哈拉沙漠的广袤地域,并进而由此向世界其它地区幅射。正是在此次传播浪潮背景下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包括新疆在内)的。第二次则是因成吉思汗蒙古骑兵的远征,  相似文献   

6.
陈泽泓 《学术研究》2002,(5):105-108
盛唐时期 ,佛教密宗(纯密)传入广东 ,在岭南佛教界得以与禅宗争一席位 ,值得岭南佛教史、思想史的研究者所注意。以往有关岭南佛教沿革著述对密宗唐代入粤及有关文物较少述及 ,本文因此略作勾沉稽考 ,以为补充。将密宗传入唐地的被称为“开元三大士”的三位印度高僧中 ,就有金刚智及不空等二人来过广州 ,他们在广州都有传播密宗的佛事活动 ,反映了广州是密宗自海上东传入唐的重要口岸。今存于广州光孝寺及潮州开元寺的唐代陀罗尼经幢 ,是密宗在粤地佛事活动的重要文物。不仅可以作为密教传入粤地之物证 ,还可以作为密教在东南沿海传播路线之重要线索。前者年代确切 ,后者建造时间已有方家考证 ,本文有所商榷。  相似文献   

7.
新疆和田地区文管所编著的《新疆历史文化丛书·于阗》,2004年6月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全书以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形象地再现了古代于阗辉煌的历史进程。古称于阗的今新疆和田为丝绸之路重镇,著名的南道佛教中心,在汉文史籍中虽常有涉及,但多文字简略而难知其详实情况。3世纪前后,通行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怯卢文文书,曾透露出于阗史的若干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上,除土生土长的道教外,还先后由国外传入了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即袄教)、摩尼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但是,能在中国扎根并得以传播的宗教却不多.琐罗亚斯德教早在南北朝时(公元6世纪前后)就传入中国,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宋代以后就悄然消失了.摩尼教大约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新疆,它曾几度变换方式,企图在中国落户,如唐代依附佛教、宋代依附道教,可到了元明时期,仍然被其它宗教彻底融合,截至清代,摩尼教作为一种独立的宗教已经不复见于中国史籍了.基督教是一个宗教理论、宗教制度比较成熟和完备的宗教,在世界的影响和努力也远远超过前两种宗教,然而它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历史上几度传入,均遭抵制.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前,新疆有一个较长的拜火教盛行时期,充分证明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维吾尔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以前,有过比较长的信仰拜火教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性。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拜火教作为一种习俗依然保留下来,并成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部分内容后来还被伊斯兰教吸收,成为宗教仪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公元11至13世纪上半叶是中亚伊斯兰化时期。7~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亚西部呼罗珊和中亚腹地河中地区;10~11世纪,在喀喇汗和伽色尼两个王朝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向东、向南传播,今中国新疆西部、阿富汗中部和印度河流域的居民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11~13世纪,伊斯兰教深入到中亚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亚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从物质文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剖析了伊斯兰教对中亚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逐渐传入中国内地,经过五个多世纪的传播与发展,于6世纪初经朝鲜传入日本。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法相唯识、华严、律、天台、密、禅、净土相继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六、七个世纪的传播与发展,大约在13世纪以后,佛教与日本的民族信仰和习惯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民族化的日本佛教宗派——净土真宗、日莲宗。历史上,日本曾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学问僧”,也有不少中国名僧去日本。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佛教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对于研究日本思想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于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传入新疆.作为外来宗教,伊斯兰教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与已经在本土占主体地位的宗教产生冲突,由此,伊斯兰教与佛教展开了长达600多年的宗教战争.高昌地区被征服以后,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新疆的佛教,其伊斯兰化对近代维吾尔民族的形成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印度密教阿吒力是云南佛教的四大系列之一,于公元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作者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对密教阿吒力的传入时间,演变特征等作了综合论述。认为其基本特征是佛教与原始宗教相结合,即佛巫合一,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宗教色彩,是云南大理及昆明地区的白族、部份彝族、汉族所信仰的宗教,它在云南的传播历史最为悠久、形态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特点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祆教是新疆流传时间长、范围广、影响较大的一种外来宗教,10世纪以后逐渐消失。在传播过程中,祆教与其他宗教和文化习俗相融合,形成明显地方特点。许多带有祆教色彩的遗俗保留到现在。  相似文献   

15.
苏非(亦写作“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派别之一,8世纪兴起于中东地区,10世纪已传入我国新疆,17世纪广泛传播于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新疆苏非派对了解新疆伊斯兰教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而苏非尊号是新疆苏非派涉及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笔者的认识,将苏非尊号分为不同类型,并考释其名称来源、内涵,以揭示新疆苏非派发展的脉络及对内地产生的影响。一、权力型尊号新疆和内地苏非尊号称法和划分,虽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有别,但是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即根据权力地位来决定。这种地位决定了上下之间隶属…  相似文献   

16.
清末曾发生过一件十分重要的民间艺术传播活动,就是杨柳青年画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杨柳青年画传入新疆是以商贸活动为载体的,商人虽未载负文化传播的使命,却常常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杨柳青年画传入新疆之后产生两种新的形式——"格景"和"祥林",它们是按照新疆民族宗教文化需要而创作的,同时又对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杨柳青年画在新疆的传播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基于杨柳青年画与新疆民间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自娱性"与"娱他性"这一共性;同时也基于杨柳青年画强大的生命力,新疆地域民族文化、屯垦文化的特殊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为穆罕默德创立。其基本教义是信奉“真主”安拉,以《古兰经》为经典,以五功(念功、拜功、课功、斋戒功、朝功)作为教徒必须遵循的教规。由于对法学理解的分歧,伊斯兰教分为若干教派。其中最重要的教派是苏菲依派,传入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主要是属于这一教派。该派的目的是想达到和真主的统一。它以苏菲主义作为它的一种传播手段。 伊斯兰教首先传入波斯、印度,然后沿着从红海到中国的商路,通过阿拉伯商人在东南亚航路随近的一些居留地,逐渐开始了伊斯兰教对该地区的影响。十三世纪末期,在苏门答腊北端的八儿刺,伊斯兰教获得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长期巩固的地区,这里成为东南亚传播  相似文献   

18.
察合台文是突厥语诸民族和突厥化的蒙古人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音紊型拼音文字,14—20世纪通行于我国新疆和中亚以及印度北部地区。文章在介绍察合台维吾尔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其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既是世界物质交流无比扩大的世纪,也是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从而逐渐融合为世界文化的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古来已有,源远流长,而且有时还产生过相当深远的作用。例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东亚各国以及古代东...  相似文献   

20.
周燮藩 《西域研究》2013,(1):61-69,141
本文概述了苏非主义传入新疆的早期历史.16世纪前,苏非派的活动主要以额什丁家族为主.16世纪玛哈图木·阿杂木等人入疆后,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几乎成了依禅派的传播史.由于政局混乱,苏非领袖常被统治者聘为精神导师,在扩张教团势力的同时,也卷入权力之争.和卓家族各系由争夺教权演变成为控制世俗政权的教派斗争,结果倾覆了叶尔羌汗国,导致准噶尔部入侵并进行教权政治统治,最终那些倒行逆施的和卓遭到人民的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