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人时刊》2011,(3):30-31
灯,是人类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它是随着古人对火的认识的深化、在使用火的基础上发明的,是对火的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灯彩,是灯的功能的延续和发展,为了营造气氛,人们通常在传统节日、吉祥喜庆之时张挂彩灯。秦淮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六朝古都南京地区,最能体现金陵传统文化的民间习俗活动。随着灯彩的不断发展,花灯怎么做?做成什么样,都是有讲究的,各种各样的花灯也都形成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比  相似文献   

2.
《金鳌新话》在素材、构思等方面承袭《剪灯余话》的痕迹非常明显,某些篇章对《剪灯余话》的模仿程度远远超出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金时习不满于《剪灯余话》的过度理性化倾向而表现出向《剪灯新话》的回归,同时又直接与《剪灯余话》对话,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主题,某些篇章可视为《剪灯余话》的翻案之作。由于作者国别不同,《金鳌新话》存在对《剪灯余话》的误读,但《金鳌新话》的民族内涵则为李昌祺所不可企及。正确解读《金鳌新话》离不开《剪灯余话》。  相似文献   

3.
中秋节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寄托着人们无限的遐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名家笔下的中秋节,更令人神往。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多次描绘了大观园热闹的中秋夜。晚宴落幕,月上柳梢,贾母领着众人前去赏月作乐。书中写道:"当下园子正门俱已打开,吊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石城灯彩的歌词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石城灯彩的语音修辞。讨论石城灯彩歌词文本连绵词、叠音词、象声词的应用及其修辞效果,押韵、节奏、衬词的应用及其修辞效果。语音修辞给灯彩添色,有助于石城灯彩的传播传承。  相似文献   

5.
《剪灯新话》存在早期抄刻本和晚年重校本两种版本系统。但由于缺乏文本验证,学界对早期刊本往往语焉不详。《剪灯新话》的章甫言刻本、黄正位刊本、虞淳熙序本等全本,《太平通载》《稗家粹编》等选本,均属于《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系统。章甫言刻本系今见最早的《剪灯新话》早期刊本的全本,朝鲜《训世评话》则保存有最早的早期刊本证据。《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的发现,有利于深化《剪灯新话》的版本研究、细化《剪灯新话》的传播研究、体察瞿佑前后期的创作心态以及培养学界的《剪灯新话》版本征引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 清代雍乾年间,中国古典小说由写英雄传奇到写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趋向于成熟。其标志是:杰出的刺讽小说《儒林外史》和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相继问世。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另一部以河南方言土语写成的长篇小说《歧路灯》。 关于《歧路灯》,蒋瑞藻于民国初年在《小说考证》中作过如下评价:“虽纯从《红楼梦》脱胎,然描写人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  相似文献   

7.
知识之窗     
元宵节之‘最’ 元宵节最早见于我国汉代时期,称之为‘灯节’。最早记载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下令民间‘上元燃灯’,以表示对佛的尊敬。 元宵节中,最早而又最高大的灯彩,是唐明皇李隆基命人制作的‘灯楼’。灯楼高达一百五十丈。  相似文献   

8.
《传奇漫录》与《剪灯新话》的互文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汉文小说《传奇漫录》作为《剪灯新话》的仿作,它不仅与《剪灯新话》相唱和,也与“剪灯”系列其他仿作隔空对话。《传奇漫录》的文本寓意在与“剪灯”系列小说的文本比较中得以清晰显现。  相似文献   

9.
“台北101大楼”、“摩天轮”矗立在水中,别具一格的动物昆虫灯盏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散落在公园的草上林间……2月4日,当记者来到白鹭洲公园——海峡两岸灯展主展区.工人们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安装倒计时阶段。一群来自台湾的制灯工人正在为凤凰灯彩组搭建钢架。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十二月中州书画社出版的《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栾星同志为整理、校注这部小说曾花了十年功夫,认为它“是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又一巨著”。(《歧路灯·校本序》——以下简称《校本序》)姚雪垠同志为《歧路灯》作序,指出《歧路灯》的产生,“标志着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第三阶段已经成熟”,“必须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史中给予应有的地位。”《歧路灯》的出版,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结构主义角度剖析了《剪灯新话》的叙事模式 ,并结合元末明初的文化背景探求了《剪灯新话》的深层意蕴 ,即《剪灯新话》反映了元明易代文人的心灵演变  相似文献   

12.
张群 《华人时刊》2013,(2):34-35
笔者六七年前就采访过顾业亮先生,听说他在蛇年春节期间和他的公子顾传俊分别带领中国秦淮灯彩艺人到美国和法国进行展览和灯彩扎制技艺表演,立即对他进行了专访。不访不知道,几年不见,顾业亮已到过日本、德国、意达利、英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将中国秦淮灯彩带向了世界。.中国秦淮灯彩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绚丽多姿的身影展示了南京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南京人巧心妙手的技艺。从东吴、明朝到当今,中国秦淮灯彩薪火不断。近1800年前,孙权建都南京时,就有灯彩了,不过,那时的灯彩仅限于皇家禁苑之内,供帝王以及王公大臣们欣赏。东晋、宋、齐、梁、陈时,朝廷虽然偏安江南,但在富庶地区,却极尽奢  相似文献   

13.
《南都学坛》2019,(2):39-45
李绿园《歧路灯》研究百年,以与《儒林外史》《红楼梦》比较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位次即"排位",曾一时为学术讨论的热点。先后出现"超《红》胜《儒》""平《红》超《儒》""鼎足而三""逊《红》越《儒》""逊《红》平《儒》""远逊《红》《儒》"六说。这种"排位"有一定必然性;诸说也各有所据,讨论之无果即是结果;而且归根结底,《歧路灯》的排位不由讨论议决,而将经由"历史的筛选"注定。《歧路灯》与《儒林外史》《红楼梦》是可比的,已如诸说;又是不可比和不必比的,即李绿园《歧路灯》是中国古代小说独品一流之作。  相似文献   

14.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以示祝贺。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明朝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  相似文献   

15.
欣然 《百姓生活》2014,(2):46-47
浙江海宁硖石灯彩,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这里的民间灯彩,造型丰富、工艺精致,尤以针刺工艺独树一帜,堪称"江南一绝",誉满海内外。2002年,海宁市以"硖石灯彩"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硖石灯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海宁市以"元宵硖石灯会”被认定为“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相似文献   

16.
鲤鱼是我国主要淡水鱼之一,有2400多年养殖历史。鲤鱼有江鲤鱼、河鲤鱼、池鲤鱼之分,黄河鲤鱼最名贵,被历代帝王选为鱼馔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把鲤鱼列为有食疗功效的鱼类首位。中医认为鲤鱼性味甘平,可利尿消肿、安胎通乳、清热解毒、止咳下气。它适宜于烧、炸、炸溜、炖汤、制茸等方法烹调。温州人自古以来视鲤鱼为吉祥之物,丰收象征,子弟若金榜题名,都说是"鲤鱼跳龙门"了。二十世纪前温州市区、瑞安一带"河乡",男女订婚"送日",都送鲤鱼一对,表示吉利、有余、多子多孙。改革开放后,温州人生活条件改善,重要的宴席大多首选海鲜,鲤鱼逐渐成了低收入家庭的菜肴。实际上鲤鱼若烧好,味道仍很好,且价廉物美。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三部作品《红楼梦》、《儒林外史》、《歧路灯》有六大方面的有趣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而其中的“败家子”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红楼梦》之贾宝玉、《儒林外史》之杜少卿、《歧路灯》之谭绍闻分别是三部书中的头号主人公,但同时又都是败家子的典型。通过对这些人物以及造成这些人物形象的多方面原因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比单独地、孤立地研究这些人物形象要多得多的东西。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三部小说名著乃至从宏观上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就《歧路灯》本身特色,结合历来研究者对其主旨的评说,说明在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和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形势下,进一步研究《歧路灯》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对以往发表的《歧路灯》与《金瓶梅》比较研究的文章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成书方式上,《金瓶梅》是“有所依傍的非独立的文人创作”,《歧路灯》是“无所依傍的独立的文人创作”。这是《歧路灯》对《金瓶梅》在成书方式上的超越和发展。在“对小说写‘性’的认识之比较”部分提出,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金瓶梅》写性,是对小说主题、题材的重大开拓;在中国性文化史上,也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金瓶梅》大写特写性,是作者对理学思想的蔑视和否定。李绿园与《金瓶梅》的对立,是理学和反理学的对立。  相似文献   

20.
邓晨 《社区》2014,(11):43-43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所以李姓声威显赫。但也正因为如此,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麻烦。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这个禁忌还算是比较高雅的,还有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