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何玉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全球化给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较文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时代的特征而有所变化.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自有其合理性,但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看待并解决问题将为21世纪比较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文化联姻,是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特色,由此产生出一种可名之为"权力流转"的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相互交融的理论形态.依据对文化不同的理解,联系特定的社会历史情状,可以分为哲学本体论、审美本体论、文化本体论等三种权力模式.第一,文化研究的多元立场、知识阐释解构了本体论,形成了知识型文学理论的权力.第二,通过交流创造理论范式成为文化型文学理论的权力模式,权力流转于反思与元理论之间的博弈中,并已潜入理论地表.第三,文化研究增强了文学理论范式的灵活性、开放性、实践性,为重新赢得社会影响力打开了思路.但是,范式的流散化、随意性使得一时间很难取代元理论体系的优势地位,"文化"与"文本"的异质同构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学研究要应对视觉文化的挑战,一方面需要对文学研究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判断,另一方面更需要对视觉文化目前的研究现状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与认识.文学研究在不断"扩容"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边界意识、学科意识.可以对文学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文学研究可以有自身的文化之维,但其目的是对文学自身的丰富而非消解,是对文学自身的深化而非解构. 相似文献
4.
被“自定义”的文学——透视“文学本质”的虚构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大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文学本质"的神话已经显露出其虚构的"本质",各种阐述"文学本质"的文学理论无非是主观地"自定义"着文学。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给予"自定义"以合法合理的地位,既符合文学研究的历史实绩,结束困扰和纷争,更能给我们对繁荣而共处的文学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状况——2008年文化研究学术前沿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近年渐热,而2008年又出现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此种研究兴盛之态,既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文化研究推动的结果,同时也可看作"文学终结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之争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的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成果有三:视觉文化理论的分析,文学生产变局的思考,文学阅读层面的反思.这些成果体现出如下学术动向: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二、一些学者逐渐走出了种种义气之争,学术研究因此呈现公允平和之象;三、年轻学者逐渐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主力.然而,视觉文化研究也存在着侧重媒介视角、由于成见而导致过度价值判断、文本细读与实证研究偏少、中国问题意识与问题框架不明显或缺席等问题.因此,超越传媒研究,悬搁价值判断,深入文本层面,凸显中国问题,可能是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出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管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45-50
近年来,随着文化研究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化研究的概念、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和文艺学的关系、文化研究出场的意义和现实背景等进行阐释和评价.本文就这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作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和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讨论会”于2002年4月在重庆大酒店召开。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着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构、区域文化与全球化、西部与重庆文化文学诸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化研究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 ,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既是其哲学基础 ,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文化研究向其他领域渗透。场论、惯性系、宇宙膨胀 ,权力、大众化、文化工业 ,这些都是文化研究的哲学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表现 ,文化批评是其具体实践方式 ,文化主义思潮和天人合一思想也在进一步改变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文学研究不可能被文化研究所取代 ,但是必然在文化研究的刺激下表现出新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报、中山大学中文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网等单位参与主办的“多元对话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暨中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一词含义的演变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历史变迁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引进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实际上是对“语言论转向”的一种反拨。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带来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文化研究不能取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错综复杂,文化研究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域和边界,文化研究也再次推动和强化了文学研究的批判功能,文化批评提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思路。简而言之,广义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是两个彼此交叉而又分离的学术领域,互为补充和区别,狭义的文化研究逐渐纳入到新型的文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文学研究文化转向问题所引起的争议,简要分析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各自所指和彼此关系,说明文学研究文化转向的阻力何在,对立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为二者确立一个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文学研究文化转向问题所引起的争议,简要分析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各自所指和彼此关系,说明文学研究文化转向的阻力何在,对立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为二者确立一个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的悖论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多元文化的初衰无疑是反对一极化、一体化和中心霸权主义.有悖于提倡者初衰的是,多元文化的提倡也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落后的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思想和凌驾于民主之上的权威政治思想提供了合法化的借口.在很大程度上,多元文化也被广泛地、有意识地被误读为"文化平均主义".在"宏观多元文化"层次上的边缘弱势却在另一"微观多元文化"层次上变成了中心和霸权主义.在"微观多元文化"层次上新形成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只在自己以上的层面即"宏观多元文化"层上大讲多元性,而在自己以下的层面即"微观多元文化"层大讲统一性,把文化的多元性力图阻止到自身而止而不愿向下延伸.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折使得文学理论获得了拓展 ,也遭遇了困惑 ,从而凸现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天然矛盾。这一矛盾来自文学与文化的差别 ,最终通向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歧异。首先 ,文学传统主要寄寓于文学文本之中 ,表现为文本形态 ;文化传统则主要隐含在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为实际生活形态。其次 ,古往今来围绕着文学一直表现出建立学科范型的热情 ;文化却不仅不抱这种热情 ,相反地倒是反对生硬地进行学科设定的。再次 ,文学历来是作为象征符号、以象征形态间接参与社会历史 ;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实践活动、以现实形态直接介入社会历史。这种种歧异决定着文学与文化不能相互替代、有所偏废 ,文化将继续存在下去 ,文学也永远不会泯灭。文学研究也不会因文化研究的登堂入室而被废黜、被放逐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文学研究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6.
文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文艺如何经由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得以形成;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研究作为意义主体的个人或群体,如何更有效地自我敞开以获得更多有意味的精神体验."文艺研究"和"文化研究"可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7.
18.
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14—16日,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会议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重庆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围绕三个议题,即:1.区域文化与文学的新进展;2.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新收获;3.区域文化与文学发展的新走向,分五场大会发言,以及两组讨论。会议的另一重大成果,是成立以张中良为主任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这次会议,继往开来,将相关议题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20.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要以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文化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为前提条件。在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还要特别注意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本土文化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流变、区域文化的识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