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绍义 《中华魂》2014,(22):39-39
古代“电”字真神奇 神仙和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再说了,把神仙说成电,也有亵渎神灵之嫌。其实,并非我胡说八道,“神”字和“电”字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与“申”字有关。  相似文献   

2.
“一切为读者”是高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精神实质体现为:书是为了用的,每位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约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为全面落实“一切为读者”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应该了解读者需求,合理确定各类图书资料的购买量,做好图书“促销”工作,健全书架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蒋伟 《今日南国》2010,(17):37-39
这里是大凉山最偏僻、最艰苦的山村彝寨。从湍急的大渡河上过吊桥,沿着“之”字型羊肠小道爬上90度的山崖,再攀过5架用圆木和树杆、铁丝绑成的天梯,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悬崖小学”——二坪村小学。我这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五六个小时的上山路,已经让我的脚上打满了血泡。  相似文献   

4.
书痴     
常爱晖 《社区》2010,(26):11-11
吾友昆生,喜好藏书.几近成癖。他好藏书虽还没好到像“嗜书瘾君子”汤姆·罗勃那样,家中除了一张安乐椅外全是图书的程度.但用“积书盈屋,堆积如山”来形容他家的藏书之多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相似文献   

5.
刘颖 《社区》2008,(13):4-4
北京到河北廊坊的“大学城”有一路938路公交车,近来由于“票价过低”,而被当地的交通运营从业者堵在了半路,不得不在离终点很远的地方折返回京,乘车人都被迫下车步行几站地到大学城。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天时间后,不仅没有被制止,反而愈演愈烈,而媒体在此事上的态度也非常模糊,有的说是低价公交跨省出行,损害了当地运营者的利益。近日又有报道说当地政府表态说938路汽车有“非法运营”之嫌。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本位是现实的人、价值目标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价值原则是人的主体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了“以人为本”理念,而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对“以人为本”理念产生了误读,有矫枉过正之嫌。我们必须正确解读和合理构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用以指导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量词家族成员众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而且让我们的文学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如:一“头”牛,一“匹”马,一“口”猪,二“条”狗。一“峰”骆驼,一“尾”鱼,都是说动物,却不重复,真是多姿又多彩。说到书,那更是名目繁多——有时用“卷”,有时用“册”,有时用“本”,有时还要用“部”。  相似文献   

8.
要想写文章,先得有材料。过去的人谈文章,总是喜欢拿他和“人”相比,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是人的“血肉”。人不都是以“有应有肉”、“血肉丰满”为健美、结实吗?材料之对于文章也是这样。你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的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瘦得可怜的“小瘪三”一样,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代西方哲学不绝于耳的主体死亡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新近出版了《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一书,提出了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的观点。这是一部纯哲学的书。大凡谈及死亡的问题都有其宗教背景,但“主体”似乎是一个纯哲学的概念,本书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主体”、“意识”、“自我”、“个性”等哲学术语,又使用“我”、“我们”、“人”等日常术语,内容宏大广博,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0.
子杨 《今日南国》2009,(1):11-11
如今,在招聘会现场,不少用人单位纷纷打出“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工作经验”的旗号。这个要求,成了许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们求职时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丢下手中的课本,心浮意躁地走出校园,以期待寻找到跨过这道“门槛”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未雪 《江海纵横》2002,(5):34-34
魏晋时期,“言意关系”受到极大重视,发展为“言意之辩”。随着三玄之学的兴起,庄子的“言不尽意”说甚为流行。《庄子·秋水》篇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一天道》中说:“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者,意也。”庄子认为语言文字只不过是人们领会“意”的一种工具罢了。因此《庄子·外物》篇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06,(7):24-24
许多人都育饭后用牙签剔牙的习惯。口腔专家告诫说:一根小小的牙签上往往“藏”着几万个细菌,饭后用牙签剔牙,不仅易引起牙周病,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大量的细菌“吃”进肚里。  相似文献   

13.
匀称是一种稳定的、秩序化的美。这种美单纯而安宁,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是以“静”打开我们的心扉,安抚我们的心灵,因此颇受大众喜爱。近几年来,满白文、圆朱文的印式风靡印坛,与其“静穆”之美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云霄”(福建省云霄县)造“假”贩“假”的乌云还未散尽.中原某地又刮“假”风。仅被新闻媒体披露的假“酒”、假“药”、假“油”、假“米”、假“棉”、假“水泥”(几乎无所不及)等特大案件就有多起,令人触目惊心。然而。有人竞还在背后为其辩之:这是“脱贫”、“赶超”的需要:沿海发展了,西部也有望发展,中原走点“捷径”何妨之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莎土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许许多多的名人都对书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却有同样的观点:读书好!  相似文献   

16.
民族出版肩负着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之重任。90 年代初开始,受市场经济冲击,印刷品成本增大,人员工资及各种开支的增高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字图书品种急剧下滑。摆脱困境,使步履艰难的民族出版出现生机已成为新课题。当务之急是民族出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加深对出版产业化之认识,用政府的亏损补贴出好民族文字图书,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管理。根据民族出版的民族性、亏损性、国际性等三个特色,民族图书品种少、印数少、再版少、出版费用高、发行费用高等特点和民族图书重点书亏损,畅销书、常销书、赞助书能保本及民族出版社还可出版一批双效汉文书这一状况,制定出繁荣民族出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赤峰,蒙古语称“乌兰哈达”,总人口460余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20多个民族和睦聚居的地区。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有“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的城市”之美称。赤峰,地处祖国北疆,三面群山竞秀,东汇淼淼辽水,山川形胜,地利通达,是贯通东北、华北和内蒙古腹地的险关要隘,自古有“塞外锁轮”之说。赤峰,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代表的古老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三十余年的研究和论证,中国刑事法学界并没有呈现出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认识趋同.相反,基于国家对其在规范和解释上的沉默,至今不但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且分歧似有扩大之势.这就需要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求超越现有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认知,找到“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19.
林夕 《社区》2012,(17):5-5
大概人人都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还有最绝的一句:爱书才会赢。  相似文献   

20.
论“三农”图书的读者市场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图书品种相对单一,目标读者定位过于笼统,泛农民化现象明显,其出版现状提出了细分读者市场的现实要求,而小众化传播模式为细分“三农”图书的读者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依照不同的维度可以将“三农”图书的读者分为不同的类别,年龄、学历、购买力、区域、职业就是五个主要维度,出版单位在策划“三农”图书时应首先综合考虑这五个主要维度,产品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从而促进“三农”图书出版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