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盛唐诗人与僧侣交游的特征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绍良 《唐都学刊》2001,17(2):25-30
盛唐是佛教与诗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诗人们不仅频繁地与僧侣相交往,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更新和丰富了传统的山水意识,由泛神主义过渡到情趣主义,完成了山水诗由谢灵运尚巧模式向浑成模式的转变;僧侣们的文学意识加强,在与诗人的交往中,传佛习诗、以诗会友,文学也成为他们悟禅明性的常用手段.慧远时代以神僧崇拜为主的诗人与佛界交往的模式被打破,佛界领袖和一般僧人都成了诗人们交游的对象,形成了诗人游佛与僧侣习诗的诗佛互补模式,为中晚唐诗僧的大量涌现创造了气氛,奠定了基础.因此,从诗歌与佛教相结合的角度来说,盛唐依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2.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与佛结缘得益于当时儒释结合的文化背景.他因爱慕山水而游历寺院,欣赏高僧才学而与之交往,种种行为密切了与佛教的关系.在与佛教长期的交流过程中,成就了欧阳修诸多以寺院风景、寺院游历生活、与禅僧交游为主要内容的传世诗歌作品及其独特的禅缘诗境.作为有宋一代的名儒,欧阳修可谓是"有心排佛境归属,无意参禅诗结缘".  相似文献   

3.
后梁统治者延续萧梁家学门风之传统,萧詧、萧岿父子等皆笃信佛法,其治下佛教氛围颇为浓郁。就相关僧史看,后梁僧侣多重禅修,与南朝佛教普遍盛行的义解教风有所不同,而与北朝偏重禅行的风气趋同。后梁在文化上为萧梁余绪,其佛教却呈现出北朝化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在江陵地域佛教禅学的积淀颇丰,江陵玄风自不如建康浓郁,对禅风有所包容;二是后梁与北朝联系密切,北方禅学高僧多有南游荆州传法者,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当然,也与后梁统治者重视禅学的导向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君 《社科纵横》2003,18(4):38-39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常见词汇"阿练"、"练师"的适用范围、含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前者有一个重要用法长期遭到忽略,即为民间对僧人的称谓,后者则主要用作对道士的称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个称谓在词义上的一致性,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中国普通民众对于佛道二教等同视之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易思平 《社科纵横》2011,26(7):90-92
韩愈一生旗帜鲜明地反对佛道,直斥佛道两教为异端邪说,以维护儒道自任,但同时又与僧侣、道士勤于接触唱和,交往频繁,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这说明他对佛道两教带有一定的妥协调和色彩,在思想上不免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其名篇《师说》在一些重要观点上就分别受到了儒、佛、道三教思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儒教之"道",二是解佛教之"惑",三是倡道教之择师观。  相似文献   

6.
莲花落,又称莲花闹,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最初源于佛教僧侣募化时所唱的佛曲。时光流转,莲花落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时至今日,除西藏和新疆两地之外,中国的其他省份皆有莲花落的踪迹。其中诸多与当地戏曲艺术相互借鉴,融为一体,嬗变为新兴的曲艺艺术。在中国戏曲的长河中,时而闪烁着莲花落璀璨的光芒,为中国戏曲多样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中国,不论是官方往来,民间交流,或是其他方式的交往,终究受制于一定条件,而且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乃至风俗习惯的差异,各地之间的交流往往存在着很深的隔阂乃至偏见。唯有佛教文化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绝大部分统治集团,多视佛教为神明,顶礼膜拜。因此,各地的佛教文化交流几乎是无条件的。六朝僧侣作为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纵横南北,往来东西,在传播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在传递着其他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影响所及,不仅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从长安、洛阳、建康、凉州四在文化中心的兴衰及其文化交流的若干途径看,从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佛教思想对于中古诗律演变、中古文学题材、中古文学思想的巨大影响等方面看,六朝僧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确起到了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宋以来,文人士大夫多涉佛参禅。他们倾慕和效仿禅宗的任运自然、任心自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追求禅宗不离世间而又能抵达佛境的精神境界。受禅宗怀疑主义与尊崇本性、个性精神的薰染,他们对文艺美学中的中和之美和经典意识进行了强烈的撞击,形成了一股反复古、反摹拟、强调独创、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专制主义、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进步文艺思潮。这大大强化并充实了文艺美学领域内的艺术独创理论。禅宗对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9.
寻根东北佛源东北佛教文化“祖庭”凤凰山朝阳凤凰山拥有东北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当之无愧的东北佛教文化的“祖庭”,有中国惟一的塔寺结合的山岳景观。御赐皇封佑顺寺佑顺寺是藏传佛教寺院,佑顺寺的建筑布局呈“盘龙式”,乾隆皇帝两次回盛京祭祖,均在这里驻跸。百年宝寺关帝庙关  相似文献   

10.
"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潮流,然而浙东农村地区的民间佛教却呈现表象繁荣之景象,以"佛纸"为代表的信仰消费兴盛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佛纸"是经过念佛这一赋灵过程的纸钱,是民间佛教的重要宗教产品.目前,"佛纸"呈现出多样化、 等级化、 货币化、 市场化的特征.随着经济阶层分化的出现,社会上层成为信仰消费的推动者和主力军,社会中层成为信仰消费的跟随者,社会下层则扮演着生产者角色,由此形成固定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宗教信仰发生异化,赋灵过程可以通过金钱买卖.正是由于佛纸在阶层间流通和买卖,建构出一个表面繁荣的宗教市场,展示出宗教表象上的兴盛状态.  相似文献   

11.
北朝的舞乐,与南朝截然不同之点,即混杂着我国的匈奴族、鲜卑族,西藏族等北部与西部的民族好尚,自呈面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疆域广大,把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艺术,融合为一,在南北朝隋唐时,进行着勇敢的革新与创造,其间吸收了不少新传来的东西。如北朝的拔头舞,即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2.
殷京生 《社会》2003,(4):18-19
在中国复杂而又艰巨的社会转型期内,在城市社会里有一个数量惊人,总量在上亿人左右的弱势群体,他们就是中国大 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城市流动人口(特指以谋生营利为主要目的,自发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迁移人口和暂住人口,不包括旅游过往人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景况已成为一个不容  相似文献   

13.
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儒为统”,兼采佛、道,熔三教于一炉。作为理学的主要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在创立理学体系的过程中,明显地利用了大量的佛、道两家的思想资料,使其成为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他们又认为佛老宣扬的某些观点和封建伦理有忤,任其发展对维护封建统治不利,故而他们对佛、老也有所批判,尽管这种批判多出于维护封建伦理之目的,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二  相似文献   

14.
以程朱理学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自13世纪初传入日本后,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思想界,而且也为日本近世出现的神道理论的儒学化奠定了社会基础。其中,儒学家林罗山所创立的神道理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比较深。林罗山在反佛、排佛和神佛混杂的同时,提出了“神道即是理”、“王道、神道理一”、“神道、人道一理”和“儒家之中兼有神道”的思想。运用程朱理学对传统神道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河间邢氏家族虽然自有其渊源,但其家族门第之士族化则奠基于汉魏之际.作为留居河北之世族,北魏太武帝时期其家族代表人物受到重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其家族代表人物邢峦等不断受到重用.北魏后期及东魏、北齐之际,其家族才俊辈出,成为北朝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世族之一.河间邢氏在文化上保持着汉儒的学术传统,经律兼修,精擅礼制,这不仅成为他们入仕的基本条件,而且推动着北朝胡人统治者的汉化进程.邢氏人物多能属文,出现了以邢卲为代表的诸多文士,这在文学地位日益显著的北朝后期,对于其家族文化声誉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邢卲等人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富于包容性,其思想作风表现出明显的玄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期,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外航路的发达,中日两国人民交通往来频繁,不少商人、工匠、僧侣、以及知识分子东渡日本,他们大多聚居在一起,经商谋生,从事各种活动。当年,在九州的福冈(博多),自八世纪起在那里便设置大宰府,处理一切对外事务,博多已经成为日本外事活动和外贸的中心。日本的遣唐使、学问僧从这里出发前往中国,而从中国来的使节和商人也是首先在这里受到入境接待。到了宋代,福冈(博多)一直仍是日本与宋贸易的中心地,特别是进入十二世纪,日本力主与宋贸易的平氏掌政以后,以九州为中心,商人、庄园领主所进行的民间贸易更乘幕  相似文献   

17.
永恒的悲美:中古时代的挽歌与挽歌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挽歌是古人送葬时所唱的歌,由乐曲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春秋战国时期,挽歌已产生。汉魏以后,唱挽歌成为朝廷规定的丧葬礼俗之一。与此同时,挽歌开始冲破送死悼亡的樊篱,有了更广的应用范围,许多士林名流耽爱挽歌。至魏晋南北朝时,挽歌诗成为一时之风尚,许多名士借此充分显示了其蔑视礼俗、潇洒不羁的魏晋风度。挽歌独特的悲哀情调,凄美的美学风格表达了士人以悲为美的美学观念,也是他们各具风神的生存哲学的诗意显现。  相似文献   

18.
边际 《南亚研究》2003,(2):14-14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 ,历来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著称。约从公元前八世纪起 ,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就开始在这片方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傣族在发展民族文化时 ,十分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据傣族文献记载 ,公元纪年初期 ,南传佛教上座部 (俗称小乘佛教 )经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传入西双版纳。随后 ,佛教对于傣族人民的文化发展与精神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实 ,在佛教传入之前 ,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原始字母。由此可见傣族是一个富于智慧与创造精神的民族。随着佛教传入 ,小乘佛…  相似文献   

19.
“富民强国”是上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伟大目标,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一直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的“富民强国”大战略以经济总量再上一个台阶、人民生活再上一个台阶、综合国力再上一个台阶为核心追求,并确定了中国发展的目标体系,即“增长、强国、富民、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六大目标。中国的未来目标是,2020年进入国家强盛期,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实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明显缩小与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差距,使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全面建立惠及十四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叶继红 《社会》2003,1(6):39-40
中国是定居性农业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定居性农业的出现使先民的定居生活成为了可能,逐渐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农民世代在土地上劳作,很忠实地向土地讨生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他们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命脉:"万物土中生,离土活不成.田地是活宝,人人少不了.田地是黄金,有了才松心."(解树民,1949)农业劳动是生存劳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只要有了土地再加上辛勤的劳动便可获得生活的来源.因此,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与土地的密切关系使中国的重农思想不断加强.也正是这一点,中国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了他们安土重迁的行为特征.对传统农民来说,"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费孝通,1998)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到镇上开店则是一种惊人之举.而镇湖新一代农民--绣女正在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