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收美学属于文艺理论的范畴,它揭示了文学翻译的审美本质和最终目的。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如何正确把握好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行为及其限度问题进行探讨。文学翻译是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度"的艺术;作为特殊的读者,译者能否像普通读者那样去确定原语文本的具体意义,取决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否对文学作品进行有"度"的、合理的创造性叛逆。如何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去把握好"度"的艺术,是每一位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非文学翻译中的文学语言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必须要面对但同时又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所以,有必要基于翻译实践,探讨文学语言在非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及其功能主义方法论适用于文学和非文学翻译,有助于对非文学翻译中的文学语言进行分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吉迪恩·图里的文学翻译规范为理论基础,以杨译和霍译对《红楼梦》中典型颜色词"红"的文化差异翻译为个案,揭示了文学翻译规范下的译者主体性是产生风格迥异译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对其诗作《荒原》进行解读,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来阐释该理论的内涵,"非个人化"理论在此诗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其中关于该理论的重要表达手法也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比分析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指出划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为非文学翻译研究之核心,首先应当解决两个基本认识问题,即确定文本类型和描述相关特征,以作为建立非文学翻译理论体系的基石,以期为非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同时强调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批评派鼻祖的T·S·艾略特在他最重要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试图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融合起来,提出了文学的“非个人化”特征,强调文学“传统”对个体作家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并以此建构了他独特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评价标准,对推动20世纪西方文学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我们在新世纪的文学史建设提供了具体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翻译文学"研究是一门新学科,其本体认知和学科范畴属于新的研究领域。"翻译文学"是承载着异质文化特征,是植根于本土文化语境的文学形态学。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批评性研究,提出"翻译文学"研究已基本形成学界普遍承认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模式,但也存在分歧和争论。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史中,翻译的主要角色译者长期以来备受忽略,译者的主体性更是根本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承认,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本文将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林译小说"的独特性,并尝试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主观审美趣味分析译者主体性和林纾所从事的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鲁迅文学翻译之“硬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人们认识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过程牵涉到译者、文本和读者,本质上就是一个多重的对话体。本文试从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主人公、文本主人公意识与社会意识以及译本与读者的对话角度来审视鲁迅文学翻译之"硬译"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中,翻译策略是译者必须认真思考并慎重选择的问题。需要对翻译策略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等几个问题进行梳理,以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的几个中译本为例,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接受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不确定性"、"期待视野"、"隐在的读者"三方面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产生的原因.以期说明译者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必然性,从而论证译者劳动的创造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现有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翻译观中译者角色确定表示质疑,并提出"译者自我定位"概念,其基本定义为,译者在动态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从而尝试重新确定文学翻译译者的地位。旨在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什么是文学翻译译者适合位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自我定位?为解决该问题,作者试图对影响译者自我定位的主要因素以及译者自我定位在实际翻译过程的体现做出详细分析,并提出文学翻译译者三个基本的定位:文化传播者,文学再创作者,和协调者,从而为"译为所有"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左拉明确提出了作家创作"非个人化"主张,要求作家叙事时应该像科学家那样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超然中立的立场."非个人化",从根本上说乃是自然主义作家为了确保"真实感"而刻意实施的一种叙事策略."非个人化"与"个性表现"两者在"真实感"中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将叙事主体"隐匿"起来的企图为自然主义叙事技巧的革新提供了动力,他们所创造的"转换叙事角度"、"使用自由间接引语"等叙事手法均被现代主义作家所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将翻译纳入系统的、动态的功能研究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以改写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意识形态、诗学形态、读者期待、赞助人要求和译者动机5个方面探讨分析非文本因素对文学翻译过程的无形操控,及由此导致的译者的策略性误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翻译理论常将“忠实”作为衡量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原文至上”原则,却忽视了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本文试图运用阐释学和接受关学等理论观点,从作者、原作、译者和读者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者和原文文本不可能产生一种超越时空、惟一正确的终极性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译作对原作的“忠实”只能是相对的,若仅以忠实与否作为评价译作的标准则无疑会使翻译批评具有很大的局限而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类型,在质量标准上有其特殊性,而译者对于源语文本的理解和目的语文本的创造使文学翻译的全过程被置于文学理论的制约之中.基于文学翻译的固有特性,以及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文本的关系及其创造性作用,文学翻译同样需要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翻译文学”与“源文”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历史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而“历史文本”与“历史”的差异性和阐释者的主体性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理论的基点.吸收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这一独特的理论品质,确立了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的基本策略——立足于译文与源文(或不同译文)的差异以及译者的主体性.从而,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一方面从“差异”入手,基于文本的文化比较来“还原”源文中的历史文化元素,以及基于社会对源本的选择和对译本的接受来考察翻译文学与社会权力机制及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基于译者对翻译源本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来考察译者的主体性.这样的翻译文学文化批评是从翻译文学史的三个基本要素(译本、译者和翻译事件)展开的,有着鲜明的翻译文学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18.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是翻译中的常见现象。国内的相关研究普遍从奈达的"等值理论"出发,认为该现象是翻译中的"非等值",是由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引起的,进而提出了规避策略。本文指出,现有研究忽略了翻译主体,即译者,也未涉及到该现象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解读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自从问世以来就受到文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翻译研究派的重视。文学翻译的产出和接受有着陌生化审美可以构建的意义之处。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具体语言实例来分析文学语言在语音、语义、语符三个层面的陌生化审美构建及文学翻译中译者对陌生化审美的再现,并进一步阐释陌生化的审美构建与再现必须适度而止。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从文化平等的角度探讨文学和学术问题.但是随着文化翻译观的提出,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冲突及随之而来的翻译问题接踵而来.在文学翻译理论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探讨基本都是围绕“怎么译”的问题,而很少触及“为什么”的问题.本文提出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对文化态势分析和把握是译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并进而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达到最佳译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