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祸福,必须认真做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认真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与思想文化发展多样化的关系,注重培养理论工作者队伍,及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划经济的瓦解和市场经济的深度推进,利益结构和观念结构日益多元化,这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明显加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本文主张,只有实现从合法性辩护到合理性辩护、从封闭式研究向开放式研究、从文本本位到实践本位等三个转向,马克思主义才能通过吸纳整合一切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强化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从而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建设的主导地位,确保文化领导权问题是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初衷是澄清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混乱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初步实践探索。从文化领导权的高度去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发动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的文化运动,对于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文化领导权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破除旧意识形态方面,毛泽东以批判封建主义思想为出发点,努力澄清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混乱,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划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界限。在确立新意识形态方面,毛泽东通过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打开新局面,学习社会发展史,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种牛痘”,以及明确意识形态领域内香花的标准等举措,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看意识形态掌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思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等关系的深刻思考。"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意识形态掌控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对于我国目前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文化道德都发生了变化,高校党委必须正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通过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管理和教育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注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持之以恒地做好党建工作,在师生中培养一支意识形态工作骨干力量等有效措施,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的主导地位. 为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 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的目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基础的工作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入世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入世为中国思想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会更加巩固和发展 ;二、淡化意识形态的错误倾向依然存在 ,严重威胁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会进一步加剧 ,意识形态的斗争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新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认可、支持和拥护,成为党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探索与实践的双重任务。为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在党内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化运动,在全社会开展改造旧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恢复、整顿旧有的群众性文化事业机构,进行戏曲改造和对农民群众进行扫盲等方式,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为确保实现这些目标,党又在成立各类干部教育学校,改造整顿高等院校和设立各类哲学社会科学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其关涉全局,更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毛泽东一直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夺取并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由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学习、积极批判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错误思想以及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确立、坚持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凝聚了人民精神力量,夯实了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了共同的精神纽带,筑牢了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防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话语霸权"和"非意识形态化"的挤压,也有市场经济、网络技术发展负面效应所造成的民众思想的复杂化,更有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因此,为进一步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有必要对这些挑战展开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始终关系着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列主义观点已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为加强党的核心领导奠定了思想基础;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此同时,不同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面对历史状况进行反思,我们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在意识形态领域把政策的稳定性同政策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扬弃”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从广义的意识形态来讲,意识形态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全球性问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讲,西方国家将文化扩张、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与意识形态渗透相结合。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正确引导价值取向,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对待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及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改以往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深刻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而且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能够解放思想,动员和发动群众推翻旧制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文化重建.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党校是对广大优秀青年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努力办好高校党校,大力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文化安全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政治体制改革日益提上日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下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制度的现代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走进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条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需要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构建适应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又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利用传统文化精华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钢铁长城。我们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把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到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积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话语权已然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一种新力量。"话语权"之争的实质,就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话语权的巩固和增强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拓展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历史、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发展的需要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