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国、意大利艺术歌曲语言优美精炼,曲式结构简洁、严谨,旋律风格丰富多彩,它们在演唱时要求声音流畅、音色柔和、音量适中,强弱对比的幅度相对平稳;不同之处在于两国音乐文化背景和语音的差异。只有充分分析和理解德国、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掌握两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语音特点,才有助于我们在演唱时对德、意艺术歌曲进行科学的声音定位,从而准确地体现两国艺术歌曲的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教委的提倡,社会各界逐渐对艺术歌曲越来越加以重视。但是,大多数人对艺术歌曲并不真正的了解和认识。本文论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兴起,艺术歌曲在旋律。伴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及艺术歌曲不同于歌剧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3.
陆在易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始终追求着乐与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歌曲《桥》是陆在易的一首以“乡愁”为主题的艺术精品。通过对其艺术特色及其演唱风格的剖析,可帮助演唱者更精确的把握和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4.
于学友根据河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白菜》将传统民歌与西洋作曲技法完美的结合,是众多优秀民歌改编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它有别于传统作曲技法的艺术歌曲和现代作曲技法的艺术歌曲、创作歌曲.无论从声音运用、音色控制、情感体会的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对作品理解的方面,该作品对演唱者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体现出对民歌改编歌曲的演唱风格及艺术特点的典范,和作为民歌改编的歌曲作为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原创艺术歌曲的创作和表演色彩纷呈,绚丽多姿。中国原创艺术歌曲作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西洋声乐技法相结合的产物在创作和演唱中呈现了很多中国化的特征。本文对中国原创艺术歌曲从教学研究的角度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和分类。并对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和用中国民歌民间音乐创作的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风格进行了分类研究,阐述了演唱不同类型的中国艺术歌曲把握艺术风格的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沃尔夫是19世纪中后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在其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艺术歌曲创作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艺术歌曲多采用著名诗人的诗歌进行音乐创作,《谁置自身如此孤寂》便是选自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诗歌.在作品中,沃尔夫采用了富有特色的和声手法来构建全曲.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他作为晚期浪漫派作曲家所具有的个性化和声处理手法与个人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建国十七年艺术歌曲创作继承了我国现代艺术歌曲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创作的风格也趋于多样化,作曲家们采取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将民族风格和体现时代精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罗忠镕谱曲的《忆秦娥·娄山关》,对之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并结合自己演唱体会,浅议其演唱风格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论宋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歌曲(lied)一词起源于德国,很久以来在民间一直保持着纯粹的通俗体裁。直到18 世纪末叶才开始列入艺术体裁行列,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诗词与曲调紧密结合,使文学与音乐艺术得以完美的体现。而这样的艺术体裁在中国北宋年间( 约公元12 世纪) 就已产生,它的发展与宋代音乐理论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中国艺术歌曲体裁早于德国艺术歌曲600 多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艺术歌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德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而且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 ,现代创作技法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0.
在18世纪的德国,抒情诗开始走入家庭,“自然”、“简单、纯朴”和“情感主义”的美学观点影响到了歌曲的创作,特别是随着印刷术的革新,妇女对文学和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乐器的改革,艺术歌曲得到极大发展。而以简单化与业余化为特征的德国早期艺术歌曲,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雏形,并为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应用不同的语体 ,是英语语言学变体理论中重点强调的内容。在实际语言教学中 ,各种语体风格的区别 ,特别是正式语与非正式语的区别 ,对于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至关重要 ,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 ,却往往忽视这一点。结果 ,甚至很多语言能力相当强的学生 ,对语体的运用也多半只局限于一种形式。因此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分辨正式语与非正式语的差异 ,最终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种语体 ,而这项工作 ,应该从初学者的起步阶段就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12.
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业成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个体因素之一。作者对41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场独立和场依赖)对词汇记忆、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学习风格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中面对挫折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应付方式:进取和退缩,相应地产生了两种思维模式:掌握取向模式和无助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与孩子的成就目标、能力观、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得当与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儿童从幼年起就表现出了这两种模式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和这些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而导致他们在学习模式方面的差异,分析致使这些差异的深刻的文化背景,探索决定东西方科学技术方面产生较大差别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从而为改进和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而使东西方的学生在认知模式、交际与关系模式、动机模式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差别。分析这些差别产生与存在的原因对于发现我们学生学习当中的优点并发扬光大,找到我们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改进这些不足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对于指导我们的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批评一向重视风格,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几乎可以说就是文学风格的批评史,但是,在这种重视文艺风格的文艺批评史里,却找不到批评家及其批评风格应有的位置.只有"风格批评"而缺乏"批评风格".为什么文艺批评的风格研究会成为理论上的空白呢?这个问题既与文艺理论对批评认识的偏差有关,也与文艺批评自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记载佛教绘画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夷""夏"二体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在"以夏变夷"这一思想指导下,东汉至西晋是佛教绘画实现中国化的第一阶段。西晋至东晋是第二阶段。东晋末至唐末,是第三阶段。唐以后中国绘画的民族风格,就是在中国本土绘画风格不断地吸收和溶化外来绘画风格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自东汉以来佛教绘画传入中国后,"夏""夷"两体绘画风格的融合及中国画民族化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在继承本土绘画的民族风格基础上,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对处于新的中外绘画交流与碰撞背景中的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问”和“设论”在《文选》中被立为两类,在《文心雕龙》中被追溯源头,这使其在文体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问”体的出现是与人类早期特定的言说行为密切相关的,其文体的确立可追溯至《对楚王问》,《汉志?诗赋略》“杂赋”之“客主赋”中也很可能收录了相关的“对问”和“设论”体作品。“对问”和“设论”作为两种文体虽然有所区别,但习惯上常被放在一起讨论,其名称在后世总集中不断有所变更,有“问答”、“问对”、“设难”、“问难”、“答问”、“设辞”等各种称谓。“对问”和“设论”作为小文体无法与主流大型文体相抗衡,在后世总集中常被归并入“杂文”、“杂著”或者“辞赋”类,逐渐失去了独立的文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学习风格、教学风格与外语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高专学习风格、教学风格与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实证性研究,表明学习风格与外语学习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失配与外语学习成绩未产生显著的负相关,两者的匹配与外语成绩亦无正相关,且在审慎型方面的匹配更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外语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学习风格,但并非一味匹配学习风格施教,而应根据培养目标、学习任务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包括匹配教学和拓展式的失配教学。从长远而言,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计算分析的方法,以"解剖麻雀"的形式对相同题材内容的文本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描写出韵文体刚健与柔婉两种言语风格在修辞特征上的具体形态。同时,在此基础上推衍出韵文体刚健风格和柔婉风格建构的三条基本原则。文章以科学的形态指明两种言语表现风格的基本特征,也与前此言语风格研究"印象式"的非科学研究模式划清了界线。  相似文献   

20.
西方公司治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主要处理这一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以来 ,主要被概括为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 ,二者在权利制衡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但目前又呈现出趋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