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空忧惧是文学活动发生的动因之一.空间忧惧影响着人的实践和精神活动.时间忧惧是人的至深的生命感觉.战胜时间忧惧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之一.语言、尤其是书写语言作品具有消解时间忧惧的独特功能,文学凸现了这一功能.时间忧惧促使文学从自发走向自觉,也影响了文学作品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20世纪的主流广告强调广告是销售的手段、所有的广告活动都应以销售为本的话,那么,关切人的生存状态、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幸福、满足人的整体需求和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则是人本广告观念的核心.从销售观到人本观,是广告观念革命性的转变.这一转变给广告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促使广告主、广告人从"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这一转变必然越来越契合人的特性和需求,越来越具有人文关怀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是人的先天遗传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相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促使受教育者形成这一基本品质结构的教育就属于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艰苦的思考实践和终身的自我磨炼.  相似文献   

4.
《阿凡达》与印第安文化历史的互文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片<阿凡达>是卡梅隆继<泰坦尼克号>之后的又一商业巨作.在设计潘多拉星球上的纳美土著人时,导演大量借鉴了印第安的历史与文化.纳美人不单从外形上像印第安人,在生活方式、历史遭遇以及世界观上更是与印第安人如出一辙.从互文性的角度看<阿凡达>能够促使人类对自身文明进化中的暴力行为的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充分重视对公民的法治教育,引导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公民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即是一个人对法治教育接受和认同的心理过程.要真正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遵循人的法治观念形成过程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知识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的主体性提高和发展的结果,而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兴起,将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人的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必将促使人的主体性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音乐有净化人的情感、医治人的德性之作用,这为乐教提升人之德性提供了可能性.音乐和人之心灵的相感,使乐教增长人之德性成为可能.乐教的这两种作用,使得中国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能够在旋律与快感享受中得以实现.人心之和,社会之和,是乐教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所呈现的宇宙从毁灭到重建的图景是统一在大宇宙、个人小宇宙和社会这三个层次上的.三者之间相互对应,互为一体,统一在宇宙重建的主题下.宇宙重建源于宇宙秩序的破坏.宇宙和谐的打破促使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重申了宇宙重建这一"世纪主题",并呼唤仁爱的回归.由此加深了人们的宇宙人生意识.使他们的宇宙世界里充满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万物秩序井然又紧密联系的仁慈和爱.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资本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与决定作用.在当代社会,资本与科技理性结合变形为一种更为强大的统治力量,这不仅使物化更为普遍与深入,同时这种新型资本已经成为了世俗宗教,渗透到人的存在的每个角落.资本宗教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货币成为精神领域的流通物,促使消费社会与文化的形成,并带来人的生命感觉的萎缩.  相似文献   

10.
德性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的核心概念,并贯穿于本书的始终“它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类最终目的(幸福)的品质”以人的本质为依据,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是灵魂中理性部分对自身发挥沉思功能时表现出来的德性;伦理德性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欲望和激情在理性的指导下的德性.系统地学习德性伦理学,不仅能够促使我们反思当下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培育出真正的有德之人.  相似文献   

11.
"和合"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核,儒家认为,人的自身和谐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应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基本准则;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切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谐与平衡运动.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欲收获成功,仅有远大的志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以极大的热情和热爱投入工作。热情,会激励人产生欲望和信心,从而去把握机会;热情,会诱发行动和开拓力,促使人创造生活。正因如此,有人曾对热情作过这样的论断:热情是成就杰出人物的根本,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人生的太阳!热爱,是心灵内部进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程,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促使人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会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让热情转变成了热爱。而一个对事业热爱的人,终究会拥有成功的一天。”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个性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中争取解放和获得自由的过程.社会进步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创造条件,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批判了忽视自然美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美从美学中消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的自由和尊严概念占据统治地位的结果.正是对主体性的反思促使阿多诺重新思考自然美,他对自然美的提倡同时是对主体性的一种批判.阿多诺对自然美概念的重新思考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政治文化的作用及其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促使个人形成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二是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三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关键是现代人人格的现代化: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国家、政府和个人都要树立法治观念和现代市场观念;二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三是人总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社会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今中国,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点化下,才能促使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才能逐步得以实现.所以,积极推进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构建,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们对苏共20大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颇.一方面在会议的主要内容上把它归结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和"和平过渡"理论.另一方面着重强调此次会议是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事实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主要是肯定与借鉴,而并非从一开始就持反对与否定的态度.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影响主要是积极和正面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与英国相似,但又有别于英国.促使美国人选择自己独特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乃是共和主义政治文化.受共和主义影响,美国人认为英国宪制已陷入腐败,表现在议员对国王的依附以及公民公共精神的衰落上.为此,美国人在设计政治发展道路时突出了权力分立.权力分立表现为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两个维度的分权旨在达成两点:一是防止权力分支之间的依附,二是利用权力分支和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将公民卷入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9.
钟雪飞 《市民》2007,(4):36-37
吴连镐的办公室门外悬挂着“每位公民都是记者”的标语。这句座右铭促使这个韩国人创建了规模和影响力都位居世界前列的“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com),并促使他组建了一支拥有数万人的业余记者队伍。  相似文献   

20.
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是促使人人做贡献,人人都成才,为此,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与制度,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畅通人才流动的渠道,优化人才成才的环境,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