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新的机制,实现了农民参与、市场运行和政府引导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农民参与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变革中的关键,这需要基层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农民文化社团的发展为其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巴金的家园文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巴金百余年的生命历程中,家园文化意识始终是他进入现实生活和文学生活的精神源泉,也是他从事文化创造的生命支点。“家园”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指归,还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文化现象;“家园”所指不仅仅是“小家”———家庭,还是“大家”———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一体,这一文化观念经由置换再造而灌注于巴金生命外化的文本世界。本文以巴金对于“家”、“国”及其内在关系的认识历程为行文线索,探究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对于家园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思想变迁。“家园”文化意识的探讨和反思将有助于促进新世纪文化建设的积极重建。  相似文献   

3.
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当代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提升农民道德修养,和谐农民人际关系,缓解农民心理危机。当代农民对文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诉求,要求把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列入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应结合基本文化权益的特征,建立法律、政策相协调的文化权益保障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文化权益保障机制,鼓励和调动农民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中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各级政府和农民自身高度重视下,虽 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四不协调”,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的原则;确保制度建设,引领文化建设;挖掘文化资源,坚持多种文化活动形式;搞好科技服务,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考察了农村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缺乏文化自觉的能力,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增强农民文化自觉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考察了农村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缺乏文化自觉的能力,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增强农民文化自觉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阵地的建设,并提供更加多样的、适合农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应当突出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他们从以往的"看客"变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农村的集体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塑造乡村文化认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支持农民自办文化等集体文化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仍面临着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等诸多困境和挑战。为保证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应从文化创新、人才支持、外力引进、主体培育等方面探寻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不断上升。农村文化消费成为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总体上讲,我国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农村文化消费总量偏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文化消费方式单一及农民消费品位较低的问题。在综合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文化消费提高的因素后,作者认为,应当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民文化消费观、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等措施,激发农民文化需求,培养农民文化消费热情,才能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农民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0.
农民有强烈的文化诉求,但农民的文化诉求在现实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应答。发展和建设农村文化应该注重和加强农村基层的文化建设,立足区域特点,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各种健康的文化元素,在区域差异中发展和构建理性的、科学的、健康的、富有创造性多元农村社区文化,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养造就大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不得不承认,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民主、文化、法制等取得了一些惊人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建设仍相当落后,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本文结合近几年提出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主要从解释新型农民的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培育不相适应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新型农民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为重要的文化建设主战场,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湖南嘉禾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农民文化需求的状况,提出了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保护传承民俗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反哺”是当前农民感知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在农村,青年农民工、农村户籍大学生、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是文化反哺的主体力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内容和载体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于其现实条件,不可能很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农村生活。经济收入的提高也不会很快。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改善农民的福利水平,在农村建立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具体包括:从文艺、文化活动入手,提高农民社会文化水平;组建农村老年协会,增强农村凝聚力;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福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尤为突出。本文提出了拓宽投资渠道、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以及发展特色文化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农村学校在农村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学校的撤离导致农村社会文化主体缺位、文化载体缺失、文化结构瓦解,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困境。要通过构筑农村文化场域、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激发农民文化自觉和形成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等路径来化解当前文化困境,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间传统文化是构建农民道德素质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黄山市的民间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资源。从结合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入手,探寻了在农民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民间传统文化之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日常生活单调、缺乏长远规划、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部分领导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缺失、相关制度不完善等深层原因导致的。只有从社会整体性视野来认识和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经济、政治、文化交互作用的社会整体性的战略高度全方位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多层次逐步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农民群众转变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民;培养农民群众的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实现农民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休闲文化,是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形式生动活泼、內容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健康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农村休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新农村休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建设健康的农村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试论和谐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道德的支撑,而城市文化则是和谐城市的支撑。在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间寻找现实契合点,有助于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国民素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和谐城市文化的建设路径研究要体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实事求是地重新审视城市文化形象的基础上,多角度探索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和谐城市文化为和谐城市建设营造了开放兼容的城市文化氛围,使和谐城市成为市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