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疆汉语方言口语中的“好好儿”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好好儿”有些差别,其中副词“好好儿”很有特色,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压根儿”在语义、语用、语法上类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程度、时间、情态、语气、否定和范围六个方面列举和描写吉县方言的副词,对与普通话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注音和解释,并进一步说明其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吉县方言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句法使用环境扩大,承担了普通话中许多由语法结构所表达的意义,语义特征相对丰富,在程度、时间、语气上划分出了更细的类别。  相似文献   

3.
四川西昌方言中的时间副词非常丰富,这些副词有的和普通话相同,有的是西昌方言特有,而普通话中所没有的。研究西昌方言特有的时间副词,通过具体描写这些时间副词的分布,分析其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4.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副词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部分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副词的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形式.通过对二者在副词意义和用法上的特例比较分析,探讨了四川方言副词和普通话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异与对应关系,并从中探寻出两者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依据语义配价理论考察常德方言动词 ,可发现与普通话动词对价语不同的语义要求 ,这些具有语义配价特色的方言动词可按与普通话形与义的差别分为四大类。方言动词系统、词义系统与普通话的不同以及语言习惯的制约是造成语义相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榆林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故其方言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在该方言的亲属称谓中,有些词的语音、语义都与普通话有别,我们暂且将这一类词称为"特色亲属称谓词"。文章从词语的来源、语音及语义等方面探析榆林方言中的特色称谓词,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山东青州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很有特点。本文主要从语义特征、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这三个角度,对青州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刚、着、张/沾、大/精、毛、蒙、将将地/较自是、煞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力图勾勒出青州方言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系统。    相似文献   

8.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意义.芮城方言的副词有不少在读音上或用法上与普通话存在差异.本文将从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等方面研究芮城方言的副词,列举并描写一些普通话中没有或读音不同、用法不同的一些常用副词.  相似文献   

9.
安阳方言的副词"可"分为两个,一个是评注性语气副词,一个是高量级程度副词.文章首先重点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语义成分,即非现实信息性,进而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附加语用色彩,并对其在程度副词系统中定位,然后讨论了评注性语气副词"可"与普通话的不同.最后附带谈了一下语义范畴以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宿豫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较为接近。境内部分地区地处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上,所以内部情况又略有不同。宿豫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大体一致,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代词、副词、介词、量词和语气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亳州方言中的"得"字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从其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维度分析了"得"字单独使用与组合成词的方言语法特色,对亳州方言中"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单独成词时可充当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组合成词时和名词、动词组成合成词,"得"便成为半虚语素。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句法、语义特征的不同,将时间词语分为两类: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在这两类时间词语的基础上,研究了宿州方言的时间词语,并对一些用法比较独特的时间词语作了分析,认为宿州方言与普通话在时间词语方面整体区别较小,但一些特殊的时间词语对宿州方言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晋语陕北子长话中形容词的程度表达方式同普通话类似,但语义表达存在显特点;该方言性质形容词用词汇手段表示程度加深时,存在一些不见于普通话的常用副词或副词性的词、词组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14.
应县方言的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划分可以把应县方言的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等六大类,体现了应县方言副词的性状、特点、功能、语义和用法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湘乡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死"、"几"和"好",与普通话中的相应副词比较,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极具地域特色。"死"能够用在自感性比较差的形容词之前或之后,或者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高程度。"几"不仅能用作数词,而且能够并经常被用作程度副词。"好"能够用于形容词之前询问程度、数量或时间,还具有虚指、任指和反问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东北方言同其他方言一样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不仅东北人有深刻体会,就是来到东北的一些外乡人也有深刻体会。以程度副词为例,东北方言有许多程度副词,是北方其他方言所没有或不普遍使用的,如“精、稀、老、溜、恶、确、杠、贼、忒、可、死”等等。这些方言程度副词有它自己的语法特点和表达作用,从而补充和丰富了普通话。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它们是普通话中的几个特殊的程度副词,但是,它们的通行范围毕竟是较窄的  相似文献   

17.
四川彭州方言副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彭州方言副词的类型和用法进行描述,并将之与普通话的副词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见出彭州方言副词类型丰富、表义细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包括形式、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形式特点:重叠形式丰富。语义特点:表绝对意义的形容词和“坏字眼”形容词可以重叠。“A里AB”的感情色彩有贬义、褒义和中性三种。重叠式中有很多成对反义词,体现了语义的对称性。一个形容词可以有多个重叠式。组合方式多样,包括AB—AB、AAB中A与B的组合,AXX中A与XX的组合。语法特点:一些方言的重叠构词中存在词类转换现象;从式可以前加否定副词“不”、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9.
四川方言动词的重叠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方言动词的重叠形式既有中嵌式,也有动词短语的重叠。常见的形式主要有:V不V、V没V、V一V、V就V、V都V、V是V、V也V、V了又V、V1V1V2V2、爱V不V、VXVY、XVYV、要V要V、要V不V、V倒V倒、V起V起等。其中既有与普通话相同的格式,也有颇具特色的组合。文章简要分析了几种重叠形式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并与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在霞洞甘村黎话方言点、霞洞下春坡村哎话方言点调查的2 479条词语中,闽客方言相同词有819条词语,约占总词条的33.04%。其中498条词语与普通话也相同,占总词条的20.09%。霞洞闽客方言、普通话三者相同词语中比例较高的是性状形容类、植物类和饮食类,比例最低的是代词。霞洞闽客方言说法相同但与普通话相异的词语共321条,约占总词条的12.95%。霞洞闽客方言不同的词语计1 660条,约占总词条的66.96%,其差异体现在音节、语素、词缀、词序、亲属称谓词、动物性别词、代词、副词等多方面。从霞洞闽客方言词汇接触分析的过程来看,霞洞闽客方言有互相影响的迹象,但两者也都受到周边白话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有可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