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的《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式往往重"读写"而轻"听说",忽视了市场需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与技能岗位对接的《日语精读》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文章试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方向为例,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方法、路线与结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现专业和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落实专业与课程对接,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公共课教育对于提升高职生的德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建设,公共基础课既要突出文化育人的功能,也要实现与岗位对接,与专业对接的教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实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文章提出“三育人”“特新精”的教育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方针,希望找到一条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将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来源设计教学项目,从而使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例,介绍了项目化课程的开发过程、组织实施过程以及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要点,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秉承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与职业岗位对接的高职英语多元化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英语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结合《计算机维护维修》课程的特点,从计算机维护维修的实际工作出发,以计算机操作员的计算机维护维修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对其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能源应用领域在迅速扩大,新能源应用技术也在向纵深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大批掌握新能源相关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对社会及行业用人单位的调研,掌握了新能源专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针对新能源专业岗位需求,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实施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在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能力,以满足对接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科技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是连接科技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促进资源对接、增强专业化服务的双边市场服务平台,其运行机制的设计是贯穿平台建设始终的重要工作。根据双边市场的建设流程,针对科技资源的专业性、独特性,对科技资源供需对接平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设计,以期为科技资源供需对接平台的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城口县与开县农户、合作组织、农业“经纪人”以及龙头企业等的调研,分析了农商对接中存在的缺乏长效机制,对接主要依赖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对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农产品品牌、以差异化促进加工企业发展、在市场主导下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让农户参与农产品流通加工环节、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体系以及增强成员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市场和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探讨了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波澜不惊的动漫产业潮,但该产业的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瓶颈,用何种方式输送该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资源,已成为动漫产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简而言之,漫画人才的培养,宜实行“漫画基础人才 项目创造引导”的模式。网游人才和动画人才的培养则可以采用社会类和院校类两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行业专业人才这一目标,通过对软件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软件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总结了多年来产学合作的宝贵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满足软件行业标准和人才自身特点的人才需求分析,构建与软件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与构建方法,并建立了宏观模型。探讨了构建基于产学合作平台的教学资源库的方法,实现行业标准与教学体系的常态、长效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联系。即便我国近年来物流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依然严重缺乏物流人才,要使我国物流行业顺利发展,培养物流人才是关键。本文对创新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物流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机电工业是国家的工业基础,为机电工业培养具有工程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明确工程素质的内涵,探讨机电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是高教研究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软件产业人才需求与软件专业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问题,论述了软件产业人才与软件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将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用于软件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意在探索一条软件产业人尽其才的新出路。提出四点主张:进行职业人格与职务类型的科学匹配;在职业准备期针对职业人格特点进行能力培养;选择跨行就业;软件产业中企业应积极投身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成都的文化发展战略,对成都文化会展行业各种人才进行了调研,并对成都会展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成都会展行业人才的供需矛盾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洋务派培养新型人才的实践,是伴随着传统教育的不断解构而兴起的.它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的近代科技人才,促使社会风气发生了转变,近代科技知识得以传播;为当时的中国造就了一批经世致用的实用型人才,缓解了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所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经济学认为知识的具体形态对于软件产业规模化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陕西软件产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缺乏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量少的现状,严重制约陕西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西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反映出人力资源结构不支持陕西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制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要素的低集约化制约陕西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陕西软件产业规模化发展亟需从产业发展环境、运营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保障、软件产品品牌及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消除制约因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计算机软件教育虽蓬勃发展,但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充分分析软件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加强产教结合等方面改革的设想,逐步建立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业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创新能力不足,衰退产业的转型与重生需要依靠加强产业创新来实现。在产业融合背景下,衰退产业通过与信息产业、绿色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创新,摆脱衰退。因此,政府需要建立企业自主退出机制,放松政府管制,增强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减少产业的政策壁垒;同时加强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研究及边缘交叉学科建设,注重培养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融合创新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