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浒传>女性中琼英的完美,与她能成功雪报家仇最为有关,体现了社会认同的伦理期待.女性复仇动机得自变化示真相、冤死尸如生母题,受到中古汉译佛经影响.女性复仇手段来自梦授文才、梦得神技母题.复仇女性完美结局的必要保证是贞节.而复仇后相对圆满的婚姻家庭,属社会酬赏.为使张清更符合佳婿标准,小说写张清具有文雅气,患相思病,也间接运用了佛经母题,体现了后续作者的文人好尚. 相似文献
2.
徐建委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6):33
通过对《孟子》中尧舜故事的考察,可以发现孟子时代《尧典》与西汉时代有很大不同,其文字信息要多于西汉今文本,内部结构、叙事顺序也有不同。《孟子》引述的舜故事多数与伏生本《尧典》相关,且战国、秦汉时代文献引述的舜故事,也多在伏生本《尧典》叙事时限之内,故战国时代若存在一篇《舜典》的话,它要么不为多数学者所知,要么混杂在伏生本《尧典》之中。《孟子》的引述间接指向的那个《尧典》当是一个很主流的本子。这说明,在战国中期,齐鲁地区《尧典》的主流版本与伏生本《尧典》不同。今本的顺序,从西汉司马迁的祖述及刘向的校书分析,至迟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了,而且是邹鲁儒生的主流版本。 相似文献
3.
陈伟妮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73-75
弗雷泽的《金枝》以内米湖畔的一个古老习俗展开,以世界各地的民间习俗为证,阐述了巫术与早期人类文化生活、宗教的关系。这个习俗是《金枝》赖以构建整个体系的基础,但它在祭司更替的问题上却出现了致命的漏洞,使弗雷泽据此得出的结论并不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4.
袁良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1)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中,侠义小说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侠剑传》和《续侠剑传》两部文言短篇侠义小说集,则是研究古代侠义小说的渊薮,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镜花缘》的茶虫毒橄榄,来自佛经的人体中生虫母题,茶酒相提并论,与酒虫有共同性,在互文性之链上将腹中生虫母题用到饮茶有害叙述,疗治方式上升到形而上精神层面,与佛教不杀生伦理相承。旅行者误入洞穴误食鲜果,来自佛经与僧传误食仙果遭祸叙事,小说强调了误食香果(酒母)的后果。以外来人肉体酿酒,作为骇人听闻的商业创意,是对贪酒贪食者的针砭。养鸡致富来自印度民间一个鸡蛋家当母题,致富缘由、路径及根本是儒家小康思想的具体化,带有民间狂欢式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白蛇传故事的早期文本《西湖三塔记》传达了劝诫禁欲的主题;冯梦龙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欲求,但受其自身情教观的影响,宣扬禁欲依然是故事的主题;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由妖成仙变化的实质是宣扬封建社会的忠孝伦理观;田汉改编京剧《白蛇传》充分肯定了个体的精神价值,个体反抗社会压迫与爱情束缚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禽侠》及禽鸟报仇故事中印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3)
与<聊斋志异·禽侠>故事最接近的类型,即飞禽代同类向侵害者报仇,这一类型可溯至南朝<异苑>,唐代这一类型的复仇目标集中到蛇.在许多民族的民间故事里,飞禽都作为一个公正的、坚持正义、清算罪恶的角色.禽类报仇,也是印度民间和佛经故事喜爱的一个类型,印度故事侧重受害一方运用智慧,中国故事则侧重"求助",表现出的弱者心理更明显.禽鸟复仇,乃是蒲松龄有意为之的抒发侠义情怀之笔. 相似文献
8.
杨会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7-10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近"义,"愚迷"有"愚蠢、愚笨、愚昧"义,"白净"为"洁白"义,"皎洁"犹言"洁白",《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而"空闲"的"寂静,安静"义,则为《汉语大词典》失收;"别"为一特殊构词词尾,可解释为"每一",《汉语大词典》解释不确,应作修正。 相似文献
9.
郭潇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3):26-30
《老子》与《易传》是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也是中国诗学中意象理论的哲学起点。在意象营构的心理机制方面,《老子》崇尚返观内视的理性直观,《易传》强调外部"观取"的感性直观,而凡直观都关联审美想象。在意象营构的符号机制方面,两者都涉及了中国意象理论的基本命题,即"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大象"不为名言所订制,"辞"却是"易象"符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形成了辞象互动以尽意的局面。而无论"言不尽意"抑或"言中事隐",两种"象"都具有"以少总多"的特征。在"象"的价值论方面,两者有求"虚静"与尽人事的分歧。而两种"象"所蕴蓄的创造力,决定了中国诗学审美意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风格,即生机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感应征验母题——以《观世音经》的盛行为考察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卿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27-30
将一些神奇事件的发生归因于佛与众生的心有灵犀,这是佛教感应观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与中土早已有之的感应学说相契合,在佛教大盛的六朝对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表现就是六朝小说中产生了感应征验母题,这一母题一般由民众陷入困厄,归心释氏乞求保佑解救,菩萨显灵使其脱离困厄三个环节构成,对后来的感应小说创作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1.
清末和改革开放时期是小说翻译的重要转型时期。《新小说》(1902—1906)和《译林》(1979—1989)分别作为两个时期的代表性期刊,在翻译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了展现特殊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微观生态,揭示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两者在源语国选择、译介类型、译入文体和译介策略四个方面所表露的文化选择意向和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正确评价两个时期文学翻译的功绩和缺陷,丰富中国的文学翻译史,同时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和以后文学翻译的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谭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78-81
《碛砂藏》是现今流传较广的宋元刊刻佛经,其随函音义作为附于佛经函末或卷末的一种音义形式,不仅对佛经中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还分辨佛经异文,可借以考察佛经在传刻过程中因版本众多、异文数量庞大而产生的讹误字,判定其异文、解释致误原因并提供异文材料,对校读《大正藏》和汉文佛经的校勘整理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毅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0-132
《法句譬喻经》是汉文佛典本缘部的一部譬喻性故事经典,其中保留了丰富的中古时期的口语词。本文以《法句譬喻经》中的词语为例,通过对照《汉语大词典》相应词条,从词目漏收、义项缺失、书证迟后和释义不确等方面例举说明《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一些疏漏。 相似文献
14.
刘治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0,(3):54-55,,59,
《傅子》中收录了大量有关三国纷争及人事沈浮的故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将其中的大量篇幅首尾完具地引入,所引达五十三条约六千三百余字,为罗贯中的创作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傅子》 相似文献
15.
袁书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1-85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花源记并诗》在历来陶本中“文”、“诗”并载,这种文体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佛经文体偈颂相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红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33-37
马超形象深入人心,"五虎上将"之一,令曹操割须断袍,他与许褚、张飞的恶战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最精彩也最动人心魄的打斗场面。但这些形象与历史典籍中的马超形象及其事件都有较大差异。探究围绕在马超身上的诸事件演变的源流脉络,可以为洞察《三国演义》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7.
袁书会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51-54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前人多有研究且认识渐趋一致。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通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 ,认为 :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 ,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 ,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花源记并诗》在历来陶本中“文”、“诗”并载 ,这种文体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佛经文体偈颂相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坎特伯雷故事》与《圣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琛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6)
《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伟大诗人乔叟的巅峰之作,作品在题材,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别具匠心。朝圣之旅作为一种象征手法,暗示人的一生是灵魂跋涉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回归上帝的怀抱。乔叟将故事蛄构和主题思想有机统一起来并赋予了《圣经》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关注唯有夫妻才能知道的对方身体隐秘特征,由此构成故事的情节核心,此在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中早已出现。春秋时代也不是没有尊重个人隐私意识的。但到了汉代“乡里清议”,察举选官后,伦理社会舆论干预个体言行逐渐得到强化,个体的尊严只有被群体伦理认同,才成其为尊严,这必然带来对个人隐私权的忽视甚至蔑视。明代之后市民阶层因“知觉剥夺”、娱乐较少而尤其喜欢窥视窥听,构成了“情人身上特征”母题滋长、接受传播复制的审美动因。《聊斋志异》却以此母题揭示了一个针砭世俗恶俗的话题,从而对该母题的思想内蕴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20.
聂运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鲁迅在1926年重新实施《故事新编》的写作计划,首先写的是什么?是《奔月》,还是《眉间尺》?本文以为廓清这个问题是研究《故事新编》中构思发生变化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