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及其成因;阐述了课程模块化的含义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模块化的基本思路;指出了这门课程在进行模块化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如何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该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结合学校现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特点和需要,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教学模式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不断改善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而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将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整合,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核心概念——思想道德和法律、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行界定,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探索。为了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构建该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成绩考核应该既合理准确,又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既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内容的学习与提高,又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形成与实践。采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型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成绩,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水平。此考核模型对其它文科类考查课及考试课的平时考察部分的成绩评定也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落实好小班课堂讨论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及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习惯于"背理论"、"考理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基础"课立体化考核模式,使考核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立体化考核,要切实转变"一考定乾坤"的传统观念,克服在考核过程中的惰性心理,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验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既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及法律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也是大学生群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本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主要从课程内容安排、课堂教学组织、课内外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思考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有效办法,使大学生圆满完成由自然人转变成为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提升自我修养的一门课程。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生成的历史产物,红色资源形态立体、内涵丰富、分布广泛、历史感强,这些特性使其既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高度耦合,又能满足课程的教学需求,具备保证政治方向、提供道德示范、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和深化教学效果的应用价值,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梳理,归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与目标在于人生命价值的创造和完善,其整个过程是一种人格与精神的升华。因此,其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理论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和法制观的塑造。教育者首先应起到人生导师的作用,建构好实践教学的模式,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使正确的立场、观点逐渐内化成意识,并指导人生实践。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状况,对提高实践教学效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经过前两轮的教学实践,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有很多心得体会,本文只对课程的定位、特殊性及教师作用的发挥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医学院校所有学科和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课。本文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探讨如何将《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成省级有特色的有影响的示范性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产生效果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恰当地运用音乐功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融合,对于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是原有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融合,但是在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弊端,如:教学内容过于侧重于法理讲授,授课方法倾向于"填鸭式",缺乏吸引力等,因而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要有机转化,思想、道德与法律部分内容亟待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充分结合等问题.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随堂反馈考核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际效果,提出完善随堂反馈考核方法的途径应包括让学生参与反馈资料的整理、教师准确地解答学生疑惑、采用多元化考试模式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强调教育者的动机,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体现国家的教育目的、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个维度,体现了课程教学的规律性、人文性、现实性和长远性四个特征,真正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大学生受益终身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